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郭庭君:海洋資源管理是難,但無可迴避

我們用什麼方法試圖管理海洋資源?又是哪些困難讓我們步履蹣跚?

郭庭君:海洋資源管理是難,但無可迴避
圖為宜蘭南方澳漁港。南方澳地理位置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的絕佳地理環境,港內可停泊千餘艘漁船,是台灣三大漁港之一。

編按:2015年10月,歐盟向台灣警告,言明若不改善各種「非法、未報告或不規範」的漁業行為,將禁止台灣水產品銷入歐盟,凸顯出台灣遠洋漁業來到轉型路口。在此同時,中國在雄厚資本、強大內需和國家政策拉動下,加入漁業爭霸戰局,並在太平洋兩岸造成一連串爭端。而在於兩岸遠洋漁業,則是中國與台灣「近海無魚」的窘況。

我們會吃光海洋嗎?」端傳媒整合兩岸採訪團隊,歷經數月籌備,推出這則專題系列報導。同時於觀點頻道安排三篇評論,分別討論:海洋資源管理的難處與必須、新科技改革漁業的可能,以及中國漁業擴張對國際體系的衝擊。

圖為宜蘭南方澳漁港。南方澳地理位置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的絕佳地理環境,港內可停泊千餘艘漁船,是台灣三大漁港之一。
圖為宜蘭南方澳漁港。南方澳地理位置三面環山一面靠海的絕佳地理環境,港內可停泊千餘艘漁船,是台灣三大漁港之一。

七月,南海仲裁出爐。當領海主權爭議甚囂塵上,人類虛擬的九段線下的海洋亦不平靜。近年來全球海洋面臨的各項危機:過漁、污染、全球暖化,無一不在我們周圍海域發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