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邢福增:中梵談判能實現「必要的自由」?路漫漫其修遠兮

只突顯「愛國」並以此主導「公民」的身份,很容易會在「愛國愛教」的口號下,陷入了將國家政權絕對化的愛國主義陷阱。

天主教香港教區湯漢樞機。
天主教香港教區湯漢樞機。攝:Gabriel Bouys/AFP

中梵關係:突破與願景

天主教香港教區湯漢樞機日前就中梵關係撰文英文版),這是自去年8月他在《公教報》就中國教會與普世教會共融表達意見後,進一步披露中梵商談的最新進展,並表達他對中國教會的願景。

湯文指出,中梵就主教任命問題的談判已有初步成果,可望達成協議。但他也承認,這只不過是雙方關係正常化進程的一個「里程碑」,仍要就三個棘手問題持續對話:一、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的未來;二、如何處理七名違反教會法的「自選自聖主教」;三、如何促成中國政府承認三十多位地下主教。文末他提出「必要的自由」(essential freedom)與「全部的自由」(complete freedom)的不同考慮,藉此回應各界對中梵可能達成協議的憂慮。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