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6人民調,勾勒更真實的港漂群像

截至2015年底,每100個香港居民中,就有1個是「港漂」,在眾多標籤之外,港漂是一個怎樣的群體?
據估算,截至2015年底,香港每100個人中就有1個是「港漂」,對於這1%,你了解多少?
數洞 大陸

1%──據估算,截至2015年底,每100個香港居民中,就有1個是「港漂」。

不同於因家庭因素等持單程證來港的新移民,「港漂」並不一定都以移民為目的,他們大多都比較年輕,或為求學,或為工作,選擇香港作為人生的一站而短暫停留,將來是走是留,則是港漂圈子永恆的討論熱題,這種漂浮不定的生活狀態,讓他們得到與「北漂」、「深漂」同類的名字。

截至2015年底的12年間,已有15.96萬內地人通過多種就讀、就業簽證計劃獲批來港。據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與當年獲批簽證人數的比例估算,這些獲批來港的人中,約一半會實際留港。依此推斷,目前在港的港漂有7.98萬人左右,佔香港732.43萬總人口大約1%。

較之2011年時的6.3萬人,港漂越來越多,不少更在大學拿榮譽學位,畢業成為「中環精英」,進入香港社會中上層。同時,港漂群體也成為近年愈演愈烈的中港矛盾的爆點與磨心,從大學宿位、繁簡體字、學生會費的爭議,到赴港產子、嫁人以獲取永久居留的現象,乃至香港民主政治前途等重大議題上的取態……通通都能與港漂的整體形象掛鈎。

 Mia,23歲,貴陽人,在港畢業後從事某外國時裝雜誌的編採工作。
Mia,23歲,貴陽人,在港畢業後從事某外國時裝雜誌的編採工作。

但在這眾多的標籤之外,港漂是一個怎樣的群體?他們的日常生活和本地人一樣嗎?他們通過什麼渠道、站在什麼立場、看到了什麼樣的香港?他們覺得自己是過客,還是會以此為家?他們感受到所謂「中港矛盾」嗎?如何理解,如何自處?他們是否也有身份認同的掙扎?他們會參與本地政治嗎?會給本地政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為解答這些疑惑,端傳媒在6月13日推出網絡問卷港漂調查。21道測試題,涵蓋學歷、家鄉、過往經歷、在香港的生活方式、經濟狀況、信息來源、對中港矛盾的感受、對雨傘運動、旺角騷亂、香港2047前途公投的意見等,運用單選題、多選題、賦分題等形式蒐集答案,針對答案,又將相關性題目做交叉數據分析,並就結果查詢了香港中文大學新傳學院榮休教授陳韜文和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得出初步報告。

截至6月28日晚上12時,端傳媒共收回5416份有效問卷,佔約7.98萬港漂的近6.8%。對這1%個香港的素描,從6.8%的寥寥幾筆開始。

(註:本次調查,端傳媒與「港漂圈」合作分別發出兩個版本問卷,分別收回2928份和2488份,其中政見及中港矛盾部分的數據僅由端傳媒收集。測試頁面由端傳媒工程師尹治凱、設計師金秋楓設計,測試結果由端傳媒實習數據工程師林思維分析,本報告圖表由端傳媒設計師Happy Monday設計。)

誰在「漂」?什麼是「漂」?

根據這5416份有效問卷所得,問卷所覆蓋的,主要是一個年輕、高學歷、主要從事專業工作的群體。

受訪港漂中,近九成有學士或碩士學位。
受訪港漂中,近九成有學士或碩士學位。

八成受訪者是18到30歲的青年,其中18到25歲的青年佔總人數近半。過半數受訪港漂有研究生學歷,近三成半有本科學歷,博士或以上的也有7.7%。他們絕大多數都在香港讀書或工作,家庭主婦或主夫佔比小於1.5%。超過三成的受訪港漂是在校學生,其餘港漂中,金融、地產、保險是最多人從事的行業(23.8%),其次是文化、教育、傳媒(18%),從事科研、技術類行業的只有「金地保」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往往要求職員有永久居民身份的香港政府部門或公共服務機構,只有不到2%的受訪港漂。

受訪港漂中,超過三成是學生,其餘的就職人士中,大部分從事金融、地產、文教、傳媒等行業。
受訪港漂中,超過三成是學生,其餘的就職人士中,大部分從事金融、地產、文教、傳媒等行業。

港漂之「漂」,一在於大部分人未跨過留港滿7年的門檻獲得「永久居民」身份,一在於七年之後,大部分人並未決心繼續留港,而留港者中,有意與香港「白頭到老」的也是少數。

未來,有多少港漂會以香港為家?
未來,有多少港漂會以香港為家?

整體而言,最多人打算拿到香港永居身份之後再打算未來去哪,其次有三成人表示「沒想好」,有15%的人確定要去歐美或其他國家,14%的人決定回到中國大陸。

超過八成的受訪港漂來港不滿7年,其中來港3到6年的人數較來港0到2年的略多,這部分人也最傾向於先拿到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再考慮是否繼續留港發展。近一成港漂已經居港10年以上,其中近四成想在香港定居到老。

參加這次調查的港漂,近八成來港未滿7年。
參加這次調查的港漂,近八成來港未滿7年。

在這寸土尺金的密集都會,無論是暫住還是定居,都與房子密切相關。

過往調查顯示,港漂的住房狀況比永久居民差,且因為多數租住私人樓宇單位,平均月租更高。此次接受調查的港漂中,超過六成是租客,其中45%的人與人合租,或是獨自租住「劏房」。不過,亦有近一成港漂已經在香港買樓,然而交叉分析顯示,不動產並不代表人「不動」,78%的「有房港漂」不確定會在港定居到老。

「漂」入本地圈:日子有功,語言為橋

「漂」在香港,同類相吸的萍聚效應相當顯著。53%的港漂來往最多的還是港漂朋友,其次還不是香港朋友,而是在內地的親友(20%)。

港漂在香港最常和誰交往?
港漂在香港最常和誰交往?

不過,交叉分析顯示,港漂留港時間越長,本地朋友變多,顯示越能融入本地社交圈。來港不超過6年的港漂,只有18%有更多香港朋友,而來港10年以上的港漂中,近半的人和香港朋友聯絡最多,而與港漂朋友聯絡最多的只有22.6%。2013年,香港集思會的調查結果也與此吻合。

除了時間,港漂向本地社交圈的融入還和其粵語能力顯示出很強的相關性。與香港朋友交往最多的港漂中,有76%都能操流利粵語,其中41%是來港之後才開始學習粵語的。

港漂自評粵語水平如何?
港漂自評粵語水平如何?

據受訪港漂的自我評估,有47%的人自認為能講流利粵語,超過三成人只能講一點點,超過一成人會聽不會講。

此外,曾有海外生活經歷的港漂比普通港漂更能交到香港本地朋友,前者領先12個百分點。

過半港漂曾感受到歧視:留過洋的不一樣?

少數族裔、低收入人士、傷健人士、性少眾往往是香港社會歧視問題的焦點,但同屬華人、普遍年輕而高學歷的港漂,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不平等、不友善對待遭遇的似乎不在少數。

有多少港漂感受過被歧視?
有多少港漂感受過被歧視?

52%的受訪港漂承認在香港曾被歧視,其中女性比男性感受更強,超出10個百分點,來港0到6年的港漂所感受到的歧視,比來港7年以上的更超出高達15個百分點。

在歧視問題中,語言再次成為重要的區分因素。

一方面,56%粵語流利的港漂表示沒有感受過歧視。另一方面,據受訪港漂反饋,最常見的受歧視類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因為講普通話,而受到不友善的對待──53%港漂表示有此經歷。

在感受過被歧視的港漂中,最常遇到什麼情況?
在感受過被歧視的港漂中,最常遇到什麼情況?

有近20%的港漂表示,在找工作時或是工作之中,因為身份而被差別對待,這時就算粵語講得好,也無幫助。

此外,有海外生活經歷,或是打算在港定居的港漂,比普通港漂更少感受到歧視。研究中港兩地傳媒與社運政治近三十年的陳韜文認為,這既可能是因為香港人對海外留學生或「海歸」另眼相看,也可能是這些曾有海外經歷的港漂確實在行為舉止和素質上表現出差異,給港人印象較好,而由於在海外就曾接觸過不同的差異,這些港漂對歧視的敏感度也可能比較低, 同時容忍度較高。

過半受訪港漂來自廣東和北京,來自廣東的是北京的三倍有多。
過半受訪港漂來自廣東和北京,來自廣東的是北京的三倍有多。

在有平等機會委員會的香港,遇到歧視,港漂們會怎麼辦?

數據顯示,大多數港漂雖然不太開心,但忍忍就過去了;超過三成人覺得無所謂,表示可以理解,其中來港10年以上的人最覺得無所謂;只有14%的港漂表示會反擊、據理力爭,而男港漂比女港漂更願意反擊,絕大多數女港漂以忍讓為主。

歧視背後:中港矛盾,港漂認為誰的責任更大?

港漂受歧視感受的背後,是近年越纏越緊、越緊越痛的中港矛盾,雖然痛點不盡相同,但這矛盾在刺痛香港人、大陸人的同時,也刺痛港漂。

2009年進一步放開「自由行」,陸客不文明行為、被強迫購物等畸態被越來越密集地曝光;2012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孔慶東與香港青年隔空互罵「港豬」與「蝗蟲」;2013年,港府出台「限奶令」打擊代購奶粉……凡此種種,都使接受調查的港漂表示感到不太舒服。

但矛盾的根源在哪兒?對於這個問題,來港10年以上的或是曾有海外生活經歷的港漂,和其他港漂的理解明顯不同。

中港矛盾,港漂們認為誰的責任最大?
中港矛盾,港漂們認為誰的責任最大?

來港10年以上港漂中,三分之一的人覺得,中港矛盾最大的責任在於北京對港政策。交叉分析數據顯示,來港時間越長,年紀越大,就越傾向於這樣認為。有海外生活經歷的港漂則有四分之一這樣認為。不過劉兆佳認為,這是因為這些港漂受到部分香港人的影響,在不了解中央對港政策具體情況的情況下,產生了誤解。 參與這次調查的港漂中,近84%無海外生活經歷,其中有86%的人都認為在中港矛盾的形成當中,不友善的香港人責任更大。

總體來看,超過37%的港漂一致認為,煽動、挑撥矛盾的媒體才是中港矛盾的罪魁禍首,不少讀者在測試中點名批評個別媒體,被提到較多的有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也有香港的《蘋果日報》。

港漂對中港矛盾的歸咎,與他們所接觸媒體有較強的關聯。

港漂對中港矛盾的歸因,與他們多看的媒體有什麼關係?
港漂對中港矛盾的歸因,與他們多看的媒體有什麼關係?

交叉分析顯示,看香港電台、立場新聞、香港01、100毛和D100比較多的港漂,普遍覺得北京對港政策責任更大;看TVB、文匯報、大公報、東方日報和東網較多的港漂,則覺得媒體和不友善的港人責任最大;認為媒體和北京對中港矛盾的責任都很大的港漂,則多看Now TV、明報、南華早報、信報和都市日報。

看什麼與怎麼看:港漂的新聞源與對三大政治事件的取態

接觸香港哪些本地媒體與港漂的政見有明顯相關性,中港矛盾僅是其中一例,其他例子還包括港漂對雨傘運動、2016年的旺角騷亂和港人就2047後前途進行公投這三件香港時政大事的看法。

2014年雨傘運動、2016年旺角騷亂、2047年後前途公投,港漂怎樣看?
2014年雨傘運動、2016年旺角騷亂、2047年後前途公投,港漂怎樣看?

接近三成的受訪港漂通過本地媒體來了解香港社會事務,比通過Facebook等港人常用的社交平台了解時事的港漂比例略高5個百分點。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健民2015年8月28日在明報發表的調查結果,亦與此相符。

本地媒體中,港漂愛看哪些?
本地媒體中,港漂愛看哪些?

最多受訪港漂看的本地媒體是《蘋果日報》,其次是TVB和《明報》。但同時正如前文所說,不少港漂亦點名《蘋果日報》是煽動中港矛盾的媒體,對於這種「又罵又看」的現象,陳韜文教授認為有三種可能的原因。一是部分港漂確實在社會政治立場上比較接近《蘋果日報》,傾向民主自由;二是《蘋果日報》可能可以為港漂們提供在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資訊,例如動新聞或者其他社會新聞;第三個可能性則是,參與此次網絡調查的港漂許多都應該是社交媒體用戶,會通過Facebook來看新聞,而根據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傅景華與陳電鋸所做的研究,2014年7月至今,《蘋果日報》都是香港影響力前三名的Facebook專頁。

不過,18歲以下的港漂除了《蘋果日報》和《明報》之外,還有近一成經常看《100毛》和毛記電視,但由於這個年齡組別人數較少,僅佔整體的1.78%,結果不一定有代表性。

此外,為公平起見,本測試中所有關於媒體的統計結果均剔除「端傳媒」這一選項的數據。未經剔除時,閲讀端傳媒的受訪港漂比例在所有可選的本地媒體中排名第四,為9.61%,僅次於《明報》。交叉分析數據顯示,端傳媒在來港0到2年、海歸港漂以及18到25歲的港漂中排名靠前,選擇端傳媒作為常看媒體的港漂在政治取態和對中港矛盾的看法上亦很接近常看《明報》的港漂。

對雨傘運動,看《蘋果日報》、立場新聞、《明報》最多的港漂,有約四成持正面看法,為各組中最高;對雨傘運動持負面看法的港漂,則最多看TVB,佔到看TVB的港漂總人數14%。

對雨傘運動持不同態度的港漂,分別看哪些媒體居多?
對雨傘運動持不同態度的港漂,分別看哪些媒體居多?

總體上,最多港漂對雨傘運動持中立態度,佔整體的21.4%,其他人則兩極分化,15.5%的人完全反對,16.2%的人完全讚成。不過,持正面看法的人仍以43.8%領先於持負面看法的37.7%。

按年齡細分的話,25歲以下的港漂,42%對雨傘運動看法正面。

對旺角騷亂的看法情況則很不一樣,不管是哪個年齡層次、性別、職業、來港時間長短、有否海外生活經歷、看哪些媒體,超過四成的港漂「完全反對」旺角騷亂,近八成持負面看法。陳韜文認為這反映港漂對暴力抗爭的接受度非常低,香港主流社會取態也是如此。

這一題的媒體相關性也出現兩極分化,不論是最認同的還是最反對的,都有超過四成人看《蘋果日報》、《明報》,不同的是,認同的人還會常看立場新聞,不認同的人則會常看TVB。

在港人要就2047年後香港前途進行公投的問題上,港漂的態度顯得正面許多:過半港漂都或多或少支持公投,同時有超過三成人保持中立。對此,陳韜文認為,相對雨傘運動或是暴力抗爭,公投形式上更加和平、理性、非暴力,港漂會覺得,2047前途公投若純粹作為一個理念,不去深究中央會不會允許,其實沒有什麼政治代價。此外,也不排除有相當一部分港漂和香港人看法接近,認為可以給香港人選擇自己前途的機會,因為對於生活在香港的港漂來說,這某種程度上也與自己的前途相關。

對2047年後香港前途公投持不同態度的港漂,分別看什麼媒體居多?
對2047年後香港前途公投持不同態度的港漂,分別看什麼媒體居多?

有海外生活經歷的港漂比普通港漂更支持公投,領先10個百分點。主要用Facebook和本地媒體來了解香港社會事務的,則有超過六成支持公投。在最支持公投的港漂中,最多人看《蘋果日報》、立場新聞和《明報》,佔33.2%;最反對公投的港漂,則更多看TVB。

總體來說,《蘋果日報》、《明報》、立場新聞等媒體的港漂讀者在政治立場上更加親近自由派,而TVB、《文匯報》、《大公報》和東方日報等的港漂讀者則更加親中。陳韜文認為這是一個合理的情況,因為《蘋果日報》等相對更有獨立性,多少在報導中會有對港府和中央政策的批判,而TVB等媒體則比較支持建制和政府。

多數人會看符合自己原本思想傾向的媒體,陳韜文說,「你不會看一份報紙日日同你頂心頂肺的」。不過他認為,究竟是媒體影響讀者的立場,還是讀者根據立場來選擇媒體,在這次的測試中尚無法解答,但他相信兩者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可能性最大。劉兆佳則認為讀者本身的立場影響較大,因為香港相對中國大陸而言,有很多不同立場的媒體可以選擇,而讀者閲讀的媒體又會強化他本身的立場。

港漂「上街」:漂得越久,越求改變

雖然整體上,雖然相當比例的港漂對民主運動或公投議題等看法正面,但港漂自己,則很少親身參與本地的政治活動,只有11%左右的受訪者表示曾經參與,從未參與過的則超過六成。有四分之一港漂說,自己沒參與過,但有到現場去做觀察記錄。

香港本地政治活動,港漂參加度有多高?
香港本地政治活動,港漂參加度有多高?

劉兆佳認為這個比例是相對較大的,因為在整體香港人當中,也未必會有這個比例的人參加過本地政治活動,這也反映來港的大陸人不一定就比香港人更加親中。不過他又指出,如果參加測試的讀者將投票選舉或是網上發表言論都算入廣義的政治活動,那可能會使測試結果比實際數字更大。

由於港漂參與香港政治活動存在一定政治風險,此處並不排除一些港漂選擇以「圍觀」代替「承認參加」的可能。另外,在過往的經驗和觀察中,參與本地政治活動的港漂確是少數。

但總有「膽大」的港漂,而且交叉分析顯示,來港越久、留港意願越強,越多走上街頭。

在香港「漂」得越久,就越可能走上街頭。
在香港「漂」得越久,就越可能走上街頭。

在港0至2年的港漂中,僅有約5%會參與本地政治運動,3至6年的上升到近9%,7至10年的增加到近14%,來港10年以上的港漂中,超過三成參與過本地政治活動。

在準備在港定居到老的港漂中,不僅有超過七成曾參與過雨傘運動或是其他民主人權類的集會遊行,還有超過二成曾參加過保育民生類的集會遊行,顯示準備以香港為家的人對本地政治議題關注更多、更廣。

總體來說,在曾參與本地政治活動的港漂中,四成會選擇民主人權類的集會遊行,還有38%的人參加的是雨傘運動。此外,有海外生活經歷的也比普通港漂參與得多。

六四經驗越多,港漂的「香港政治認同」越強

在眾多本地政治活動中,一年一度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的「六四燭光晚會」堪稱標桿之一。

不少媒體曾在晚會現場採訪港漂,詢問他們參加悼念的感受和對中國、香港政治的看法。六四至今在大陸是政治禁語,從港漂的角度,對出席晚會常有顧慮,多數人選擇低調,具體數量難以統計。不過在此次測試中,有20%的受訪港漂表示,自己曾經去過維園六四晚會,雖然不是每年去,但偶爾會去。

有多少港漂參加過維園悼念六四燭光晚會?
有多少港漂參加過維園悼念六四燭光晚會?

每年都去的港漂佔到受訪整體的7%,但有近10%港漂表示完全不知道這是什麼活動。超過六成港漂則表示,知道有這場活動但未曾去過。

交叉分析顯示,來港前對六四越了解的港漂,來港後就越多參加維園晚會。近六成港漂來港前就對六四有一定了解,四分之一模糊了解、不知詳情。

在完全不知道維園六四晚會的一成人當中,佔比最大的是來港0到2年的「資淺」港漂,而且最多人收看TVB和讀《蘋果日報》,佔到總人數的34%。曾去過晚會現場的港漂則最常看《蘋果日報》和《明報》,佔到總人數的四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蘋果日報》幾乎在每一組港漂中都有最高的接觸率,總體讀者數量很龐大。

除了與港漂參與本地政治活動相關,測試結果還顯示,六四經驗與港漂對香港政治事件的看法,也有相關性──六四的認知和集會經驗越多,對雨傘運動、旺角騷亂等事件的看法越傾向正面。

對六四了解越多的港漂,對雨傘運動的態度越正面。
對六四了解越多的港漂,對雨傘運動的態度越正面。

來港之前就對六四了解較深的港漂中,近七成會參與香港本地政治活動,約67%對雨傘運動持正面看法。對雨傘運動持正面看法的港漂中,超過40%去過維園六四晚會。

對於這種相關性,陳韜文認為可能的原因是八九民運和雨傘運動都爭取民主,要求中央有所改變,在理念上相通,又大體上是青年學生參與的運動,因此對兩者看法正面的人會重疊。陳韜文過去對香港社會政治參與的調查,也發現社會運動之間會互相扣連,例如參加六四晚會的人,更有可能參加七一遊行,而參加雨傘運動的人,許多也都參加過七一遊行和六四晚會。

每年都去六四晚會的港漂,也是對旺角騷亂看法最中立的一組,有55.5%對騷亂的看法都不負面。

此外,參與過本地政治活動的港漂,更多對雨傘運動持正面看法;既沒參與也沒到場「圍觀」過的,看法最負面,八成都不支持佔領。不過在旺角騷亂這件事上,不管有沒有參與過本地政治,港漂的看法都普遍負面。曾在港參與過暴力抗爭類的政治活動,而且認同旺角騷亂的,只佔到2.2%。在這極少數人當中,又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最常看《蘋果日報》和《100毛》、毛記電視的,但這一組別樣本數量少,不一定有代表性。

身份與取態:越認同「中國人」身份,越反感香港政治

和港人面對「香港人身份認同」問題一樣,港漂也面對「中國人身份認同」問題,數據顯示,這個問題的答案,與港漂的本地政治參與、政見取向相關。

交叉分析結果顯示,港漂的「中國人」身份認同越強,則越少參與本地政治活動。覺得自己是「百分百中國人」的港漂中,82%都沒參與過本地政治活動,連「圍觀、記錄」都沒有去過。

在雨傘運動、旺角騷亂和2047公投三題上,結論也是如此,即「中國人」身份認同越強,則對這些香港政治活動看法越負面。

中國人身份認同與對雨傘運動的認同,在港漂中呈現負相關趨向。
中國人身份認同與對雨傘運動的認同,在港漂中呈現負相關趨向。

在所有接受測試的港漂中,中國人身份認同十分強勢,有近七成人在很大程度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即認同度給分為1-5分。5分為百分百認同,-5分為百分百不認同),有24%港漂覺得自己是百分百的中國人。

而在很大程度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港漂中,56%都反對雨傘運動。覺得自己是百分百中國人的港漂中,超過六成對旺角騷亂看法負面。在百分百支持2047公投的港漂中,有46%都不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份。

劉兆佳認為,這恰恰反映了港漂與香港年輕人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始終來自內地,在內地受過愛國教育,因此有比較強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自豪感。他相信這些有強烈中國人身份認同的港漂,不管喜不喜歡香港,支不支持中央處理香港事務的手法,都不會支持香港獨立或自決,不會同意國家分裂的主張。

陳韜文則覺得,對中國人身份認同強,反映出一個人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傾向,那麼就順理成章地會在政治立場上或多或少地與中央一致。而之所以反對公投,陳韜文認為是因為公投會帶來多種可能性,中國人身份認同很強的港漂,可能是懼怕公投會有加強香港自治甚至獨立的選項,就會想乾脆不要給香港人選擇的機會。

小結

本次測試我們特別著重做了數據的相關性分析,亦有一些有趣的發現,如粵語水平與歧視的關聯;六四經驗與政治光譜的相關性;有海外生活經歷、來港較久、年紀較大的港漂會對本地政治活動態度更開放;雖然港漂指責《蘋果日報》煽動中港矛盾,卻還是最多看它;TVB與一系列更親中的政見都有相關性等等。

由於網絡調查不同於普通民調,並不是隨機抽樣,可能有特別言論傾向的人集中做測試,造成結果偏差。陳韜文就指出,端傳媒的網絡調查可能吸引更多教育水平較高、使用社交網絡較多的青年人來參與。不過他同時也肯定,相比過往的民調,5416份的數量不小,已經能說明到一些問題。劉兆佳亦肯定,這份測試問及港漂政見,並試圖找出其來港後政見發生變化的影響因素,填補了過往研究的空缺,也證明就算是在中國大陸受過教育的人,來到香港之後也可能在政治立場上出現變化。

 丹陽與一班港漂朋友在KTV。
丹陽與一班港漂朋友在KTV。

來到香港,在香港學習、工作、生活,無論是否喜歡、是否認同、是否定居,大部分港漂都把自己的青春黃金期留在了這「特別行政」的南方小島上,見證著在全球都沒有歷史經驗可循的政治實驗「一國兩制」的演進蜕變,感受著中國當前主權範圍內唯一沒有「網絡防火牆」的自由港生活,同時承擔著中港矛盾、昂貴居住成本等等壓力陣痛。

當我們在尋找、描摹、觀察港漂時,我們也在梳理、探究、反思有關中國、香港、歷史、政治、社會、身份、意識形態的種種參差。對這1%的香港,我們知道得太少太淺,應該知道得更多更深,如果你對我們的數據和分析有任何補充、意見、建議,歡迎與端傳媒分享。

【聲明】本次測試蒐集的所有資料僅用於研究統計及日後新聞報導用途,我們尊重您的個人隱私,絕不向任何機構或個人披露遊戲參與者的個人資料,但對數據,我們保留研究、歸納、出版的用途。端傳媒歡迎曾參與測試的讀者來信反饋自己答題背後的原因,或提供下一步研究的建議。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個人少機會接觸其他港漂。這調查幫我了解很多。感謝端。順便分享:我係中國人,香港係中國的一部分、這些對我而言系不爭的事實。所以我也不會以港獨與否來幫我決定一陣早餐應該食粉,麵或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