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位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就菲律賓控訴中國的「南海仲裁案」作出宣判,裁定菲律賓一方勝訴。裁決指,中國大陸在南海主張的「九段線」劃界並沒有法律理據,中方在菲律賓經濟專屬區內的捕魚、磡探、建造人工島等活動,亦侵犯了菲方主權,而中方在南沙群島海域的活動也破壞了該區的海洋環境生態。
裁決公布後,菲律賓總統杜特地(Rodrigo Duterte)隨即召開內閣會議,聽取官員匯報裁決結果,並展開討論。總統發言人指,菲律賓首席檢察官 Jose Calida 正研究裁決,將於13日向總統提交概要,並於最快5天內向總統提交詳細研讀報告。杜特地此前已經表明,菲律賓政府要在詳細研讀判詞後,才確定下一步應採取什麼行動。
菲律賓外交部長雅賽(Perfecto Yasay Jr.)則率先發表聲明,稱菲律賓歡迎、尊重裁決,政府專家正仔細研讀判詞。雅賽又呼籲南海周邊各國應該保持自制、冷靜。

而在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表聲明重申,常設仲裁法院的裁決無效,沒有約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中國大陸政府亦透過官媒新華社發表聲明,指出中國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已在南海活動,中國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利用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也最早並持續、和平、有效地對南海諸島及相關海域行使主權和管轄。
聲明提到在二戰後,中國自日本收復曾被非法侵佔的南海諸島,恢復行使主權;其後於1948年公布包含南海諸島修訂地理名稱的《南海諸島地理誌略》,以及標繪有南海斷續線(編注:俗稱「九段線」)的《南海諸島位置圖》。
聲明又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後,先後發布多份法律文件,進一步確認、同時堅定維護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聲明聲稱,根據中國國內法以及《聯合國海洋公約》等國際法,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及海洋權益包括:
- 中國對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
- 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內水、領海和毗連區
- 中國南海諸島擁有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 中國在南海擁有歷史權利
聲明又強調,中國願意與南海爭議的直接當事國家協商臨時安排,包括「在相關海域進行共同開發,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聲明還重申,中國尊重各國依據國際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亦願與國際社會合作,維護南海國際航運通道的安全和暢通。
中國一向堅決反對一些國家對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的非法侵佔及在中國相關管轄海域的侵權行為。中國願繼續與直接有關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法,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南海有關爭議。
今次裁決中,中國大陸主張的「九段線」被裁定不具法理基礎,對台灣的南海主權主張也間接造成衝擊。1947年,中華民國政府提出「十一段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承襲了「十一段線」主張,聲稱擁有南海主權;直至1953年,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移除「十一段線」中的北部灣兩線,成為至今中國大陸主張的「九段線」。
另外,台灣聲稱擁有主權的太平島,在裁決中亦被認定為「岩礁」而非「島嶼」,不能享有延伸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
裁決公布後,台灣總統府發表新聞稿,表示「絕不接受,並主張此仲裁判斷對中華民國不具法律拘束力」,由重申對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享有國際法及海洋法上之權利。
新聞稿指,今次審訴過程中,中華民國從未獲邀參與仲裁程序,也未獲徵詢意見。相關裁決,尤其對太平島的認定,已經「嚴重損及中華民國南海諸島及其相關海域之權利」。
總統府還表示,原定於14日出發至南海巡弋的海軍康定級艦,將提前至13日出發執行巡弋任務。
早在裁決前夕的11日,台灣行政院長林全已曾表示,裁決對台灣「沒有約束」,台方立場不會改變,將繼續堅定地聲請擁有對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南海諸島的主權。
裁決公布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亦表態指,裁決具法律約束力,日方將貫徹法治,加強與相關國家的合作。日本防衞大臣中谷元則指,日本自衞隊將密切監察中國大陸在鄰近東海的活動。
而柬埔寨首相洪森則指,相關裁決「出於政治動機」,柬埔寨不會支持裁決結果。他表示,某些地區外部勢力試圖集結力量反對中國,這將為東盟和地區和平帶來負面影響;他敦促這些國家停止干預南海問題。
聲音
不論仲裁結果如何,中國軍隊將堅定不移捍衞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堅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應對各種威脅挑戰。
美國支持和平解決南海爭端⋯⋯仲裁對中國與菲律賓都有法律約束力。
一同維護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祖產,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兩岸同胞共肩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