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近年來嚴懲腐敗,除了打擊違法官員、改革監察制度外,文宣上同樣動作頻頻。新年伊始,由中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於1月3日至5日在央視黃金時段播放。這是繼2014年《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和2016年(六中全會前夕)《永遠在路上》之後,中紀委和央視聯合製作的又一部反腐專題片。而此次專題片的主要針對對象為紀委監察幹部。
這部專題片分為上中下三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嚴防「燈下黑」》和《以擔當詮釋忠誠》。專題片攝制組在15個省採訪了30多名紀檢監察幹部,拍攝了10多個案件。
在3日播放的上篇中,「現身說法」的紀檢監察幹部就包括曾查辦過薄熙來案、原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他也是十八大後中央紀委機關首個被調查的廳局級領導幹部。
魏健於2014年5月4日在上班時被帶走,據曝他與四川商人宋志遠及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成都市委書記的李春城有利益往來,其落馬也被認為與繼薄熙來案以來四川官場的大震動有關。
魏健在片中稱:「後期我也不是沒想過有危險的,只是那時候麻木了,再一個也是覺得,中紀委這地方,誰查中紀委啊?真是這種心態在裏邊。」

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着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着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幹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脱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打鐵還需自身硬。
早在2012年11月15日,第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時,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講話中就曾引用過「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句俗語。在2014年6月出版的、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編寫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中,這句話也成為「關於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部分的標題。
在2016年10月召開的六中全會中,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將「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化。
在那之前,中共中央曾於2015年10月印發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又於2016年7月印發了《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後又於8月印發了《關於防止幹部「帶病提拔」的意見》(編注:「帶病提拔」指提拔有問題的幹部,與身體健康無關)。
路透社評論指,中共已經排除了設立獨立反腐監督機構的可能,堅持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由黨來進行自我監督。
聲音
中央紀委深知,執紀者自身絕不能置身於紀律紅線之外,監督者自身絕不能成為監督的盲點。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只有切實加強自我監督,同時將自己置於全黨、全社會的監督之下,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任和重託。
薄熙來案時法院曾微博直播庭審筆錄,結果薄熙來當庭翻供、咆哮公堂,嚇得中共當局以後再也不敢這麼做。但這麼一來又會增加外界疑慮,認為反腐就是黑箱作業,這就需要一些當事人現身說法,就像我們看到很多異議人士、維權律師在電視認罪有同樣的效果。因為不可能把整個反腐的過程公開透明化,但又要具有一定的說服力,就採取了這種電視片的方式。至於能不能達到這個效果,我覺得很(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