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荷蘭萊頓亞洲中心(Leiden Asia Centre)與人權機構「北韓人權歐洲聯盟」(EAHRNK)發表聯合調查報告,指北韓政權為了應對聯合國經濟制裁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正「派出」大批勞工到歐洲工作,為國家賺取外匯。報告將這些北韓外派勞工形容為「國家政權支助的奴隸」(state-sponsored slaves),他們雖然身在歐洲,但依然得不到基本的勞動權益和安全保障,工作所得收入都要上繳北韓政權;北韓當局為防止外派勞工叛變,亦對他們實行監視,並「挾持」他們留在北韓的家人。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出口(到歐洲)的『小平壤』,北韓將他們對人權的侵犯也帶到了歐洲,而我們正容忍這一切。
調查人員採用了身在歐洲或歐洲以外的北韓外派勞工的證詞,又在波蘭進行田野調查,同時透過政府和其他機構獲得相關的資料和數據,最終揭示這批北韓外派勞工的處境。
報告指出,這些北韓勞工當中,大多數在波蘭的造船廠、建築工地或農場工作,亦有大批北韓勞工在馬耳他的服裝企業工作,其餘則遍布在德國、意大利、奧地利、荷蘭等歐盟國家。這些北韓勞工雖然身在歐洲,但未有得到勞動保障及人身自由。他們普遍需要每週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到12小時,並要向北韓政權上繳九成收入;同時,他們不僅需要上繳護照、面臨行動限制和監視,還必須參與思想學習。
北韓政權為了避免這些外派勞工叛變,事前都會經過嚴格的審查和篩選。EAHRNK 的總監 Michael Glendinning 表示,北韓當局通常會選擇派出已婚、已育的勞工前往海外,如果他們叛變,其留在北韓的親屬則會面臨被送進政治犯集中營或勞改營,甚至被處決:「本質上,他們就是人質。」
另外,這些北韓外派勞工同樣面臨歐洲當地僱主的剝削和限制,勞動權益及安全均無保障。Glendinning 指,大部份北韓外派勞工都沒有合約和工資單,在超時工作後得不到合理補償。今年早些時候,荷蘭萊頓亞洲中心還曾披露,一位北韓工人於2014年在一間波蘭造船廠工作時,因意外而遭嚴重燒傷,不治身亡;調查顯示,波蘭當地僱主為這位北韓工人提供的服裝,是以易燃物料製成的。
Glendinning 指,北韓政權「完全掌控此事,從中獲益豐厚」。不過,北韓駐波蘭大使館否認指控;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北韓官員聲稱:「沒有人將他們視為奴隸,他們為自己工作和賺錢。」
根據聯合國在2015年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海外工作的北韓人約有5萬,每年為北韓創造12億到23億美元的外匯收入。目前,大部分北韓外派勞工在中國及俄羅斯工作,其餘則散佈在歐洲、非洲及中東,其中包括正籌備舉辦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的卡塔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