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遊客在5月7日前往香港中環海濱活動空間,可能會被驚呆。據《蘋果日報》報導,當晚該地點聚集了三千人在「現場」。活動主辦方則統計到最高峰時約有上萬人共襄盛舉。場外觀眾看不到表演,但可以清楚聽到音樂和歌聲。於是他們也尖叫,也鼓掌,也合唱,也揮舞着螢光棒。家人,好友,與情侶,大家鋪開野餐布,幾乎坐滿了場外空地。人群中有本地的年輕人正試圖向身旁經過的,極度好奇又一頭霧水的遊客解說此地到底發生什麼事:藝人黎明正在舉辦入行三十週年演唱會,5月7日正好是最後一場。
臉書化解危機
在過去的幾年,黎明並不活躍。在大陸,他接了幾部戲份不多的電影,被刪減的「馬震」場景成為惡趣味代表之一;在香港,他妙答娛樂記者提問,獲封為金句王,其語錄不斷在臉書流傳,卻久無熱門作品推出;在台灣,他可能更是悄無聲息。
關於藝人人氣的話題,日本《日經娛樂》月刊每年會公布幾張圖表,以「討論熱度」與「知名度」為兩條座標,標記藝人的人氣。這樣的描述相當合理:很多偶像歌手討論熱度爆棚,但未「入屋」之前,很多家庭觀眾並不熟識;而很多家喻戶曉式的人物因為成名已久又久無動作,他們知名度高,但討論熱度微弱。黎明恐怕此前也屬於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