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編讀手記

讀者來函:一個新聞專業陸生眼中的台灣

大陸的資訊限制卻有著國際化視野,台灣的小確幸失敗但公民素質很高......在台灣陸生的眼裏,大陸台灣長這樣。

Whitman Lennon

刊登於 2016-09-22

#編讀手記

編者按:在端傳媒9月15日登出「陸生這條『產業鏈』,520後會『斷鏈』嗎?」一文後,我們收到一封同樣來自世新大學的陸生來信。在台灣度過一段時間的他寫下眼中對兩岸的觀察,端傳媒將此登出,希望開放多一個觀察兩岸的契機。

台北地標101大樓。
台北地標101大樓。

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覺來台已有小半載。台灣改變了我對許多事情的看法,那麼今天我就斗膽談一談我對台灣的看法。其中當然有許多不足與偏頗,我不求什麼是非,只想把我自己仔細沉澱過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

優勢:

1、發達的網路與資訊。

可以說是沒有界限的接觸到各方面的資訊。我想著重說說新聞方面,來台之後我見證了國際上的一件件大事,多虧了發達的資訊,每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可以很好地掌握。從巴拿馬文件的泄漏,到電影《十年》在香港獲得最佳影片,再從台灣詐欺犯被押案件到520蔡英文上台,每一次對當下的探索和對往事的追溯都讓我腦海中的模糊地帶逐漸清晰。

在台灣,新聞分藍綠(親中和反中),而我的手機上的新聞APP分了左右——左邊是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右邊有紐約時報和端傳媒、中間放了澎湃。當然,國際新聞有英國衞報,法國觀察者報,美國紐約時報的APP。

對於不懂的資訊和學術概念我會立刻查維基百科——在這裏才知道金日成家族的族譜,金正恩竟然有一個在北京和澳門兩地居住的哥哥,他哥哥的兒子竟然2013年上的是巴黎政治學院。當然也好好抓住這個機會把中共黨內的三個派系——上海幫,共青團派和太子黨之間的人力組成和勢力對比搞清楚了。

有時候台灣人攻擊大陸用不了YouTube,大陸人會用「我們有優酷視頻啊」來反擊。不過我想說的是,這兩個軟件真的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YouTube上有幾乎來自世界各地的大牛製作人和團隊把他們的視頻上傳到這個平台,在這裏我可以看TED大開腦洞,看無刪節版上癮默默暗爽,看三十年前的新聞聯播感慨萬千。台灣太熱,夜裏失眠時我會打開YouTube看一些科普知識,哪個國家的護照最值錢,國際時區劃分的歷史成因等。有時候會看一看台灣媒體是如何報道中國大陸的,這使我很興奮,最後總是已經三點卻仍毫無倦意。

雖然我在大陸也是樂於翻牆去看看牆外世界的人,但我來台灣長居之後才意識到自己以前的世界觀和知識框架是多麼的不完整。

有時候會給政府找藉口,我國現在有很多問題,政治,經濟,社會,環境......如果讓民眾知道在中國官方,藏人是不許出國的這種種事件,我想以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們肯定會對政府失望之極。

可是我又想,我也是普通公民啊,在我上完六四和文革的課程後,我並未崩潰。我想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還不知道現在台灣曾經是日本領土的一部分,而現在的台灣其實是中華民國。

他們只是學習了馬關割台,只是學習了49年毛澤東勝利,卻從來不會再推進一步想一想。也許是人口過於龐大,這種資訊只能掌握在少數當權者和精英的手裏,但是我還是覺得這種近乎愚民政策的做法在當今是有彈性放寬的空間。

2、優美的自然風景和極強的環境保護意識。

因為被日本人統治了整整五十年,台灣在很多地方都像日本,就比如環境。我住的地方在台北市和新北市的交界處,在山腰上,每天都要爬上一個很日式的階梯。這條路就可以很好地解釋台灣的環境保護做得有多好,單是每天在樓梯上看見的生物物種都比在西安一個月看見的多——瓶蓋大小的蟑螂、結網的蜘蛛、慢慢爬行的蝸牛、黑白相間的貓咪、黃色的蝴蝶、都擠在這條路上。綠葉和花朵在低語,而我只是借他們的路走過。

每次我都會很小心地上樓梯,生怕踩碎哪隻蝸牛。在山坡下一家自營的午餐店裏,顧客會走進阿媽的家裏吃飯,她家有一角養著八條半米長的各色鯉魚,每每吃飯看著鯉魚吐泡泡都會覺得心情很好。

再來說說垃圾分類,一般都會有四個垃圾桶——紙類、塑膠類、金屬類和雜類。我看到有的同學很耐心的將奶茶盒子扔進紙類桶,然後把吸管扔進塑膠桶。台北街頭的垃圾桶很少,可是街道仍然乾淨。同樣的命題,在大陸就變了樣,我們路上的垃圾桶很多,可是有人卻連垃圾都不會好好地扔進垃圾桶。

地球是我們公用的,環境無論貧富。這種對自然尊敬的態度確實需要令國人思考,有時候我覺得來台灣或者日本不要只去看故宮和富士山,也看看他們的街道,想想自己的行為。

3、社會較為平等,極差小。

我本來在大陸或多或少會有攀比心,煙要抽中華,包要用Gucci,手機必須是蘋果,衣服最好有大LOGO,現在想想確實很無語。來到台灣後,你用小米,我用華碩,沒有人覺得什麼,大家就算再有錢也不會把LV天天拿在手上。其實說白了,除非你穿的是限量版,否則不會有人care你穿什麼用什麼。這涉及到一個分配的深層問題——你能買得起的東西我也可以買得起,只不過我不想買罷了。

出於這種心態,人們的嫉妒攀比心相對就小了很多。而反觀我們,在資源高度集中的體制下,城市、戶口、不動產、吃、住、用,如今甚至空氣都可以成為了炫耀的資本和拿來進行攀比的材料。

4、較高的公民素質,這一點應該和教育和地域文化有很大關係。

政府和學校的工作人員態度都很好,公交車司機偶爾會和乘客聊聊天,每次去商店買完東西都會聽到一聲謝謝。對台灣本土人來說這可能沒有什麼,因為從小他們的公民課上就教他們要經常說三句話——「請」、「謝謝」和「對不起」。

在地鐵上下電梯時,所有人都會自覺站在右邊,把左邊空出來留給趕時間的人快速上下梯,這已經成為了國際共識的地鐵文化,或者說是一種默契。這種情況我在北京和上海的某些地段的地鐵裏看見過,但內地的大部分地方還暫時沒有這種默契。

一開始在國內我就習慣站在右邊,很傲氣的看不慣那些隨便亂站的人;後來我去了馬來西亞,站在右邊,卻被人排擠,因為馬來西亞人都習慣站在左邊。來到台灣後我更想通了,這些都和教育有關,我們不是改不過來。這些都是小事情,把教育經濟抓起來,有一天我們也會做到。

5、對弱勢群體的關注。

我在上專業課的同時繼續學習著法語。五月底在台大國際部考法語等級考試,考試安排在下午三點,上班族都在上班,出門的都是弱勢群體,我坐上公交車驚覺一車的老弱孕幼。突然有人拍我的背,問我後面還有座位嗎,我內心想你不會自己看啊!然後我轉過身看到一個盲人獨自出行,我的天啊人家確實不能看啊!

我立刻慌了,因為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真真正正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盲人,一個人出門,坐公交!真的讓我嚇了一跳,在後來的日子裏我又在地鐵裏看到過自己出行的盲人,還有很多坐自動輪椅獨自出行的殘疾人,因為台北各個角落貼心的設計,讓他們幾乎能無障礙出行。這一點讓我很佩服。

劣勢:

1、低迷的經濟。

整個台北市就算有個101也掩飾不了自己陳舊的九十年代氣息,對於家住在22樓,習慣了新型小區的我,來到台北生活就只有「我靠這地方這麼破」的感慨。

日常很不方便,因為手機對於台灣人來說主要是溝通,娛樂和看資訊,台灣的一切生活習慣還都很傳統,出門要走十分鐘才能到夜市找到吃的。而如今大陸網絡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想吃東西打開外賣App,方圓幾公里的吃的都可以用手機下單,支付,過一會兒就會有專人免費送到你家門口。

出門也很不方便,公交站和地鐵站都要走一段時間,而出租車特別貴我又不捨得常坐。無比懷念在大陸,出門前用打車軟件預定好一輛車,下了電梯就是專車等著的日子。因為打車軟件在大陸的競爭大,價格低廉,活動豐富,如今已經很少有人坐出租車,都在用打車軟件,也讓我養成很少走路的習慣。來台灣之後每天走路上下樓梯爬坡,真是無力吐槽。

不光新興經濟沒有跟上來,台灣以前很厲害的本土品牌如今都鋒芒不再,曾經讓人眼前一亮的HTC、華碩等品牌都失去了競爭力。曾經的亞洲四小龍,香港如今成為了金融口岸、新加坡成為了世界港口、韓國成了文娛大國,而台灣目前還沒有突出的經濟強項。被台灣人所驕傲的便利店7-Eleven也是日本的,用的地圖和軟件App是美國的,本土品牌的發展空間因為全球化和一些政治利益捆綁而變得極為有限。

2、泛政治化。

比如我在網絡上看《我是歌手》的節目,就會有一些名嘴罵這是大陸攻佔台灣。只要是關於大陸的話題,反對聲才是政治正確,不論事實是什麼。

朋友在墾丁搭車,同車的女司機聽說他們是大陸的交換生,還有幾天就要回去了,就給我朋友說:「好好珍惜自己剩下幾天的自由。」前段時間我和一個台灣人一起吃餃子,在大陸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餃子店都會提供餃子湯喝。台灣沒有這樣的習慣,當我問那個人有沒有餃子湯,他沒有聽懂,卻來了一句「你有喝餃子湯的自由,也有喝丸子湯的自由,你在台灣是自由的。」我頓時無語。

3、視野比較小。

因為政治的原因,台灣人的國際化概念中只有兩個國家——日本和美國。台灣本土的媒體很少關注國際新聞,關注點都是在立法院空調温度,高雄新開的冰店等我看來無關痛癢的軟新聞上。而大陸因為國土接壤鄰國多,必須要關注亞洲鄰國,同時又在力爭和美國爭奪世界話語權,所以大陸媒體雖然限制很多,但視野會擴大很多。

在我看來,每個最高領導人喊出來的口號,像是習近平如今的中國夢和一帶一路,雖然很俗,會令人某些人反感,但還是會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人民是需要目標和動力的。反觀台灣提出的小確幸,其實是很失敗的,什麼是小確幸?實則就是沒有大目標。它可以很精緻,但同時也會很悲觀。

因為台灣土地限制,台灣人的時間觀和我就很不一樣,他們如果說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要花三個小時車程,那就算是遠程了,可是在我看來三個小時出省都不夠。一個台灣同學給我很自豪的說他一個人環台旅行,我沒好意思告訴他,我一個在哈爾濱上學的海南朋友,每次回家坐Z114火車,從哈爾濱到海口,用時50個小時,全程4283公里,是11個台灣長,並且在雷州半島最南端火車會開進遊輪,再由遊輪把火車運到海口。想體驗波瀾壯闊?和我同學回一趟家吧。

但無論兩方差異如何,我就要離開了,在這裏我終究是個外人,如今歸心似箭,我卻知道,我還會懷念這裏的一切。

感謝這次留學經歷。有人說過高等教育的核心就是讓你能夠思考另一種可能性,我想來到台灣後,我做到了。

走在金門,綠樹成蔭,一片原始風光,廈門卻是高樓鱗次櫛比。區區十公里卻恍如隔世,歷史在兩座小島上深深地刻下痕跡。我曾經站在廈門望金門,如今站在金門望廈門,望不盡的,卻是歷史的長河。

祝福台灣,祝福祖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