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過度抽取地下水,北京每一年都在下沉

刊登於 2016-07-01

中國北京每年下沉11厘米。
由於抽取地下水,自2003年至2011年間,北京市中心地區地表每年平均下沉1釐米。

環境問題嚴重的中國首都北京,除了天上的霧霾外,還面臨着地下的問題:由於常年過度抽取地下水,北京的地面正在以每年最多11釐米的速度下沉。

在「南水北調」工程(詳見端百科)之前,作為全球最大缺水城市之一的北京,一直都是通過抽取地下水來供給2170萬常駐人口(北京市統計局2015年數據)。然而,從1999年開始,北京每年超採(即開採量大於補給量)約5億立方米地下水,加劇了土地下沉和變形,使得地鐵、高鐵、建築物和其他基礎設施面臨巨大風險,甚至在北京形成了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區。

近日在學術期刊《遙感》(Remote Sensing)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通過監控陸地海拔變化的雷達數據揭示:自2003年至2011年間,北京市中心地區地表每年平均下沉1釐米;而東部地區及郊區的問題更加嚴重,昌平區、順義區和通州區年均下沉6至8釐米,最嚴重的商務中心朝陽區則達到年均下沉11釐米。

北京是全世界最缺水的城市之一。由於過度開採地下水,北京的地面從1935年開始就逐年下沉。

在《遙感》雜誌發表的論文

參與撰寫論文的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學(University of Alicante)工程學教授 Roberto Tomás 指出,快速下沉並非最主要的問題,不均勻下沉帶來的危害更大,因為這會使得地面上的建築物發生扭曲而產生內部壓力,導致建築物損毀。他的團隊正在進行研究,以分析地表下沉對北京的重要基礎設施的影響。

此外,由於北京至上海及天津的高鐵均通過嚴重下沉的北京東部地區,這被認為將對高鐵運行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研究人員指,已完工的高鐵附近的地下水抽取必須嚴格限制,因為高鐵需要穩定的鐵軌才能確保列車不會脱軌。

6月29日,北京市水務局對此回應稱,儘管北京地下水目前仍處於超採狀態,但「超採幅度已經逐步減少」。水務局還首次披露自2000年以來的地下水位年度數據:從2000年至2011年,地下水位年均下降近1米,但從2011年至2015年年均下降僅0.2米。

水務局稱,未來將進一步控制地下水超採,並希望到2025年令地下水超採問題得到緩解,屆時北京「地下水水位將逐步回升」。

從長江取水的「南水北調」工程被中國當局視作解決北方缺水問題、緩解地下水開採的救命稻草,其中為北京供水的中線工程已於2014年底正式通水。北京市水務局負責人表示,這一工程每年向北京供水10.5億立方米,不但替代懷柔、平谷、昌平等郊區的應急水源地,還能替代城區的自備井,從而涵養北京的地下水。

但該負責人同時指出,水資源嚴重短缺是北京需長期面對的問題,即使南水北調江水進京,也很難徹底改變北京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定位。

今年6月21日,北京市政府審議通過的《北京市「十三五」時期重大基礎設施發展規劃》,用大量篇幅描繪北京未來的資源環境,尤其是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人稱,北京將加快建設豐台、大興、通州等郊區的輸水支線工程,「南水北調」的供水範圍將向郊區新城拓展,並將地下水年均開採規模控制在17億立方米以內。

但這一巨型工程也引起了廣泛爭論。反對者認為南水北調耗資巨大,枯水期可能會使長江的水量不足,影響長江河道的航運,還可能引發生態危機。而這項工程也導致了河南省和湖北省33萬人被迫搬遷,由於安置標準低等因素,造成大量移民遺留問題。

40 %
北京市水務局於2014年表示,北京地下水超採區面積已達6494平方公里,佔北京市總面積(包含郊區)的40%左右。

聲音

國家在不同發展階段,考慮問題的優先級是不一樣的,就目前而言,應該把水資源放在首位了……要通過改進城市設計來存住更多的水,增加人行道和綠地,爭取更多的降水不被浪費。水的問題十分觸目驚心,它跟空氣一樣是無法替代的。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津輝

不同措施相互補充實現的是水資源的統一調度,一方面通過節水等方式降低供水的總量,另一方面通過外調水等壓減地下水的開採量。但仍需注意,隨着人口增加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仍在上升……我們現在使用的是子孫後代的資源,希望公眾能夠身體力行參與節水。

北京市水務局水資源處博士姜體勝

南水北調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是把中國長江流域豐盈的水資源抽調一部分送到華北和中國西北地區,從而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和北方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目的是促進中國南北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南水北調工程有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總投資額5000億元人民幣。此工程的規模和難度都超過三峽工程,工程已全面展開。領導機構為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水利部南水北調規劃設計管理局。東線於2013年12月8日正式通水。中線工程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西線工程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地質的構造複雜,地震烈度大,且要修建200米左右的高壩和長達100公里以上的隧洞,工程技術複雜,耗資巨大,現仍處於可行性研究的過程中。(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遙感》雜誌衛報Circle of Blue新京報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