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誰選立法會?

鄧鍵一:社交網絡令年輕選民越趨支持「網絡活躍候選人」

數據顯示,年輕人主要以社交媒介為接觸候選人資訊的主要來源,接觸到不少「網絡活躍候選人」的正面資訊,從而傾向支持他們。

刊登於 2016-09-03

#立法會#香港

九龍西選舉候選人劉小麗。
九龍西選舉候選人劉小麗。

如果由提名期結束算起,各候選人的競選工程,已經進行了將近一個月。而競選工程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各電子媒介舉辦一個接一個的選舉論壇。今屆名單特別多,加上「公平時間原則」的限制,論壇冗長,候選人之間難有深入辯論,已經是普遍認同的情況。個人觀察所見,實在不多觀眾會認真看完一場選舉論壇,更遑論要盡看每個電子傳媒機構的選舉論壇。

不過,今屆選舉特別出現了一個現象,是去屆選舉較不常見的。鑑於觀眾遠離了冗長的辯論,一些在社交媒介比較活躍的候選人會在 Facebook 上載與自己相關的節目片段。例如鄭松泰直線抽擊何君堯;劉小麗指狄志遠為「狄志軟皮蛇」等片段,都在 Facebook 廣泛分享。這一方面讓選民知道自己的立場和政見,同時,上載的片段難免經過刪剪,只把候選人最佔上風的一面表現出來。可以想像,對不太熱衷政治的受眾來說,他們在 Facebook 看到的選舉論壇剪輯片段,可能就是他們接觸的大部分競選內容。

所謂競選工程,其實就是傳訊工程。而上述現象,可以理解為傳訊媒介與傳訊內容的關係產生了變化。當受眾遠離了電視播出「原汁原味」的選舉論壇,轉向透過 Facebook 收看個別候選人剪輯過的片段,他們對該候選人的印象,也很可能略為正面。

我以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的滾動民調從8月2日至8月25日的數據為分析材料(在撰文當天計算,這時期每天的樣本人數都超過一千人),嘗試印證這個觀察。滾動民調本身當然不會問及受訪者的媒介使用習慣,而社交媒介發展至今,也再不是純粹年輕人的「玩意」。不過,不少研究依然發現,年輕人普遍比中年人及年長人士較多使用社交媒介,也因此可以把年齡層差異理解為社交媒介使用密度的差異。

我按原始數據的年齡分類,把樣本分為年輕人(18至29歲)、中年人(30至49歲)、年長人士(50歲或以上)。然後以滾動民調的調查日期為自變項( independent variable);支持「網絡活躍候選人」(註一)的數目、支持「其他泛民候選人」(註二)的數目為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分別進行迴歸分析,了解隨日子過去,各個年齡層的選民在上述兩種投票取態有沒有出現顯著轉變。

年輕年長選民越趨不支持傳統泛民

統計結果發現,隨日子過去:

(一)三個年齡層的選民都顯著地越來越傾向支持「網絡活躍候選人」,這頗符合現時的競爭形勢,但比較關係強度,這個傾向在年輕人身上比另外兩個年齡層更加明顯;

(二)年輕人、年長人士顯著地越來越傾向不支持「其他泛民候選人」,而比較關係強度,這個傾向在兩個年齡層強度相若。

圖一。

圖一是三個年齡層分別支持「網絡活躍候選人」的百分比。從圖一的趨勢線可見,在不足一個月時間,支持「網絡活躍候選人」的年輕人,由不足三成跳升至近四成,而另外兩個年齡層的升幅則相當溫和。

圖二。

圖二則是年輕人分別支持「網絡活躍候選人」及「其他泛民候選人」的百分比,呈現出鮮明的對照。在滾動民調進行初期,年輕人對「網絡活躍候選人」及「其他泛民候選人」的支持百分比其實相若(註三)。而隨著各個候選人在線上線下開展競選工程,兩者差距越拉越開。這個統計結果基本上印證了上述推想,年輕人主要以社交媒介為接觸候選人資訊的主要來源,接觸到不少「網絡活躍候選人」的正面資訊,從而傾向支持他們。

隨著選戰展開,「網絡活躍候選人」的支持度整體上持續攀升,「其他泛民候選人」則有逐步下跌的趨勢,就有輿論指出,這是本土派候選人在搶奪傳統泛民的票源(畢竟大部分本土派候選人都是「網絡活躍候選人」)。這是一個可能的情況,但肯定不是選民取向的整體面貌。

傳統泛民失去「中間派」選民

當然,我們難以從簡單的滾動民調結果去演釋每個候選人的支持度流向。但是,受訪者回答自己所屬的政治陣營(問卷主要選項包括「傾向中間派」、「傾向建制派」、「傾向民主派」、「冇政治傾向/政治中立/唔屬於任何派別」;下文簡稱「中間派」、「建制派」、「民主派」、「無政治立場」),或者可以提供一點線索,豐富討論。

我把每個年齡層的受訪者細分為「中間派」、「建制派」、「民主派」、「無政治立場」,共12組,再以調查日期為自變項;「網絡活躍候選人」及「其他泛民候選人」的支持度為依變項,分別做迴歸分析,得出結果如表一及表二所示,隨著選戰開始:

(一)所有年齡層的「民主派」選民都越來越傾向支持「網絡活躍候選人」;

(二)年輕的「中間派」選民越來越傾向支持「網絡活躍候選人」;

(三)中年及年長的「民主派」選民越來越傾向支持「其他泛民候選人」;

(四)所有年齡層的「中間派」選民都越來越傾向不支持「其他泛民候選人」;

(五)年長的「無政治立場」選民越來越傾向不支持「其他泛民候選人」

表二清楚指出,失去「中間派」選民正正是「其他泛民候選人」(即大部分「傳統泛民」)在過去一個月流失支持的重災區。如果參考以上兩表,年輕「中間派」是較有可能「離棄」「其他泛民候選人」,轉移支持「網絡活躍候選人」。這也符合上述觀察,即年輕人較容易在社交媒介接觸到「網絡活躍候選人」的資訊,因此較大機會轉向支持他們。

不過,數據沒有提供任何線索,證明中年選民及年長的「中間派」選民都傾向由「其他泛民候選人」轉投「網絡活躍候選人」。換言之,因為他們對「民主派」沒有相當強烈的認同,即使他們未必一下子轉投民建聯,亦有可能轉投王維基、葉劉淑儀等形象較為「中間」的候選人。如果輕易就說本土派及或其他「網絡活躍候選人」會嚴重分薄民主派票源,或者忽略了部分泛民候選人本身定位或策略失當。

候選人活躍社交媒介能影響選情

從二月新界東補選後出現了「三分天下」的說法開始,大家不得不同意,本土派已經是香港政治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年輕一輩則是這股力量的骨幹。然而,雖然選民政治取向的確是一場選舉大概選票分佈的基本因素,但其實截至8月27號的滾動民調,仍有近三成選民未決定投哪一位候選人。

所謂競選工程,就是在短時間內密集地發布政治資訊的場合。對不少選民來說,競選期間就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以外「忽然地」發覺要認真了解政治、議會情況的時機。能否把握這段短時間,做最有效的傳訊,可以在既定政治版圖外產生關鍵影響。

本來,電視辯論理應是高效的發揮平台。但是,當客觀限制令觀眾不容易專注節目,或難以透過節目認真了解每位候選人的時候,本文嘗試指出,候選人是否活躍社交媒介或者正在發揮作用。當然,這裡所謂經營社交媒介並不限於上載論壇片段,也可以包括分享一般時事資訊、製作懶人包等傳訊內容。而統計分析的結果就恰好指出,候選人是否活躍於社交媒介,在這一個月內,對各個年齡層的選民就產生著不同程度的作用。

(鄧鍵一,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

註一: 包括社民連、人民力量、熱血公民、青年新政於各區的候選人,以及陳云根、黃毓民、劉小麗、朱凱迪、羅冠聰。

註二:包括民主黨、公民黨、民協、工黨於各區的候選人,以及鄭家富、譚香文。很大程度上,「其他泛民候選人」即是一般理解的「傳統泛民」。

註三:如果把7月30日至8月1日的滾動民調結果都一併計算,年輕人初段對「其他泛民候選人」的支持百分比,其實比「網絡活躍候選人」還要高,不過由於那幾日每天的樣本人數只有數百,故在此不表。

完整候選人名單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