【編者按】「異國玩意兒」,意味著書寫者的地理視野。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歐洲列強紛紛派遣船隊尋找新大陸,、建立貿易路線,這段「冒險」的狂潮時期統稱為「地理大發現」,《那些異國玩意兒——大航海時代探索世界的第一手記事》一書內容,大多節錄於這個時代的文獻。
於是乎,「異國」是亞、非、美洲的地方,地方上的物、事、人是「玩意兒」,這些都是等待被歐洲殖民者、航海者探索的世界。作者Claire Cock-Starkey透過大量耙梳圖書館罕見資料,彙整出十六至十九世紀歐洲船員對亞、非、美洲的觀察手記。
這本書分三個部份,分別談及動物、植物及各地文化,當中更從那些罕有的歷史文獻中選出近七十幅圖像,讓讀者在文字閱讀以外,能透過圖像想像當時航海員對「異國」的觀感。
如果《1491——重寫哥倫布前的美洲歷史》試圖顛覆傳統的殖民史觀,《那些異國玩意兒》就是一本殖民者的航海手記。
端傳媒將一連兩天摘載《那些異國玩意兒》部份內容,獲「新樂園」授權刊出。
《那些異國玩意兒——大航海時代探索世界的第一手記事》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出版社: 新樂園
作者:克萊兒.考克-斯塔基(Claire Cock-Starkey)
譯者:吳煒聲
澳洲:原住民(Australia – aborigines)
英國私掠船船長兼製圖家威廉.丹皮爾是首位踏上澳洲的英國人。他在《一六九九年遠航新荷蘭等地》記載歐洲人接觸當地原住民時雙方如何你追我趕,內容十分典型:
我們在工作時(挖掘水源),不遠的小山丘聚集了九到十位原住民,他們站在那裡,狂呼高喊、張牙舞爪,作勢威脅我們。最後,其中一個人朝我們走來,其他人則隔了一段距離緊緊跟隨。我見狀,便走出去會會他,在離他五十碼時,我比出各種象徵和平與友誼的手勢。不料,他掉頭就跑,其他人也跟著逃之夭夭,不讓我們接近。我們試了三到四次,依舊徒勞無功。那天下午我又帶著兩個屬下沿著海岸行走,試圖找到原住民,打探他們從何處獲取淡水。當時有十到十二位原住民在不遠處窺探,看見我們離開隊伍之後便緊緊跟隨……。我們早上與他們碰過頭,知道追上他們是輕而易舉的事。跟我同行的一位小夥子動作很敏捷,一看見他們,便朝他們奔去。這些原住民起先跑在前頭,但很快便被追上,於是轉身回擊。與他相對的原住民拿著木製長矛,他們人多勢眾,我們隊上的那位小夥子手上只握了一把短彎刀,情況不利於他。小夥子剛才奔向他們時,我也跟著跑去追逐兩位站在海邊的原住民,但我擔心他遭到不測,便立即回頭,跑到沙丘頂上,結果發現他就在附近與原住民近身搏鬥。有位原住民一看到我,便朝我丟了一根長矛,害我險些被刺中。我開了一槍,但沒有瞄準任何人,只想嚇唬他們。後來小夥子寡不敵眾,已身陷險境,我也漸處下風。我的手槍雖然開始有稍微嚇到原住民們,但他們很快便瞧不起這種武器,於是對著我們高舉雙手,又開始鬼吼鬼叫。看到這種情況,我又開了一槍,射倒其中一人。其他人看見這人倒下,全都嚇呆了。此時,小夥子趁機脫困,跑到我身邊。原住民後來抱起受傷的同伴離去,而小夥子的臉頰則被長矛劃傷。他怕得不得了,認為長矛有毒,但我倒不這麼認為。
澳洲在一七八八年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慣竊喬治.巴林頓在一七九○年被送往當地囚禁。他在行船途中阻止了一樁推翻船長的叛變,憑藉這項功績與後續的良好表現,成為首位獲釋的服刑囚犯。巴林頓後續的轉運更為驚人,他甚至成為帕拉馬塔的高級警官(治安官)。(注1)巴林頓在著作《遠航新南威爾斯》如此描述遇到的原住民:
我有很多跟原住民混熟的機會。我拜訪他們時,通常都會送點小玩意兒,因此很快便成為他們之間的大紅人,散步時會有一到二位原住民陪伴著。男性原住民大概介於五英尺六英寸到五英尺九英寸高,身材纖細,但身型挺直好看。女性原住民比較矮、身材健壯,身型通常也很棒。
一般來說他們的膚色棕黑,猶如咖啡,不過有許多女人的皮膚像黑白混血兒,比較白。在這裡偶爾會看到身材不錯的原住民男女,但他們最常見的特徵是寬鼻、闊嘴與厚唇。原住民長相普通,而且渾身髒兮兮,令人厭惡,顯得更為醜陋。他們不太愛洗澡,皮膚總是沾黏屠宰動物後殘存的油脂,然後又再沾到各種污穢,好比海灘泥沙或柴火灰燼。除非原住民為了狩獵入水或意外落水,否則這些髒物都會黏在他們骯髒的皮膚上,永不脫落。某些原住民會將一片木頭或骨頭穿過鼻骨,鼻子兩端被架起後,鼻孔便會擴大,大幅度撐開鼻子的下半部。
這裡的原住民通常牙齒強健,頭髮強韌且極短、捲曲。他們不會梳理或清洗頭髮,毛髮總是骯髒糾結。男性原住民的鬍子也很短,跟頭髮一樣捲曲。他們全身赤裸,無論男女老幼都一樣。他們似乎居無定所,夜晚降臨時便隨處休憩。若要遮風避雨,便會躲在海邊的岩石洞穴。他們睡覺前通常會生火烤暖周邊石頭,烤熱的石頭就像暖爐一樣,可以長時間保溫,他們會在地上灑點乾草,躺在上頭擠在一起睡覺。
男性原住民通常會手持長矛和一根用來揮擲長矛的短棒。(注2)這根短棒約有一碼長,一側扁平。它的一端有切口,另一端則有嵌入短棒切口的扁平殼狀物,以強力樹膠黏牢,樹膠乾燥之後堅硬如燧石。他們會將長矛置於扁平的一側,讓長矛尾端靠緊短棒切口,接著用單手抓緊長矛,以食指與拇指緊扣,以免長矛滑落,抓緊後揮擲短棒,使盡全力丟擲長矛,可丟到七十到八十碼之外,此事千真萬確,毫無虛假。此外,原住民要遠征抗敵時,會在臉部與身體塗抹紅色與白色條紋,似乎想藉著死者般的容貌來驅除恐懼。
辛克萊.湯姆森.鄧肯在《遠航澳大利亞》一書中表達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對原住民的典型觀點:
澳大利亞原住民長相奇特,乃是最低等的人種。他們有古銅色的膚色、厚唇、闊嘴、寬鼻、凹眼,頭髮長且黑、沒有小腿肚,而且幾乎全身赤裸……。他們是野蠻人,會吃人肉,得耗費許多功夫才能讓他們過文明生活。
注1:以下是巴林頓講述囚犯服刑完畢後,如何協助新南威爾斯的英國殖民地成長:我通常在上午完成勤務與檢查工作,有大把時間可供消磨,於是經常參觀殖民者的農場。這些人是流放期已過的罪犯,通常會分配到一些土地,分配比例如下:單身漢三十英畝;已婚者五十英畝;多生一個小孩多給十英畝;最初十八個月,他們可從公共商店領取糧食與衣物;領取務農所需工具與農具;供第一年播種的種子與穀物;每位殖民者亦可分到兩隻年輕母豬與一對家禽。
注2:此為擲矛器(或擲箭器)(Atlatl)。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