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國大陸2017年 IPO 審核提速,多間官媒力挺 IPO 常態化

刊登於 2017-01-19

央媒稱IPO對A股行情影響不顯著。
目前中國大陸有600多家企業正排隊等待 IPO 審核。

2017年前18個交易日內,中國證監會已批准發行新股47支,速度較上年明顯提升。由於近期股市表現不振,而IPO(首次公開募股)會嚴重吸收股市資金,本輪 IPO 提速也引起了市場一定的爭議。

為此,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等多間權威媒體近日接連發文,力挺 IPO(首次公開募股)常態化,指出 IPO 對股市影響有限,不應「談虎色變」;而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也在出席達沃斯論壇時表示,此前 IPO 排隊時間過長,說明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還不到位。

1月1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新股發行不會成為「洪水猛獸」》,指出新股發行是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必要舉措,不應也不會成為「洪水猛獸」。

直接融資,可以將不同風險和收益的資金供需通過市場進行更優化的匹配……不僅有助於為實體經濟企業提供更多發展動能,降低銀行信貸風險,還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吳文鋒

此外,央行下屬的金融時報也在1月19日發表了題為《IPO發行節奏加快無礙A股行情大趨勢》的文章,指出近期A股下跌與資金鍊、年關節點等因素有關,「不應過度放大新股發行提速的影響」。該文還強調,從長期來看,IPO 融資有助企業改善業績,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

除了支撐經濟增長,文章還提及,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的融資結構中信貸佔比過重,全社會槓桿率(總債務/GDP)已由2008年的170%升至2014年的235.7%,企業部門槓桿率則高達123.1%,因此加大股權融資是必然趨勢,有助於資金脱虛入實。

新華社亦連發《IPO常態化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如何看待新股發行常態化?》《天量再融資疊加野蠻減持 A股兩大「出血點」該如何堵住?》三篇文章,指出 IPO 節奏加快只是在恢復股市的融資功能,而 IPO 常態化可以有效化解 IPO 堰塞湖,提高企業融資效率。不過,新華社的文章也強調,對A股而言,除了要完善新股發行和退市制度,重建新陳代謝機能,當務之急是堵住瘋狂再融資和野蠻減持兩大「出血點」。

證券時報1月16日的社論,則指出目前 IPO 企業數目雖多但規模相對較小,總體上適宜可控,反而過去 IPO 排隊時間往往需要2﹣3年,為了在排隊過程中維持公司基本面不發生大變動,不少龍頭企業甚至不敢投資大項目,並因此錯過發展機會。

目前仍有600多家企業正排隊等待 IPO 審核,此前順豐集團選擇借殼上市,部分也因為 IPO 排隊過長。萬達集團同樣在2014年因為 IPO 遲遲未獲批轉而在香港上市,但在2016年5月,由於不滿股價過低,萬達選擇以345億港幣從香港退市,重新申請A 股 IPO。

227
2016年共有227家中國企業成功實現IPO,創下近5年新高。

來源:財新網澎湃人民網證券時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