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躺在床上的陳藝文扭着身體把棉被拉緊,「賴床吧!」她腦中閃過了這樣的念頭;但一轉身,自己訓練中的導盲犬Fighter和Gucci瞪着大眼看她。「該帶我們去上廁所啦,」接收到狗狗們臉上傳遞出來的訊息,陳藝文苦笑一番,伸伸懶腰爬下床,將自己梳洗好後,就帶着牠們走下5樓,到室外解放憋了一夜的生理需求。
放飯的地點是牠們上學的地方——台灣導盲犬協會。陳藝文是一位導盲犬訓練師,她的生活很規律,一早醒來就是帶狗上廁所,到協會後,先讓牠們飽餐一頓,接着就是幫牠們做清潔工作——洗臉、刷牙、清耳朵、梳毛。在確保狗狗們都清清爽爽之後,陳藝文就幫牠們戴上導盲鞍出門訓練。
學習第一課:喜歡走路
陳藝文訓練狗兩年多,帶出4隻「學生」。一隻狗理想的訓練時間是10個月,一般以1年居多,如果拖到14個月,就代表狗狗「卡關」,很可能不適合導盲工作。
「有些狗光是前期要跟牠培養感情,讓牠喜歡『工作』這件事情,就需要花上一些時間。」
所謂的「工作」就是引導視障者走路:從第一堂課「聽指令直線行走」開始,後續有「停」、「左右轉」、「躲障礙物」、「找門」、「找電梯」、「找電扶梯」和「交通訓練」等等。
「前期訓練比較單一,比如說走直線,就是讓狗狗戴導盲鞍時,能有拉力的行走。如果這隻狗狗走路本來就很有拉力、情緒也很好,馬上就可以進行一些特別指令的訓練,像是左右轉等等。」
「一般walk(行走訓練)都是10分鐘起跳,訓練到越後期的狗,走的路線會盡量生活化。」陳藝文舉例,在走路訓練間會加入去銀行、賣場、便利商店等路線,儘量接近視障者的生活情境。
她笑說,訓練狗,首先要讓牠們喜歡跟你一起出去走路,確定喜歡外出、情緒好,訓練效果才會佳,未來成為導盲犬的機會亦相對提高。
「喜歡走路的狗其實都喜歡挑戰,出去訓練就像闖關遊戲。比如說,牠今天做會一個指令時,我們兩個都會很開心,這時你要讓狗狗知道,你喜歡牠這樣的表現,稱讚牠『good』,當牠知道這樣你會開心時,慢慢地牠會越來越喜歡做這件事情。」
全世界導盲犬90%都是拉布拉多,雖然國外也有極少案例是德國狼犬、標準貴賓犬,但台灣目前主要是拉拉為主。「牠們這種血統的狗,本身就很喜歡跟人在一起,外出散步基本上都會喜歡。」陳藝文回想自己的訓練經驗說,狗狗喜歡聞東西,但訓練時,會要求牠們專注、不能聞,「如果這隻狗真的太愛聞了,最後就會覺得走路不好玩,所以走一段路就得停下來跟牠玩一玩。」
既要專心走路又要讓狗覺得好玩,似乎需要一些訣竅?陳藝文笑笑地介紹她的訓犬法寶——挑戰、闖關的感覺。「喜歡走路的狗其實都喜歡挑戰,出去訓練就像闖關遊戲。比如說,牠今天做會一個指令時,我們兩個都會很開心,這時你要讓狗狗知道,你喜歡牠這樣的表現,稱讚牠『good』,當牠知道這樣你會開心時,慢慢地牠會越來越喜歡做這件事情。」
「good」是導盲犬耳熟能詳的英文單字,從寄養家庭開始,牠們只要做對、做好訓練中的事,稱讚牠們的good就會一直繚繞在牠們的耳中。其他經常使用到的還有sit、down、stay、wait、come、right、left等等。
一定要用英文嗎?其實這是考慮到,如果這些狗要出國交流,英文是普遍用語。其次,「台灣民眾很熱情,可能會在旁邊說小黃來,坐、握手,去打擾導盲犬,用英文比較不會被打擾。」但萬一主人年紀較長,不懂英文怎麼辦?台灣導盲犬協會祕書長陳長青笑說,問題不大,狗狗3個月就能換過來了,「講中文、客家話其實都通啦。」
亞洲國家中,南韓作法獨樹一格,不但用韓文幫狗取名字,連訓練口令也使用韓語。曾以訓練師身份到南韓「三星導盲犬學校」受訓的鍾皓羽就撰文分享寫道,用慣英文指令的她很不習慣,「每當我下達韓語口令時,若所負責訓練的狗露出狐疑的眼神,我心裏就會一陣心虛:是不是我說錯或發音不對,使牠感到困惑,或者,牠是感到驚訝,沒想到這個台灣來的人『韓語嘛也通』。」
獎勵式的正加強訓練
陳藝文帶着身穿導盲鞍的「學生」走到路口,新生不懂得停下來,她會用一點力氣拉住牠,跟着給出一個「stop」指令。狗狗應聲站好了,陳藝文會一邊說「good,好棒喔」,一邊把手伸進腰包,拿出兩顆飼料「獎勵」牠們。
怎麼訓練狗狗聽指令?「很像玩『一二三木頭人』,練習久了就知道,『stop』就是我們現在不要動,」陳藝文笑說。
會聽指令不夠,訓練師還得教牠們抗命。試想一下,前方有來車,但使用者不知道、催促着狗往前走,真的服從的話……。「站在馬路口,現在是紅燈不能走,我推牠前進,如果狗沒走,我就會讚美牠:『 good,好棒喔』,接着給牠飼料吃,牠就知道自己做對了。」反過來說,沒車狗不走,訓練師就不會給飼料,「沒有車牠走,我們才稱讚牠,狗會理解的,」陳長青說。
全世界訓犬方式都越來越人性化、講求正加強——獎勵、鼓勵、給飼料;負加強就像是用鞭子打、扯繩子。陳長青坦言,用懲罰的方式訓練或許快,「但狗狗enjoy的感覺會越來越少,個性也會越來越敏感。」
台灣導盲犬還有一項特殊能力——搭摩托車。視障者雖然無法騎車,但他們可能會被載,尤其在中南部,摩托車是最常用的代步工具。前6個月是訓練黃金期,「那時候牠們有戇膽(台語,指傻膽),」陳藝文笑了笑說,寄養家庭會用紙箱、洗衣籃等,把襁褓中的狗寶寶放在裏面,小時候坐慣了,長大都不嫌空間窄,「因為喜歡嘛!」
訓練方式就像練武,要一招一招來。一開始不發動車子,只讓狗坐在踏板上;再來是發動不騎,只讓狗感受引擎震動和催油門聲;都適應了,就可以加上速度,咻——咻——去兜風了。陳藝文笑道,「中南部來的學生,摩托車坐得特別好,如魚得水,看到摩托車就想跳上去,沒辦法,印象太美好了。」
配套不完善,才讓台灣的導盲犬要超厲害,「施工、違停,或者人行道走得好好的,就是有一台車停在那邊,我們必須訓練牠們想辦法找路。」
在美國,訓練一隻導盲犬的時間只要6個月,這也是國際導盲犬聯盟對導盲犬訓練期的最短要求;但這些狗如果來台灣,全部要「重練武功」。原因是美國道路友善、簡單、配套做很好;像是過馬路用的「有聲號誌燈」就比國內健全,無須視障者自己聽車流聲判斷,人走在斑馬線上時,駕駛大多懂得禮讓行人。「國外訓練師確實說過,一直走直線很無聊,但台灣挑戰太大,我們的狗去國外,肯定覺得工作太容易上手吧,」陳藝文瞇着眼笑了起來。
台灣的導盲犬究竟面對的是怎樣的道路叢林?以障礙物來說,有不會動的路燈、電箱、郵筒、盆栽、停在路邊的摩托車;會移動的障礙物有人潮、迎面而來的腳踏車、摩托車、汽車等。障礙物也有高低之分,腰部以上的障礙物就是高的,像是停車場柵欄、1樓住家的窗型冷氣等,這些雖然不在狗的高度,但牠必須確保使用者不會「蹦!撞上去。」
無障礙設施在台灣做得相當差,尤其是導盲磚,「有機會試一下,你會發現,走一走,導盲磚就突然沒有了、不見了。」陳藝文無奈說,這些配套不完善,才讓台灣的導盲犬要超厲害,「施工、違停,或者人行道走得好好的,就是有一台車停在那邊,我們必須訓練牠們想辦法找路。」但光會找路還不夠,訓練師也要教狗注意寬度,讓人狗都有舒適安全的寬度行走。
師生最難在信任的磨合
與轉換語言需要時間一樣,從寄養家庭回學校上課,同樣需要適應。「回來1個月、3個月,狗的表現都不一樣,真的是從菜鳥變老鳥。」陳長青笑說,一群訓練中的導盲犬,最晚回來那隻,一定是最活潑的,一有人來,牠就會站起來東張張、西望望,但3個月、6個月的,就會穩穩地趴在地上。
陳藝文很有感觸地說,狗狗上學後,最難的事情是跟牠們磨合。「狗狗回來後,日常作息、生活環境都不一樣。以前在寄養家庭是一對一或全家人對牠一隻狗,有滿滿的關愛。但上學後,訓練師動輒就是2、3隻在帶,牠就必須學會跟其他狗相處,變成團體生活。」也就是說,這些學生們要有認知,牠們的老師需要關心很多隻狗,沒辦法對誰特別偏愛。
話雖如此,遇上媽寶型學生,很容易就產生戀師癖。Fighter是陳藝文訓練的第3隻導盲犬,「只要我離開牠的視線,牠就會一直找,很像監控鏡頭,我在哪裏牠就一直往那裏掃射,是一隻非常非常黏我的狗。」若是陳藝文先帶Gucci做行走訓練,Fighter是半點都無法忍受,會不斷做出抗議的舉動。
與Fighter敏感個性迥異,Gucci是自我意識非常強、很有主見的小女生。「新時代女性吧,」陳藝文大笑說,「Gucci在意自己勝過我,牠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這樣的特質並不適合當導盲犬,會把使用者整很慘。」
談起這個學生,陳藝文頗傷腦筋地講,晚上睡覺前,她會帶牠們去外面再上一次廁所。只要她說上廁所指令busybusy,Fighter就會立刻跑過來,但Gucci連看她一眼都不看。「我最近發現對Gucci要欲擒故縱,假裝只帶Fighter,故意穿鞋子很大聲,牠自己就會默默跟過來,一副『今天怎麼沒叫我』的樣子。」
Yankee是陳藝文第2隻學生,因為情緒起伏大,既敏感又容易退縮,加上工作時很容易分心,已被評估不適合擔任導盲犬,目前正在嘗試爆裂物偵測犬訓練。「牠應該是可以,主要問題是體力不好,」作為導盲犬,並不需要旺盛的體力,工作就是走路而已;但警犬、緝毒犬工作時間較長,像是檢查整個貨櫃要花一兩個鐘頭,這些工作又都有時間壓力,「要轉當警犬,也是有門檻的。」
陳藝文第1隻訓練的導盲犬是叫Wii的女生,評價是「非常優秀」,目前進入「使用者配對」階段。「牠是一隻很聰明的狗,我訓練牠時,還蠻輕鬆的。」雖然這樣講,但陳藝文面露苦笑說,「也不是被牠整很慘,就有點拿牠沒輒,牠蠻會挑戰我的。比方說,會故意聞東聞西、不上廁所,自己的想法很多。」
Wii跟陳藝文之間的一段小故事,讓她一直念念不忘。「牠是一隻很有人性的狗,相處久了,關係也親密了,」有一次陳藝文搭高鐵回高雄,因為不舒服,一踏進門就躺在沙發上面休息,起初Wii沒什麼反應,在她家閒晃起來,還跟她的家人打招呼,「後來牠發現我躺着不動很久,開始發出嗚嗚的聲音很像在哭,因為我太不舒服沒理牠,牠就越哭越大聲,一直頂我的手。」站在訓練角度,陳藝文不該對狗哭有太多回應,但她想,Wii可能真的很擔心,於是就坐起來摸摸牠,「我一摸牠,牠就有種,『呼——妳還活着,我安心了』那種感覺,然後才走掉。」談起這段往事,陳藝文眼眶泛紅,直說真的挺感動的。
如何判斷學生們的學習成果,靠得是一次次「蒙眼測試」……正式投入服役、與視障者成為「家人」、「伙伴」前,人狗之間還有一道「配對」過程。
陳藝文把自己的眼睛蒙上,像一般視障者一樣讓Fighter為自己帶路。但戀師的Fighter,臉總是喜歡轉向右邊看她,腳也會不斷往右邊偏;蒙着眼的陳藝文剛好相反,重心常不自主地落在左邊,這對「師生」走在路上時,腳就一直打架,好幾次陳藝文都不小心踩到了Fighter。注意到這點,陳藝文開始修正自己的走路方式,最近一次,Fighter已經能順利引導陳藝文走完40分鐘的路程。
經過1年左右的訓練,狗狗們就要畢業了,但能投入服役大約只有5成。如何判斷「學生們」的學習成果,靠得是像上面那樣的一次次「蒙眼測試」。
「有些狗很依賴人給牠們的指示,沒有辦法自主決定,比如說走到一條死路,牠會一直等你跟牠說要怎麼走,但萬一是視障者不熟悉的環境,人跟狗就會困在那裏不知道怎麼辦。」這樣的狗如果工作能力很好,只是需要較多的引導,或許適合稍微看得到的視障者;否則就只能像Yankee一樣轉換跑道了。
正式投入服役、與視障者成為「家人」、「伙伴」前,人狗之間還有一道「配對」過程。這項任務屬於導盲犬指導員的工作範疇,那也將開啟另一段導盲犬的人生新階段……。
註:台灣導盲犬協會近期有新的狗寶寶誕生,如果有興趣加入寄養家庭行列,可與協會聯繫喔。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