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衞報報導,俄羅斯正與中國合作,借鑑中國的網絡防火牆技術打造俄羅斯的審查過濾工具「紅網」。
過去一段時間,俄羅斯的網絡審查正日漸嚴格。就在11月初,俄羅斯聯邦電信、信息技術和大眾傳媒監管局(Roskomnadzor)以違背2015年通過、要求互聯網公司在俄羅斯伺服器儲存用戶資料的《個人數據法》為由,在俄羅斯封禁職業社交網站 Linkedin。
今年6月,俄羅斯政府還通過了被為名為「亞洛瓦亞法」(Yarovaya law)的信息安全措施。這項法律允許俄羅斯電訊商將所有用戶信息儲存6個月,並將元數據保存3年;而一旦有關部門提出要求,電訊公司必須提供解除信息加密的密鑰。多個人權觀察組織對這項法律表示反對,因披露美國情報部門監視公民信息的「稜鏡門事件」而藏匿在俄羅斯的斯諾登(Edward Snowden),也諷刺這些規定是「老大哥法律」(Big Brother law)(編注:語出反烏託邦小說《1984》“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儘管通過了「亞洛瓦亞法」,對俄羅斯政府來說最大的困擾卻在於網絡審查技術:俄羅斯並沒有匹配的技術手段處理海量數據。在被西方國家制裁的情況下,俄羅斯選擇中國作為提高信息監控水平的求助對象。不具名的俄羅斯信息工業部人士指出,即便俄羅斯廠商可以繞過西方制裁,該國也正日漸轉向中國的技術。
事實上,今年4月中俄雙方高層已在俄羅斯舉辦信息安全論壇,當時的與會者包括時任中國網信辦負責人魯煒、「中國防火牆之父」方濱興、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互聯網事務助理兼前通訊部長謝戈廖夫(Igor Shchyogolev)等人。據俄羅斯「安全網際網路聯盟」(League of Safe Internet)主管 Denis Davydov 透露,建立論壇的協議是在2015年方濱興與謝戈廖夫在北京的會面上達成。安全網際網路聯盟與俄羅斯政府關係密切,曾參與起草網絡審查法律,並僱傭志願者監督網絡「有害內容」。
今年年初,俄羅斯安全委員會秘書長、2000至2008年曾負責俄羅斯情報部門 FSB(Federal Security Service)的帕特魯謝夫(Nikolai Patrushev),曾與兩名中國政治局高層就信息安全問題會面; 普京更在今年6月訪華時,正式與中國政府簽署了關於網絡安全的聯合公報。
在協助俄羅斯搭建「紅網」的過程中,中國電訊巨頭華為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8月,俄羅斯電訊設備商 Bulat 曾與華為談判,購買用於數據儲存和伺服器生產的技術。今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俄羅斯信息安全論壇,華為也是主要贊助商。中國政府官員也曾確保華為員工出現在俄羅斯舉行的關鍵信息安全會議上。
今年11月,美國信息安全技術公司 Kryptowire 曾披露,發現多款中國生產的安卓(Android)手機預裝了用於收集個人隱私信息的軟件,每72小時便會將用戶的短信資料傳輸到中國。這款軟件來自上海廣升技術公司(Adups),而廣升官網顯示,該公司軟件已在7億部手機、汽車和其他智能設備上運行,其客戶就包括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華為。
在《中國即將崩潰》一書的作者章家墩看來,無論誰持有華為的主要股份,華為無疑是中國政府的工具,「它的背景神秘,成長速度對一間中國私人企業來說遠不止是快速,政府官員支持它的努力,而缺乏國有企業的競爭是一個重要的判斷因素。」
不過俄羅斯對中國也並非單方面依賴。11月7日,中國人大通過了備受爭議的《網絡安全法》,這項法律不僅允許政府在緊急情況下斷網,還提出偵查機關可以要求網絡運營者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協助」,這項條款被普遍認為等同要求科技供應商向中國政府提供軟件原理等科技和商業機密。《網絡安全法》也意味着中國政府在數據儲存方面可能面臨較大壓力,而早先已通過「亞洛瓦亞法」 的俄羅斯或許能與中國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