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在巴黎結束傳奇一生

刊登於 2016-07-05

2016年7月4日,伊朗電影導演Abbas Kiarostami在巴黎逝世。圖為2007年時Abbas Kiarostami在法國尼斯一間藝術學院授課。
2016年7月4日,伊朗著名電影導演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Abbas Kiarostami)在巴黎逝世。

7月4日,伊朗電影大師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Abbas Kiarostami)因患癌症在巴黎的醫院病逝,終年76歲。他被視為當今鮮有的電影巨匠,曾憑涉及道德、自殺合法性及同情等議題的電影《櫻桃的滋味》(Taste of Cherry,1997)獲得1997年的康城影展金棕櫚獎,是至今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伊朗導演。

阿巴斯在今年3月被確診為胃腸癌,隨後經歷了一系列手術,包括上個月前往巴黎就醫。他的死訊令影壇各界表示震驚和哀悼。曾獲奧斯卡金像獎的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稱「非常悲傷」,「他的離世不僅意味着電影世界失去了一位偉人,整個世界都失去了一位偉人。」

電影始於大衞·格里菲斯(David Llewelyn Wark Griffith),止於阿巴斯。

法國新浪潮先驅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

阿巴斯1940年出生於伊朗首都德黑蘭,在德黑蘭大學藝術系主修繪畫和圖形設計。在事業初期,他曾以繪畫、製圖和書籍插圖為生,並為伊朗電視台拍攝了超過150部電視廣告。1969年,他在德黑蘭非商業組織 Kanun(伊朗兒童和青年智力發展研究所)設立電影部門,開始就兒童議題拍攝電影,邁出成為電影導演和製作人的第一步 。Kanun 後來也成為了伊朗當代電影的重要中心,而嚴厲的審查制度則終止了阿巴斯在 Kanun 的工作。

阿巴斯曾在2005年向衞報表示,最初為兒童拍攝教育性質的影片只是為了謀生,但這使阿巴斯成為一名藝術家,「我們應該利用電影來解決兒童問題。」

20世紀60至70年代,世界電影相繼爆發新浪潮運動,而阿巴斯則是「伊朗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伊朗新浪潮電影」運動起始於60年代,在70年代蓬勃發展,卻止步於伊朗伊斯蘭革命(又稱1979年革命)。在新浪潮運動中的導演們以拍攝創新藝術電影為特點,兼顧濃厚的政治與哲學論調和詩意的對白,其中有的電影屬於現實主義風格,有的則混合現實和幻想隱喻。

阿巴斯以其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在新浪潮運動的推動者中脱穎而出,尤其重視觀眾在電影中的參與性。其首部長片《報告》(The Report,1977)雖被視為突破性作品,但還未使阿巴斯聲名遠揚。在1979年革命之後,電影《大寫特寫》(Close Up,1990)在法國聲名大噪,受到世界電影圈的矚目,英國電影學院將其列為史上50大經典電影的第42位。

在《大寫特寫》一片中,阿巴斯打亂了敘事的時序和場景,推動觀眾自主拼湊故事線索,以各自的理解來賦予電影生命。他還在此片中試圖討論「電影作為媒介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並批評了媒體從業者運用宣傳工具欺騙受眾的全球化現象。《大寫特寫》的主人公在謊言與矯飾中不斷暴露自己的性格,成為阿巴斯的隱喻,「謊言是通往真理的捷徑」。

斬獲金棕櫚獎的《櫻桃的滋味》則運用了從虛構敘事到紀錄片的轉換的拍攝手法,創造出空間驅使觀眾在電影中察覺自我的存在。阿巴斯亦有意模糊部分情節,促進觀眾探索人物的動機和內心世界。由於這部影片令他想起不願回憶的時光,從製作完成後阿巴斯就再沒有重看。

與伊朗後革命時期的電影相比,阿巴斯後期逐漸以風景和鄉土人物來承載他的哲學觀點。《踏破鐵鞋無覓處》(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1987)、《橄欖樹下的情人》(Through the Olive Trees,1994)和《風再起時》(The Wind Will Carry Us,1999)通過描繪大片秀麗的景色,運用長鏡頭凝結時間,提醒觀眾關注主人公背後的美景。

阿巴斯的電影注重形式的表達,在主流電影圈中開闢了獨特的道路。他是1979革命後伊朗最具影響力和爭議的電影人,並為伊朗在世界舞台描繪了新的臉譜,呈現了伊朗具有人性和藝術的另一面 。然而,當阿巴斯的電影在歐洲飽受讚譽後,伊朗政府卻禁止他的電影在國內上映。伊朗導演穆赫辛•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認為,伊朗電影之所以能在世界聞名,離不開阿巴斯的功勞,但他的祖國並沒有給予他的作品足夠的曝光度,「他改變了世界電影,他使電影煥然一新,並賦予了與荷里活粗糙的電影截然相反的、具有人性化的一面。」

除了獲得金棕櫚獎之外,阿巴斯還憑《風再起時》於2002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2000年,美國三藩市電影節授予阿巴斯黑澤明終身成就獎,他則表示將獎項獻給伊朗演員 Behrouz Vossoughi,以致敬他對伊朗電影的貢獻。

阿巴斯從影40多年,只有最後導演的兩部作品《似是有緣人》(Certified Copy,2010)和《東京出租少女》(Like Someone in Love,2012)在國外拍攝。而原計劃於明年在中國拍攝的《杭州之戀》,則遺憾地成為了阿巴斯生生長流的電影之路上的未竟之作。

40
包括紀錄片在內,阿巴斯平生創作了超過40部影片。

聲音

他是具有獨特世界觀的稀世藝術家之一, 「現實總是神奇的。」我認為這句話總結了阿巴斯的卓越作品。有人稱他的電影是「極簡的」或「極簡主義的」,但其實正相反:《櫻桃的滋味》或《踏破鐵鞋無覓處》中每個場景都滿溢着美與驚喜,耐心而精緻地被捕捉在畫面上。

美國導演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

他不僅是一位電影人,在他的電影和他的私人生活中,他還是現代的一位神秘人物。他的成功為其他人鋪好了道路,也影響了許多人。

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

他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他用電影歌頌生活——這也是為什麼他的逝世令人難以接受。

伊朗導演穆赫辛·馬克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

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

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Abbas Kiarostami)生於德黑蘭,是伊朗革命後最有影響力和最引起爭論的電影導演、編劇和製作人之一,也是過去20年國際上最著名的伊朗導演之一。在1980和90年代期間,國際社會對伊朗持有負面評價時,他的電影展現出伊朗慈悲和藝術的另一面。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也是攝影家與詩人,他的攝影作品(1978年至2003年)大部分是雪景,以在家鄉德黑蘭為背景,並在1999年發表過詩集。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與尚·考克多、薩蒂亞吉特·雷伊、德里克·賈曼、古勒扎爾相同,都在詩歌、設計、繪畫或攝影表達自我。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也製作莫扎特的歌劇《女人皆如此》,2003年在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首演。(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衞報BBC波士頓環球報Mtime時光網Indiewire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