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今年還剩4個多月,人類就用完了全年的自然資源額度

刊登於 2016-08-09

圖為2016年3月31日,威爾斯塔爾伯特港,一間鋼鐵廠外日落的景象。
溫室氣體的過度排放是造成生態超載的主要原因。

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的非營利生態研究組織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宣布,2016年的「地球生態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為8月8日,比去年提前5天到來,再度刷新歷史最早記錄。這意味着人類今年已耗盡了本應在一年時間才用完的自然資源額度,從8日開始進入「透支」狀態。

8月8日就迎來地球生態超載日,就像是在8月8日已經花完了一年所有的錢。我們目前對自然資源、能源的使用速度,比其再生速度快60%……(只是因為)自然資源目前並不算匱乏,因此入不敷出的影響不是立刻就能感覺到。

全球足跡網絡主席 Mathias Wackernagel

全球足跡網絡對人類消耗食物、能源等資源的速度,與地球吸收溫室氣體等廢料、再生資源的能力作出比較,從而得出全球各個國家的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指支持人生命所需的生產用地與水源面積,用以衡量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消耗狀況)及生態超載情況。

該組織指出,在1961年時,人類全年只用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可再生自然資源;但從1970年代開始,隨着世界各國經濟迅猛發展及人口增長,地球開始面臨生態資源透支問題。

全球足跡網絡於1987年正式設立地球生態超載日時,當年的超載日還是12月19日,在不到20年後就已提前到了8月8日。該組織發表聲明稱:「我們排放到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超過了海洋及森林能吸收的總量;我們令漁業資源枯竭,亂砍濫伐的速度超過了森林再植的速度。」

該組織認為温室氣體排放是造成生態超載的最主要原因。針對中國和印度等人口大國及新興國家的發展權問題,全球足跡網絡主席 Mathias Wackernagel 表示,每個人都有追求並獲得更好生活的權利,但「必須以一種不會自我毀滅的方式」,他舉例指,印度的需求已是其生態能力的兩倍,這同樣讓該國處於困難境地。

發達國家對此也並非全無責任,據非政府組織「德國觀察」(Germanwatch)統計,德國早在今年4月26日就開始透支自己的生態資源。Wackernagel 對此表示:「如果每個人都像德國人那樣生活,我們需要3個地球的資源才能維持。」

112
根據聯合國數據,全球目前73億的人口預計到本世紀末將增至112億,屆時地球生態資源將更加緊張。

聲音

聯合國曾對全球人口和消費的增長做過預測。在此基礎上,根據全球足跡網絡的測算,到本世紀中葉之前,人類將需要兩個地球的自然資源,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

世界自然基金會

地球生態超載日

地球生態超載日計劃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合作夥伴,國際民間組織「全球足跡網絡」發起,旨在提高人們對生態超支的認識,鼓勵大家積極採取可持續的行動。地球生態超載日計算方法為:(全球生物承載力/全球生態足跡)×365 =地球生態超載日。根據最近20年的發展趨勢來看,基本上每隔10年,地球超載日就會提前一個月,按此發展趨勢,人類超額透支地球的程度將日益加深。(資料來自世界自然基金會、互動百科)

來源:Quartz德國之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