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張文杰:福島五縣食品安不安全?豈能聽信謠言

日本食品安不安全、風險有多少,這是科學問題,也是能不能開放的底線;本文將聚焦於此。

刊登於 2016-11-18

台灣自2011年3月25日起,禁止福島、櫪木、茨城、千葉、群馬這五縣的所有食品進口。
台灣自2011年3月25日起,禁止福島、櫪木、茨城、千葉、群馬這五縣的所有食品進口。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引發大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輻射洩漏。台灣因此自2011年3月25日起,禁止福島、櫪木、茨城、千葉、群馬這五縣的所有食品進口,至今仍沒放寬管制。

2016年11月10日,農委會宣布11月12日至14日在全國舉辦10場「日本食品輸台公聽會」,考慮針對福島以外四縣的部分食品進口解禁,引發「公告時間過短」以及「三天辦完10場太趕」的批評。公聽會上也碰到立委、議員與民眾激烈的抗議,讓日本食品進口之事,再度引起廣大台灣民眾的注目。

圖:端傳媒設計部
圖:端傳媒設計部

日本食品安不安全、風險有多少,這是科學問題,也是能不能開放的底線;本文將聚焦於此。至於後續要不要開放、怎麼開放,就要考慮其他層面的問題。

放射物質檢測項目的邏輯

台灣檢測日本食品的放射性元素與含量,目前是檢測有多少貝克(Bq)的銫-134與銫-137。清大醫環系王竹方教授的質疑這種作法,認為漏了鍶-90這種難以檢測的核種。由於同貝克之下,鍶-90對人體的傷害是銫-137的兩倍,因此他主張,只公布銫-134與銫-137的放射量,無法顯示日本食品的完整風險。

然而,正如筆者去年於泛科學的文章說明,福島核災中釋放到外界的核種主要是銫-134、銫-137與碘-131。福島縣內的收集資料顯示,核災中所釋放出來的鍶-90數量還不到銫的0.4%。因此,日本政府在決定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的標準值時,假設鍶-90數量是銫的5%,已經是很保守的設定;所以不用擔心不公布鍶-90的檢測結果會有所不足。

至於碘-131,其物理半衰期(放射度衰變為原來一半所需的時間)只有8天,所以福島核災至今外釋的碘-131,放射性已經衰變到趨近於零,故現在也不需要檢測食品中的碘-131貝克數。其他國家,例如歐盟現行針對從日本輸入食品的管理,也只檢測銫134與銫137

貝克(Bq)

1貝克是指某個放射性物質的原子核,在1秒鐘有1次衰變,並放出一道放射線。這道放射線是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 貝克是用來衡量物質放出輻射的強度大小,常用於食物安全檢驗輻射的量度單位,爲了表現單位物體的輻射強度,會用貝克/公斤來表示。

日本輻射容許標準,國際最嚴

食品中的輻射安全容許量標準,制定時有兩個主要條件:一、攝取的食品中有多少百分比受到輻射污染(測出有含輻射);二、容許的年輻射有效劑量是多少。日本制定的算法與過程如附圖;因為發生了核災,所以制定標準時都用上國際最嚴格的假設條件,最後制定出食品中的輻射安全容許量是100貝克/公斤,檢測到超標就銷毀,不會讓它在市面上流通,或是外銷到國外。

食品安不安全,可由容許的年輻射有效劑量標準看出。日本制定的標準為年劑量1毫西弗,其不但距離確定會增加罹癌率的100毫西弗很遠,甚至比2.4毫西弗的全球天然背景年輻射劑量還低,所以日本這標準,可是非常安全。

日本從2012年4月1日開始,執行這一輻射安全容許量標準,之後台灣對於日本輸台食品的標準,也隨之調整成跟日本一致的100貝克/公斤。換言之,台灣對於日本食品的標準,跟日本一樣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加上考量到台灣與日本的飲食習慣差異,以及日本食品在台灣市場的流通數量,就算全面開放,台灣民眾從日本食品所接受到的輻射劑量仍將會低於1毫西弗/年,風險可說是微乎其微。

五縣食品全禁不合理

2011年3月25日,衛福部宣布禁止福島、櫪木、茨城、千葉、群馬五縣的所有食品進口;2015年4月15日,實施「雙證件」措施──意即日本輸台食品皆需檢附細至都道府縣的「產地證明」,而東京都、靜岡縣等特定地區生產的高風險產品,如嬰幼兒奶粉、易有輻射殘留的茶類產品和野生水產品,則須附有「輻射檢測證明」。

距離福島核災已有五年以上,核災輻射的影響與日本對於食品的處理與管制,都跟當初在2011年制定管制標準時的情況相差甚遠,現今福島縣大多數地區的環境輻射劑量,與世界主要城市相比並無太大差異,至今仍未放寬管制標準的做法並不合理。

圖:端傳媒設計部
圖:端傳媒設計部

而且不管食品種類一律禁止,也不合常理。有些原物料不在那五縣,只是被送到五縣中的工廠加工,就因此被禁止進口(例如:午後的紅茶、森永牛奶糖、日清拉麵、寶礦力運動飲料等),但是五縣之外工廠生產的相同產品就可以進口。日本對工廠有進行管制,沒有核污染或是已除汙過才可營運,國際間大都也未對這類加工食品多加管制。目前不管日本食品種類,只看地區所在地就一律禁止的做法,只有台灣和中國採用。

多階段解禁,國際常見

根據農委會公布的公聽會資料顯示,台灣對日本五縣食品,計畫分為兩階段開放。第一階段:福島縣所有食品保持禁止進口;其他四縣的飲用水、嬰幼兒奶粉、茶類產品及野生水產品則列為高風險產品,同樣維持禁止進口;而四縣的其他食品,若能附上輻射檢測報告及產地證明,就可以進口。至於第二階段怎麼開放,尚未揭露。

筆者認為,僅分為兩階段開放尚嫌粗糙,甚至可以考慮視各種食品地區與種類,採用多梯次逐步開放。這也是國際間常見的作法,例如美國 FDA 至今九度依序解除禁運名單上的項目,歐盟也是分梯次缩小檢查的地區與項目

全面禁止福島縣食品的做法,也有待商榷。福島縣畢竟有0.4個台灣大,有許多地方沒有受到輻射污染。從地圖也可看出,福島縣西部地區離福島第一核電廠的距離,比宮城、山形、茨城、群馬縣的某些地區還遠,這就是以縣劃分設限標準的弔詭。

網路謠言流竄

網絡上傳言日本電視主持人大塚範一因多次公開試吃福島蔬菜,導致罹患血癌,則過於輕率地將吃福島食物與患癌扯上必然關係。大塚範一得的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這個病主要是由異常染色體所引起的;歸咎到福島蔬菜輻射,只是媒體捕風捉影。

至於網絡上傳說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宣布:「日本14個地區的產品進口到美國,FDA 可不做任何物理檢查就直接扣留」,其實也是謠言。這則謠言源起去年在中國網絡流傳的《美國都禁了,中國人還在冒死游日本》一文,今年舊酒換新瓶,又在台灣流傳。

其實檢視 FDA 網頁,意思是「禁止銷售名單上的項目,可不需檢查就直接扣留」。該文卻只擷取了後面半句,然後渲染成「日本14個地區的產品都被封殺了」。而其實美國的「日本食品禁運名單」,主要以日本自己的出口管制措施為藍本,美國極少多加管制。

「風評被害」的傷害

有來台灣留學的日本人就曾在 Facebook 留言,說看到「反核,不要再有下一個福島」的旗幟時,雖然知道其想表達的意思,「但是看起來像是說福島是不安全的地方,福島人做不好的事情」。他感慨,「說這樣的話題的時候,需要考慮對方的心情,而不是幫對方貼標籤來支持你的論點。」

日本有個用語叫做「風評被害」,意思是因為不精準或是錯誤的資訊,甚至是不實的謠言而受到的誤解或損失,有點像中文的「流言蜚語」、「人言可畏」。

日本食品就是很好的「風評被害」例子,不管台灣要不要開放日本五縣的食品,但散布「美國禁了全部日本食品進口」、「日本主持人吃福島蔬菜導致罹患血癌」、「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就像核廢料」等等聳人聽聞的言論,不但丟掉了自己的人格,也傷害了日本災後重建的努力與形象。而且當這些言論流傳到日本時,日本人又會怎麼看我們台灣人?

(張文杰,清華大學工科所碩士,清華大學核工所研究助理)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