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2016美國大選

包淳亮:不只特朗普,希拉莉也活在自己的世界

希拉莉批評杜林普「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但是從很多角度來看,希拉莉也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刊登於 2016-09-28

#2016美國大選#美國

2016年9月26日,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展開首場候選人電視辯論。
2016年9月26日,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展開首場候選人電視辯論。

9月26日,特朗普(川普)與希拉莉(希拉蕊)的電視辯論會開始時,是洛杉磯時間晚上六點,許多人只能在車陣中聽廣播,我也是其中一個。真正看到畫面已是半夜,我看到了期待中的特朗普。

只聽廣播,會放大他陳述內容空洞的缺點,但看到他在螢光幕上的眼神與臉上肌肉扯動,有些人會被他的「氣場」吸引。希拉莉沒有這麼大的個人魅力,但是有著令許多「不成功的男人」憎惡的傲慢。這個傲慢已經被前國務卿鮑威爾(鮑爾)認證過,大概已「有口皆碑」。

鎂光燈外的美國

洛杉磯是美國塞車最嚴重的城市,許多人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時間各是兩個小時。許多男人犧牲自己時間,成全郊區獨棟住宅的「美國夢」;但無論如何,在整個加州,甚至全美國,實現美國夢都愈來愈困難。

奧巴馬(歐巴馬)上任之初提出建設高速鐵路,現在八年過去仍未開始。許多加州人預言已經開工的加州高鐵,最後也將爛尾。擁擠的高速公路沿線,還有著眾多彷彿台灣偏鄉的小城市,那兒卡拉OK店門口畫著庸俗扭動的女體,路旁陽傘下拉美裔為主的新移民販賣蔬果、果醬或果汁。美國政治的分歧與無力,使得城市擁擠惡化,基礎建設難以更新,大量的新移民又被歸咎為「拉低城市發展水準」的元兇,這些都讓許多美國人感到今不如昔。

這是一個前景令人不安的美國,甚至許多美國人恐怕都不認得。太多美國人僅僅生活在東西岸的繁華都會;龐大的內陸小城,不是鎂光燈與觀光客的焦點。但是那兒一樣有票,那兒一樣有自己的聲音。這些來自不受關注地區的聲音,今年恐怕震驚了許多人。

這就是特朗普崛起的基礎。多數評論家,不管是否支持特朗普,都肯定他是一位比較有趣、比較有「人味」的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自己也這樣認為。紐約時報的專欄評論家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指出,如果希拉莉敗選,這種人格上的差異將會是主要原因之一。問題在於,特朗普也是一位比較不進入狀況的、對政策細節掌握不足的候選人,因此讓人有些不安。

看的見與看不見的「中國崛起」

特朗普從他的商業世界,認識到中國的崛起、世界的轉變。在美國總統大選第一場電視辯論中,他有幾次提到中國,包括質疑中國操縱匯率佔了美國的便宜,北韓議題應交給「完全有力量」的中國去處理,美國的拉瓜迪亞等機場比杜拜與中國等地的機場差、像是「第三世界」等。一時間台灣讀者可能會想到連勝文對桃園機場的批評,相似的批評這回來自美國總統候選人了。

特朗普的許多觀點,可以讓人聯想到「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曼(Tom Friedman),弗里曼也曾在電視訪問中,聲稱「美國當一天中國就好」,引來主持人的訕笑。弗里曼說這些話時結結巴巴,似乎臉紅,可以想像他正在抵抗的,是心頭多麼強大不可侵犯的「政治正確」;但是他的理性要他這樣說。其實他說「美國當一天中國就好」是基於他的愛國心,只是這個觀點和美國主流社會願意接受的相距太遠。

這個主流社會,是希拉莉代表的社會。希拉莉在電視辯論中也提到中國,例如在雙方激辯伊朗核協議時,她說當初大國對伊朗的聯合制裁行動,也包括俄國與中國。不過在整場辯論中,她基本上沒有碰觸中國這頭「房中的大象」。

她在第一階段抨擊特朗普不顧氣候暖化問題時,指出「一些強權可能成為清潔能源的超級大國」,美國當然不能落後,但是這個強權、這個超級大國,不是中國又是誰呢?但是政治正確還在希拉莉的心頭起作用,她就是不能承認中國的超級大國地位。

特朗普的「大國協調」

金融時報首席外交評論員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東方化:亞洲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一書幾次提到,可能在希拉莉當選總統後擔任美國國務卿的坎貝爾(Kurt Campbell)以及一些「白宮工作人員、奧巴馬的親近幕僚」告訴拉赫曼,在奧巴馬執政的八年,美國政府愈來愈將中國視為對手而非夥伴。

例如,《美日安全條約》的涵蓋範圍包括釣魚島,就是「對中國比中指」;兩國關係目前「八成是競爭、二成是合作」,以及「假如戰爭開打了,馬六甲(麻六甲)就是我們搞定他們的地方」這樣的說詞。希拉莉對美中關係、對世界的看法,大概只會更加強硬,否則也不至於被稱為民主黨內鷹派的頭面人物。

特朗普不是這樣的領導人,他尋求的是大國協調。他雖然要「美國再次強大」、「不受欺負」,但是他並不蔑視中國與俄國,而是尊重其他大國的勢力範圍,例如他表示可以接受克里米亞屬於俄國,而中國南海島礁已建成,美國也不用爭執了中國人相對較為喜歡特朗普,與他不是指責中國,而只是要和中國打交道、談判出更好的經濟關係顯然相關。

他認識的「世界是平的」,所以直率的承認美國的飛機場糟糕、美國黑人貧困與犯罪問題嚴重,「特殊利益團體」影響了美國的貿易協議,美國當前的經濟榮景是在奧巴馬創紀錄的政府赤字下人為創造的,是聯準會基於政治考量長期堅持零利率的結果,而且泡沫極大非常可能破裂。他也批評希拉莉與主流媒體對俄國的成見,指出網路黑客不僅可能來自俄國,也可能來自中國,或者是窩在家裡的400磅壯漢。

特朗普的這些聲言,都不是無憑無據的,而且基本上是希拉莉輕描淡寫,甚至略而不提的。就像弗里曼稱許中國,特朗普也稱許中國的基礎建設,與俄國的普京(普丁)統治,他們是活在同一個世界的人,而希拉莉不是。

「政治正確」而離地的希拉莉

希拉莉是活在「正確」世界的人,她在整場辯論會中表現得就像是可圈可點的好學生,舉手投足都「非常到位」,一顰一笑都彷彿被精心設計。她的答案都是標準答案,權威人士與課本怎麼講、她就怎麼說,例如種族問題就是要警方與社區和諧溝通,人們必須破除成見,特朗普對此的回應無非「你說的好聽」。

一位在洛杉磯市警局工作的朋友告訴我,警察們幾乎都支持特朗普,我想想也覺得不意外。在「警察槍殺平民」引起街頭騷亂的時候,這個領導人是支持警察,還是支持「弱勢」、「少數族裔」?希拉莉的答案很明確,特朗普也是。除非證據確鑿,特朗普不會批評特定警察,不會讓警方束手束腳,而希拉莉會首先選擇支持少數族裔。對於所謂恐怖分子、穆斯林族群,雙方立場更是南轅北轍

和黑人聚居區緊鄰的一般中產住宅區,和穆斯林雜居的一般人,更可能因為全球化的跨國貿易被裁員的中下階層,都不會輕易被希拉莉的政治正確言論打動。「你們」所許諾的美好世界和「我們」無關,「你們」既從全球化得到經濟利益又表現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我們」對「你們」得這種偽善已經受夠了,「夠了」。電視辯論會完全不足以改變這種分野對立。

兩位候選人,活在各自的世界

希拉莉說,按照經濟學家的分析,她的政見可以讓美國再多1000萬個工作,而特朗普可能讓美國損失340萬個。她說的也許是事實,不過目前失業率已經降到5%左右的極低水準的美國,要從哪裡找人來接這1000萬個工作呢?繼續全球化、繼續大規模的接納移民,好繼續讓美國站在世界之巔?

特朗普的選民未必買帳。已經損失的製造業工作不會回來,更多和「我們」不同的人卻還要擠入我們的社區,甚至是那些戴著面紗、整個臉都被包起來的極端派穆斯林社群,也在「我們」的社區中愈來愈頻繁的出沒了,這就是「正確」的希拉莉要的全球化嗎?「你們」要拿這些要女人們蒙面的穆斯林社群怎麼辦?

黑人無疑將極大比例的支持希拉莉,拉美裔、穆斯林族群也是。但是東亞裔、印度裔卻可能從民主黨游離出來,中下層白人更是。談不上好壞善惡,就是不同的世界裡的人。許多人擔心特朗普當選後美國可能的轉向,但從此次選舉過程中呈現出的中下層白人不滿情緒看來,希拉莉當選後,甚至不能排除迎來一股來自白人多數族群的恐怖主義。

希拉莉批評特朗普「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但是從很多角度來看,希拉莉也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包淳亮,台北中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目前旅居洛杉磯)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