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動態
10月12日,香港立法會經過一輪爭議、並在兩度暫停會議及轉換會議室之下,於下午約5時30分投票選出第6屆立法會主席。最終,建制派「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簡稱:經民聯)梁君彥獲得38票當選,其對手、非建制派民主黨涂謹申獲0票;另外,有3名議員投下白票,而當天早上宣誓未獲立法會秘書處接納的姚松炎、梁頌恆及游蕙禎共3名議員則不獲准參與今次投票。
其中,主持下午會議的資深議員「街工」梁耀忠在會上表示,由於是次會議及主席選舉過程中存在很多疑問、且未得到解決,他本人心裏亦有問題無法澄清,因此不再主持會議並避席,會議交由另一名資深議員建制派「經民聯」石禮謙主持。
石禮謙主持會議後,正佔領主席台抗議的梁國雄等非建制派議員不肯離開,石禮謙宣布休會並改往另一會議廳進行表決;他同時指出,不准許當天未依法完成宣誓的姚松炎、梁頌恆及游蕙禎3名議員進入會議廳參與投票。
梁君彥現年65歲,為商人及政客,早年為自由黨黨員,但於2008年退黨,另組政治組織「經濟動力」;2012年10月,梁君彥聯同6名建制派時任立法會議員成立「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簡稱:經民聯),並由他出任創黨主席。
自2004年至今的過去4屆立法會選舉,梁君彥均循工業界(第一)功能界別參選,且都在沒有其他候選人競爭之下自動當選。在上屆立法會,梁君彥出任內務委員會主席。

10月12日下午5時報導:立法會主席熱門人選梁君彥被質疑持英籍、不符資格
10月12日,香港立法會正式復會,並原定當天選出新一任立法會主席,但由於部分非建制派議員在宣誓就任時,宣讀的誓詞不被立法會秘書處接納引發爭議,導致會議於中午暫停。休會期間,議員朱凱迪質疑主席熱門候選人、建制派「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簡稱:經民聯)梁君彥是否已完成放棄英國國籍手續,非建制派議員一度佔領主席台。
會議直至下午2時35分重開,討論是否應推遲主席選舉。但下午4時,梁君彥突然在會議上表示,已經收到英國當局寄來有關放棄英國國籍的文件正本,並已呈交立法會秘書處;會議因此暫停,供議員查閱相關文件。
立法會主席由年滿40周歲,在香港通常居住連續滿20年並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連日來,梁君彥的英國國籍引發外界對他競逐甚至出任立法會主席資格的爭議。早前,他曾對傳媒自稱已經放棄英國籍,以符合出任立法會主席的資格。但在11日舉行的立法會主席候選人特別論壇上,有非建制派議員要求他公開相關文件以正視聽。梁君彥當時回應指,手上有清晰文件,但在適當時間以及有需要時才會公開。
12日早上,梁君彥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昨日已將相關文件副本交予立法會秘書處,並稱文件顯示他在今年9月中旬遞交申請,並於9月30日完成放棄英籍手續,其他議員可在12日當天早上在立法會前廳查閱文件副本。不過,梁君彥要求其他議員不得影印、攝影並公開相關文件。
然而,朱凱迪於12日將相關文件拍照並上載到個人 Facebook。據他展示,文件共有2份,分別為英國內政部於9月30日寄出的一封信件,以及於10月11日寄出的一封普通行政書信,收信人均為梁君彥。
其中,9月30日的信件提到已隨信附上《放棄國籍聲明》,但沒有說明該聲明之生效日期,而簽發信件的官員的下款亦被梁君彥隱去。同時,梁君彥亦沒有公開該信附件中的《放棄國籍聲明》。
而10月11日的行政書信上,下款為英國官員 Mrs CS Hughes,信件指出《放棄國籍聲明》已於10月6日寄出,會在5至7個工作天內寄達,而該聲明之生效日期為9月30日。
朱凱迪就此提出,懷疑是由於9月30日信件中《放棄國籍聲明》的生效日期太遲,梁君彥向英國當局要求再發出另一版本,以便趕及參選,但英國當局於10月6日寄出的《放棄國籍聲明》顯然不能在10月5日晚上11時59分立法會主席提名截止之前送至梁君彥手上,因此認為梁君彥當時並未有任何正式文件,以證明他已經完成相關手續。朱凱迪認為,梁君彥是在壓力之下,於11日向立法會秘書處呈交10月11日的行政書信,強行以行政書信代替正式的《放棄國籍聲明》。
朱凱迪指,任何普通行政書信都無權代替《放棄國籍聲明》,因此要求梁君彥公開隨9月30日信件附上的《放棄國籍聲明》,以及交代負責簽署該信件的官員姓名。
朱凱迪又堅稱,在梁君彥提供足夠資料、弄清楚大量疑點之前,立法會秘書處不應確認其參選主席的資格,更不應在12日當天投票表決。朱凱迪等非建制派議員在12日中午立法會休會期間,一度佔領主席台,直至下午重開。
梁君彥亦在休會期間會見傳媒,重申向立法會秘書處提交的2份文件,已清楚顯示他已經放棄英國籍及居留權,並指若有議員認為他造假,將會是嚴重指控。他又指,其他議員若有質疑,可向議員操守委員會投訴、或提出司法覆核,但不應該阻礙立法會進行事務,又表示對有議員佔領主席台感到遺憾。

梁君彥:若遇關乎香港福祉法案,可能投下關鍵票
而在11日舉行的立法會主席候選人特別論壇,歷時約2小時,由梁君彥及民主黨涂謹申接受其他議員提問。其中,非建制派議員除了針對梁君彥的國籍,也圍繞他當選後會否就法案投票、資産申報等問題提出質詢;建制派議員則集中提問候選人當選後,會否對議員的「拉布」策略進行「剪布」、阻止議員提及「港獨」(即香港獨立)或使用粗鄙言詞等。
其中,有非建制派議員質疑梁君彥目前仍擔任18間公司的受薪董事,業務涵蓋物業投資、金融、物流、製造、傳媒等,涉嫌存在角色或利益衝突,又質疑梁君彥早此曾對傳媒指,即使當選主席也不會將個人資產投資放入封閉式基金。就此,梁君彥多次重申若當選主席,將逐一審視在各間公司的角色,並作適當處理,又澄清自己並非在18間公司都受薪;他又指,立法會目前有完善的利益申報機制,足夠釋除公眾疑慮,假如當選主席,他亦將定期審視和申報利益。
另外,梁君彥強調若當選後,將維持主席中立,包括辭去經民聯主席職務、不評論政治、不參與黨團討論。至於會否就基本法23條立法等法案投票,梁君彥稱會參考過去主席的慣例,在遇到「重要的、影響到香港重大福祉的法案」、且他的一票有決定作用時,才會考慮是否投票,但拒絕明確指出哪些具體法案符合這項定義,僅稱暫時看不到有需要他投票的機會。
另外,梁君彥從未經直選、而只循功能組別自動當選立法會議員的背景,也受到質疑;他就回應指,功能組別背景不會影響他服務香港。
而建制派議員質疑過去有非建制派議員透過點人數、提出大量修訂等方式「拉布」,阻延法案表決,並問及主席候選人會否效法外國議會對缺席會議的議員引入減薪等懲罰機制,梁君彥則指做主席無權強迫議員出席會議,開會與否是議員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