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編讀手記

不想被「媒體」騙,教你怎樣識別假新聞

事實或者真相,一般都不會那麼討你喜歡,也不會總是符合你的期待。

李方

刊登於 2016-11-30

#編讀手記

假新聞也是挑人的,它只在特定焦慮症的人群中傳播。
假新聞也是挑人的,它只在特定焦慮症的人群中傳播。

今天談談怎樣在社交平台識別假新聞。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些讓你特別喜歡的新聞(信息),一般都是假新聞。

我們都知道兩句話,一句是「客觀世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一句是「祝你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這兩句話構成一個常識:你喜聞樂見的事情,一般是不那麼容易發生的。按照這個規律,你應該可以識別大多數假新聞,因為大多數假新聞都是好消息。

傳統媒體有很多手段避免製造和傳播假新聞,所以傳統媒體一般都是以報導壞消息為主。同時我們也養成一個習慣,如果我們在傳統媒體上(特別是國內的傳統媒體)看見好消息,多半會在心裏打一個問號,琢磨一下它背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在社交網絡上我們似乎放棄了辨別意識。一個普遍的說法,因為這些信息多半來自朋友和熟人的轉發,他們用個人信用替那些假新聞宣傳。我覺得這個看法是錯誤的。你相信假新聞並不是因為相信朋友,而是因為它們是你喜聞樂見的,至少是你希望發生的事情。

特朗普勝選以來,facebook面臨巨大壓力,因為很多人指責大選期間facebook假消息氾濫,幫了特朗普大忙。例如一個典型的假消息,教宗表態支持特朗普,在facebook上轉發近百萬次,而闢謠貼被轉發不足這個數的十分之一。教宗會不會表態干預美國大選是另一個問題,這裏我們只須思考,為什麼這個假新聞會被瘋轉?因為它滿足了一部分特朗普支持者的喜好。當時特朗普民調各種落後,支持者內心焦慮,見到好消息,管它真假,當然要拼命傳播。

這就是假新聞的最重要特徵:它擊中你內心的焦慮,同時它帶給你一個好消息!

甚至假新聞都可以這樣定義:一個擊中你內心焦慮的好消息。

當然,它也可能是一個擊中你內心焦慮的壞消息。但是至少在我們國家,只有製造並傳播假的壞消息才會被警察敲門,而如果你說癌症被攻克了或者解放軍又把美國人震攝住了,應該不會有什麼人找你麻煩。所以,假新聞裏的壞消息相對少很多。

因此,假新聞首先必須擊中你內心的焦慮。例如,愛國者和養生愛好者是兩大特別容易製造和傳播假新聞的群體,就是因為他們內心有特別明確的焦慮,或者痛感國家不夠強大,或者擔心自己不夠健康。這時候你只要對症下藥地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他們才不管真假,先轉發了再說。哪怕你給他們指出這是假消息,他們多半也會說,就算假的,聽聽總沒壞處。

如果人們內心沒有焦慮,基本上就不會有假新聞傳播的空間。但問題是,世界上哪有完全不焦慮的人。所以假新聞也是挑人的,它只在特定焦慮症的人群中傳播。很多人天天盼望祖國強大,多半是因為焦慮自己不夠強大,幻想祖國強大了自己也就強大了。所以他們特別渴望中國研製成功5倍音速戰鬥機、南海艦隊亮劍嚇跑美國航母這種假新聞,好像國家就是自己褲襠裏的那傢伙。

有段時間我犯痛風,我就會特別關注治療痛風的信息,比如多吃大紅蘿蔔那種。我的親朋好友知道我痛風,自然也會把他們看見的這類信息轉發給我。這個例子也說明,我和我的親朋好友為痛風的事感到焦慮,雖然焦慮程度不同,但是都會關注相關信息。反之,如果我沒得這病,可能我根本不會關注痛風的信息,甚至都沒聽說過這個詞,自然對這類信息免疫,更不會傳播。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痛風界的假新聞假消息太多了。小小的痛風尚且如此,遑論大千世界,人們各有焦慮,也就造成了各種假新聞的泛濫,只是大多數假新聞未能擊中你的焦慮,所以也沒有引起你的關注,甚至沒注意到它們存在。

講到這裏,現在可以講講識別假新聞的技巧了。

首先,還是那句話,那些讓你特別舒服、感覺說到自己心裏去了的新聞,非常大可能就是假新聞,因為它們安撫了你內心的焦慮,所以才會讓你特別解渴。當然,絕大多數人可能不會時時刻刻刻意識到自己內心焦慮什麼,所以只能從自己閲讀一條新聞的飢渴感和愉悅感去判斷,只是問自己一句:它讓我這麼開心,它是真的嗎?

第二,訴諸常識。中國只有一艘航母而且還沒形成實戰能力,你卻天天看見解放軍又把美國人震攝住的新聞,你應該知道這不符合常識。不過常識二字,寫起來簡單,想要具備卻是難上加難。世上知識太多,常識也太多,你不可能擁有所有的常識。有的常識在很多人看來那麼簡單,也許偏偏你不具備。有的常識或許你稍微思考就能擁有,偏偏你被內心的焦慮矇住了眼睛。所以還要有求證的習慣與技巧。

第三,求證。我們做傳媒的,遇到爆炸性大新聞,一般使用「雙信源原則」,也就是必須同時有兩個獨立的信息源都報導了,才基本確信它是真的發生。但是在網絡時代,這個雙信源原則也會失效。去年李光耀去世前曾經「被去世」一次,國內外多少著名媒體都中招,當時騰訊新聞去新加坡政府官網求證後才確認是假新聞。可見,雙信源都還不夠,得去源頭查詢。

我們一般人,自然不需要這麼嚴苛,但是看到一個自己非常樂意看到的消息,養成從網上搜索一下的習慣,也大致能夠判斷真偽了。網上搜索,一般都會呼啦啦給出一大堆信息,這時候你從裏邊尋找有沒有正規媒體的報導,如果有,基本你可以相信它是真的。如果找不到正規媒體報導,你就需要多翻幾頁,尋找這個消息的最早出處和源頭。如果找不到源頭而大家都在這麼說,就好像它突然冒出來的,基本上可以確信它是假新聞。

如果用一兩個關鍵詞搜索結果不理解,你可以把新聞的主體部分copy下來,整段去搜。這時候如果搜索結果呼啦啦出來一大片一模一樣的,而且不是正規媒體報導,哈哈,基本上它就是假新聞。

如果源頭指向學術期刊或者論文,那比較高級,建議請教專家。不過,如果來自專業期刊或論文而未經正規媒體報導,卻形成大規模傳播,我依然認為新聞造假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專業之所以被稱為專業,就在於它不可能隨隨便便被普通人弄懂;如果普通人如你我都看明白了,基本上可以判斷它是被理解錯了,或者有人把它給包裝過了。

因為,事實或者真相,一般都不會那麼討你喜歡,也不會總是符合你的期待。

編者按:此文轉載自微信公眾平台:叔的刀法(微信號:lifang19680320),作者李方,端傳媒獲作者授權後轉載。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