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特首選戰

黃偉豪:特首選舉的虛幻──如何製造香港人有影響力的錯覺

真正應該警惕的,是特首選舉本身會否在「控制假象」的影響下,被香港人慢慢接受,減低他們對現有制度缺點的警覺性。

刊登於 2017-02-08

#香港特首#2017香港特首選戰#香港

中央在今次特首選舉想給香港人一個有競爭能參與的幻覺以減低民主化改革的壓力。圖為16年七一遊行。
中央在今次特首選舉想給香港人一個有競爭能參與的幻覺以減低民主化改革的壓力。圖為16年七一遊行。

今屆香港特首選舉,很多人的分析焦點均較為微觀,集中於參選人競爭的策略。雖然這種分析充滿娛樂性,但卻容易犯上「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病。因為,這種微觀分析使我們忘記了選舉會如何影響香港的宏觀政治形勢,以及長遠的政治制度發展等更為重要的問題。

從宏觀的角度出發,中央在今次特首選舉想達致的目的,有可能是給香港人一個幻覺,說服他們這是一場有競爭、市民可全情投入、積極參與,和有影響力的選舉,從而製造「控制假象」(illusion of control)的心理錯覺,以加強現有制度的合法性,減低民主化改革的壓力。

建立特首選舉制度認受性,取代民主

其實,中央未必介意兩位最熱門的候選人,即林鄭月娥和曾俊華,最終是誰當選。即使特首最後是由中央「欽點」產生,也不代表中央不可以同時「欽點」多於一人參選,甚至它能接受成為特首的候選人,也不一定只有一個。情況一如上屆,即使唐英年與梁振英有很大的競爭,但並不反映中央不能接受其中一人成為特首。上屆最終也是由中央「拍板」(決定),梁振英才有足夠的票數,擊敗被視為早已被「欽點」的唐英年。而且,有多手準備也是左派的慣常做法,若果只有一個中央可以接受成為特首的候選人,容易令該人恃寵生驕,難於控制,中央會有被反過來要挾的憂慮。所以,即使特首選舉有競爭,所能夠產生及容許的,只是候選人之間的個人競爭,而非對中央利益和路線的挑戰。

再者,相信特首選舉有競爭的說法,背後的重大假設是候選人之間真的有實質分別。以林鄭月娥和曾俊華為例,兩者皆出身於建制內的政務官職系,是現屆政府的司局級官員,反映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早已被中央接受和信任,否則難以登上如斯高位。他們兩者的政策取向即使不同,也同樣傾向保守。林鄭月娥被視為現屆政府政策的延續,而曾俊華的開明,也只是相對林鄭月娥而言,也和他的團隊的高超公關包裝技巧,有一定關係。而且,從曾俊華日前公開的政綱來看,他既支持要在任內完成《基本法》23條的立法,在重啓政改上又迴避是否堅持要在人大8.31的框架下進行,加上任內傾向「休養生息」,即不會有太大的動作,來扭轉現行重大政策的方向。因此,若說曾俊華和林鄭月娥的立場及政治取態上有分別,理應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差距,而絕非天淵之別。

從中央的角度出發,它可接受的候選人能成功當選,只是其最基本的目標。中央要認真做好特首選舉,更重要的意義是建立起特首選舉制度的認受性,從而合理化和長期化這個有利它的選舉制度,免受日後重啟政改及民主化浪潮衝擊或侵蝕。

事實上,以另一制度作為民主制度的替代品,減弱市民對民主化的訴求,這種策略早被有關香港管治的學術研究發現,並不新鮮。早在回歸前,由學者出生的現任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便已提出,在沒有民主化下,香港主要透過公共行政改革,來增加政府在市民眼中的認受性。(註一)我亦曾在研究指出,用一個有效率、廉潔及懂得體察民情的官僚制度,包括了政務官制度,來取締民主作為決策機制,減低市民對民主化的訴求,是港英殖民地政府管治香港的重要策略。(註二)這是在沒有民主化下,政府維持政治穩定的成功之道。回歸後,中央亦奉行類似的策略,例如已兩次更換不受市民支持的特首,以平息民怨,降低民主化的壓力。

建立「控制假象」,削弱民主需求

如何把一個明明是絕大多數市民無份參與的「小圈子」選舉,甚至連選舉也稱不上的「欽點」制度,變得合理,在市民心目中享有一定的認受性?答案及秘密在於建立一個「控制假象」,使市民相信他們雖然無權直接投票,但同樣可以投入這場有「競爭性」及有「選擇」的選舉,有能力影響其結果,使自己支持的候選人勝出,或阻止自己最討厭的候選人當選,情況一如今屆的特首選舉。既然市民在現有制度下,已有一定的影響力,民主化的迫切性自然減弱。

「控制假象」是心理學的理論,由心理學家 Ellen Langer 在1975年提出。它的主要內容是人有一種追求控制的自然心態,這傾向會使人對於本身不能控制的事件,產生有能力影響其結果的錯覺。有趣的地方是,這種有能力控制的錯覺,可以透過提供技巧提示(social cues),例如提供選擇、競爭和更多有關規則的資訊而被加強。這個理論已有無數的實驗結果支持,早被廣泛認同。最佳及最容易明白的例子是來自賭博,若果賭博的人在過程中有份參與,例如可以自己扔骰子、自己選擇彩券或幸運號碼,即使結果是完全隨機的,參與者也會被充權,感受到自己有能力控制結果。

今屆的特首選舉,雖然有份投票選的不足1200人,但設計及策劃今次選舉的人卻很盡力地為市民帶來控制的假象。例如,候選人多於一位,他們的立場及形象各有不同,時常互相批評和攻擊,市民看來不但有選擇,選舉更充滿競爭性。而傳媒對特首選舉的廣泛報導,使市民更了解選舉的內容及安排,也加添了他們的控制感。而且,由於中央已表明市民的支持是下屆特首的四大條件之一,更容易使每個香港市民均有錯覺,以為自己能控制最終結果,或者多少可以左右大局。在這方面,除了民意調查外,市民更可主動出擊,透過眾籌等途徑出錢支持自己心儀的候選人,或用社交媒體稱讚或批評候選人,出錢又出力。

總結而言,今次特首選舉的重要性,不是在於最終由誰當選,因為他或她必然是中央可以接受的候選人,很難期望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改。真正應該警惕的,是特首選舉本身會否在「控制假象」的影響下,被香港人慢慢接受,減低他們對現有制度缺點的警覺性,及削弱他們對民主化的渴望和訴求。因此,真正關鍵的競爭,不是候選人之間人和人的競賽,而是現有制度與民主改革的制度之間的對壘。

(黃偉豪,中文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註一: Cheung, Anthony. (1996) "Efficiency as the rhetoric: public-sector reform in Hong Kong explained."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62.1 (1996): 31-47.

註二:Wong Wilson. (2012) “The Civil Service” in Lam Wai Man, Percy Lui, and Wilson Wong, eds., Contemporary Hong Kong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pp. 87-110.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