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印度向聯合國安理會申請將「穆罕默德大軍」(Jaish-e-Mohammed)的頭目列入制裁黑名單遭到中國政府阻撓,對此表示不滿的一批印度人開始在社交媒體呼籲抵制中國商品。這些寫着 #BoycottChina 的網絡標籤不止是民間行為,甚至也得到印度政界高層的響應。
10月4日,執政黨印度人民黨(BJP)秘書長 Kailash Vijayvargiya 在 Twitter 發出內含 #BoycottChina 的推文,並稱購買中國商品就像「間接支持一個恐怖主義國家」。此外,包括新任財政部長 Himanta Biswa Sarma、哈里亞納邦衞生部長 Anil Vij 在內的多位政要也均公開表示,要抵制中國製造的商品。Vij 在接受採訪時強調,人們應該買印度商品而非中國商品,「中國並非我們的友國……中國可以用賺來的任何錢購買武器,這些武器有可能會落到(印度的)敵對國家手裏」。
Vji 口中的敵對國家,正是上月剛與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武裝衝突的巴基斯坦。9月18日,4名據判斷來自「穆罕默德大軍」的武裝分子向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軍事基地發動攻擊,造成至少17名印軍士兵死亡;9月28日,印度軍方以反恐名義越過「印巴控制線」,對恐怖分子進行了「外科手術式打擊」,導致至少2名巴方士兵死亡,巴基斯坦總統謝里夫(Nawaz Sharif)直斥印度的做法是「無端和赤裸裸的侵略」。雙方關係再度邁入歷史低點,隨後印度還宣布將抵制11月在巴基斯坦首都召開的南亞國家峰會(SAARC)。
中國則與巴基斯坦關係密切,又曾在聯合國支持巴基斯坦,成為了這波怒氣的出口。今年4月,中國駐聯合國代表曾否決印度將「穆罕默德大軍」首腦人物 Maulana Masood Azhar 列入黑名單的提案。印度政府堅稱「穆罕默德大軍」與基地組織的活動有關並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支持,更將巴基斯坦描述為應被孤立的「恐怖主義國家」。
不過,一貫外交態度強硬的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卻在抵制中國商品的呼聲中,罕有地選擇了沉默。正致力於推動中印貿易往來、改善印度貿易逆差過高現象的他顯然不希望抵制中國商品的呼聲打亂這一步伐。
印度進口中國商品的規模在過去2年增長了20%,在過去5年也增長了5%,這使得2015年印度從中國的進口額達到617億美元;但同年印度出口到中國的商品價值只有約90億美元,不僅較2011年180億美元的出口額出現鋭減,貿易逆差也高達527億美元。
我們國家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差額已變得不平衡,這可能對本地經濟帶來損害。
就在上週日閉幕的「金磚五國」(BRICS,分別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領導人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莫迪也就貿易逆差、打擊恐怖主義等問題舉行了會談。印方表示希望中國公司在印度開設製造業分支機構,也提及了對迅速增長的貿易逆差的擔憂,以及與中國在發展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合作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