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銀行業危機正不斷發酵,歐盟與意大利政府依然因救助方式的分歧僵持不下。為了防止危機升級,7月7日,意大利金融監管機構 Consob 不得不延長禁止賣空西雅那銀行(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 S.p.A.)的指令。
根據 Consob 的公告,7月7日到10月5日期間,意大利及海外投資者均不可做空西雅那銀行的股票及個股衍生品。這一禁令基於歐盟關於做空的法規 Article 20,但不包含指數產品。
此前,歐洲央行曾向西雅那銀行提出2018年前減記140億歐元不良貸款的整改要求,該行股價因此在7月4日和5日分別暴跌13.99%和19.4%,10日內已蒸發45%。Consob 不得不在7月6日宣布,當天禁止做空西雅那銀行的股票,西雅那銀行的股價隨後反彈並收漲6.07%。不過,市場的恐慌情緒並未緩解。
西雅那銀行是目前意大利壞賬風險最高的銀行。截至2015年底,該行的不良貸款已達469億歐元。2015年至今,西雅那銀行已出售大約20億歐元的不良貸款,但相比龐大的壞賬數額,依然微不足道。受不良貸款拖累,2016年內,西雅那銀行的市值累計蒸發79%,目前股價不足0.3歐元,市值不到10億歐元。
西雅那銀行的壞賬危機背後是意大利銀行業面臨的艱難處境和巨大風險。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後寬鬆的借貸標準,意大利銀行業積攢了規模驚人的不良貸款。意大利央行今年4月的數據顯示,該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額高達3600億歐元,不良貸款率則高達17%,幾乎是美國的十倍。除了西雅那銀行,意大利資產規模最大的裕信銀行(UniCredit SpA)也面臨高達800億歐元的不良貸款。
此外,歐洲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為負以及英國脱歐,都使意大利銀行業的困境進一步加劇。6月23日英國脱歐公投以來,裕信銀行股價已下跌34%。同一時期,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Intesa Sanpaolo)和意大利聯合商業銀行(Banca Popolare)的股價也分別下跌30%和28%。
為走出困局,意大利政府曾尋求歐盟批准向銀行體系注入400億歐元。然而,歐盟以違背反救助新規為由駁回了這一申請,僅在6月25日通過了意大利政府1500億歐元的流動性擔保計劃。根據歐盟2014年通過的規定,政府的公共資金注入前,受困銀行的股東、債權人和部分儲戶需要首先承擔8%的損失。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意大利政府傾向於採取預防性重組(precautionary recapitalization),即如果銀行在壓力測試中發現資本缺口,政府可直接注資救助銀行。意大利政府認為,如果銀行損失只是基於假設,債權人無需為此承擔責任或只需承受少量損失,這一做法並不違背歐盟規定。意大利政府計劃協助西雅那銀行完成50億歐元的資產重組,用於填補該銀行減記歐洲央行要求的100億歐元不良貸款所帶來的損失。
意大利政府的支持者還有前任歐洲央行董事會成員、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SA)主席 Lorenzo Bini Smaghi。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意大利的銀行業危機可能蔓延到歐洲其他地區,為了預防更大規模的變動,歐盟應重新考慮限制國家向銀行注資的規定。他表示,「整個銀行市場都在承受壓力……應用這些關於公共資金的規則時,我們必須對市場的潛在危機進行評估,決定是否需要暫停」。
聲音
數年的經濟停滯和財政問題後,傳統的支持歐盟的國家正漸漸對歐盟充滿懷疑。歐元區乃至歐盟出現(銀行業)多米諾效應的風險前所未有地大。
和其他歐洲國家的某些大行(暗指衍生品風險達數萬億歐元的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相比,本國銀行的不良貸款問題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