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金永煥的人生,活動於政治光譜的兩個極端。青少年時期獻身於反對軍政獨裁的學運抗爭中。1979年末,在執政15年的軍事強人朴正熙遇刺後,南韓遭遇了少將全斗煥發動政變。
原本反對陣營支持群眾寄望美國將出手干預,制止軍人橫行,但美國卻選擇在背後觀望與默許。當年,反對派領袖金大中(1997年當選總統)的故鄉光州,發生要求民主化的示威,遭全斗煥派遣特戰部隊鎮壓屠殺,「光州事件」成為南韓現代民主化運動的濫觴。
不少人認為,美國對此知情,為維護自身在東亞地區的戰略利益與擺平動盪,選擇犧牲南韓民眾追求民主自由的呼聲,反對陣營遂開始走向反美路線。
在自傳《以鋼鐵之名,再次活下去》中,金永煥提到:「1980年,光州事件發生後,『美國責任論』被提起。」、「『在光州有如此規模的空降部隊行動,若未獲具作戰指揮權的美國同意,是無法進行的』如此簡單論述,讓『美國責任論』更輕易地蔓延開來。」
他並指出,至1985年,南韓的反美思想,仍只是單純要求美國應為光州事件道歉;但受限於社會受到政府嚴控,出現「反美等同於赤色份子」的氛圍,學生開始將「反帝直鬥論」予以理論化,更直接地對「禁忌」下戰帖,「就算被稱作赤色份子又怎樣」的修辭,開始在運動圈中擴散。
此時學運圈興起民族主義意識,批評美國是造成南北韓分裂且無法實踐民族自主統一的元兇,認為南韓已成美帝殖民地。朴正熙到全斗煥政權所標榜的反共政策與高壓統治,激起反效果,加上當時資訊流通不全,鮮有人知北韓內況,不少南韓示威學生對馬列與共產主義產生憧憬,產生「反美親北」的傾向。
接觸並信奉主體思想的金永煥,即以「鋼鐵」為筆名,針對勞工們,一連撰寫介紹主體思想及啟迪反美親北抗爭理念的系列書信。這套《鋼鐵書信》後來被編印成冊,從國立漢城大學開始,在運動界被傳開,成為廣受學生信奉的指導準則,使他自己成為「主體思想派」的代表人物。
光州事件對南韓政治意識形態的影響,歷經蘇聯與東歐共產政權垮台,在目前政治光譜仍可被窺見。延續自80年代政權的保守陣營(右派),仍堅持親美同盟與對北韓較強硬的立場;進步陣營(左派)則主張同北韓對話交流,與美國保持一定距離。
從信奉到質疑 政治光譜大逆轉
1992年,金永煥等人成立民族民主革命黨,當時接收北韓奧援(編者註:暗中支持),從事地下工作;但先前的訪北經驗,讓金永煥對北韓體制感到失望並產生質疑,對原先信奉的理論提出批判。分裂為兩派路線後,金永煥宣告解散民革黨,反對者曾另起爐灶,希望繼續延續抗爭路線。
諷刺的是,在金永煥理念出現動搖後,被譽為「主體思想」理論的締造者,同時也是金正日的指導老師─北韓勞動黨書記黃長燁,在1997年赴日本出席會議,轉機至北京時,決定申請庇護,成為迄今亡命南韓的最高級北韓官員。
90年代後期,在親聞北韓饑荒與當局蹂躪人權的實況後,金永煥逐漸把活動重心移轉至推動北韓發生改變的反體制運動上,這是他的人生邁向政治光譜另一端的開始。
「運動轉向」後,有人出現和金永煥一樣的理念更迭,也有同圈子的人,站在價值對立的位置,持續活動。
同樣出身國立漢城大學,與金永煥一起被歸類為「主體思想派」,因參加親北統一運動而在91年被捕入獄的學運領袖河泰慶,在親身接觸飽受飢餓酷刑的脫北者而受衝擊後,投身參與向北韓境內傳播自由世界消息的電波廣播事業。他在2012年代表執政黨出馬角逐國會議員,並順利當選。
而3年前被揭發「策反革命組織」、「內亂陰謀」而引發南韓與國際社會軒然大波的前國會議員李石基,90年代中期,也加入民革黨活動。金永煥退出運作後,民革黨的親北地下工作在1999年曝光,李石基隨後被判刑,金永煥也受牽連,但他證明自己思想已出現轉變,而未獲處罰。
李石基在2003年被當時的進步派總統盧武鉉特赦,2012年加入極左的統合進步黨。在南韓實現民主化過後,學運影響力與左派思潮大幅減退,該黨的「親北」色彩時常招引批判。在牽涉入「內亂陰謀」事件後,李石基遭國會除名,統合進步黨也被宣判違憲並強制解散。
進步還是背叛?金永煥:不應以左右區分
30年來的思想轉變,使金永煥被指責為「變節者」或「背叛者」,他說道:「如今,我常受到很多思想偏向進步派人士的排擠抵制,他們不想聽我說的話。我想還是得克服偏見,釐清我們共通的價值。為實現這樣的價值,如果大家都能敞開心胸交談就好了。」
「標榜『進步』價值者,不都很重視人權嗎?我覺得若是真摯的進步主義者,該對北韓人權議題,抱持高度關心,對改善北韓人權狀況,也應做出努力不是嗎?」在被問及如何吸引進步陣營支持者,認同與實踐理想時,金永煥反論道。
「在這樣的層次下,就不應區分左右理念,而是該站在純粹的人權觀點討論北韓問題。雖然同意我這樣說法的人不多,但我覺得有必要積極說服他們。」
對解決北韓問題,金永煥除寄望南韓扮演好積極角色外,對中國的發展經驗能否影響北韓,也有自己的見解。
我開展北韓民主化運動20年時間,一直分析北韓內外情勢。對北韓是不是有像中國一樣變化發展的可能性,我不得不投以深刻懷疑。
「中國在1970年代後半期,讓改革開放成為可能,是因曾在文革遭迫害,後來爭取新政權的勢力,以『變化』作為主體,全面站出來,給改革以名分。」金永煥認為,包括鄧小平、胡耀邦、趙紫陽等改革開放先驅,在復歸政界後,抱持「建設新社會」的意識,也讓民眾抱持期待並支持。
「而本該作為被『改革』對象的金正恩政權,是沒法讓自己成為改革主體的。」他反批道:「歷經3代世襲,世界史上毫無前例地,將全部百姓奴隸化,持續鐵腕統治的金氏王朝,有何資格和廉恥厲行改革開放呢?」
金永煥說,若無法讓北韓實踐政權輪替,不論改革開放和人權改善,要讓北韓內部產生任何有意義的變化,都只是不可能的願望而已。
並不是要實踐改革開放,才能改變北韓政權,而是北韓政權易被改變,才能成就改革開放。
看重中國對北韓影響力
金永煥看重中國對北韓的影響力,以及南韓與中國的關係。事實上,在南韓社會,長期關注北韓人權運動,或在政治光譜上偏向保守的意識形態,受制過往「反共」思維的連結,有時會被貼上「反中」標籤,而由於長期在中國活動,讓金永煥常被誤認為是「親中派」。
「在讓北韓內部產生『革命性』變化的過程裏,中國的角色相當重要。我們並非『親中派』,而是採取『(南韓)跟中國的關係若惡化,不會有任何好處』的姿態,作為對中國的立場。」金永煥在書中如是說,「中國就算沒能讓北韓興盛起來,也有充分能力讓北韓『倒不掉』,這對以政權輪替作為目標的北韓民主化運動來說,是致命絆腳石。」他在書中提及。
去年下半期,南北韓對峙局面和緩後,朴槿惠總統訪中,並親自參與戰勝節閱兵,在南韓社會內部引發不同評價。金永煥則肯定指出:「金正恩不知害怕什麼,未列席參加,和堂堂正正出席的朴槿惠總統,高下立見。這樣的消息傳遞出去,北韓權力高層就會累積『金正恩是未獲「血盟」中國認可的指導者』的不信任與不滿,這能給予北韓百姓衝擊與覺醒的契機。」
面對北韓今年起先後進行核試爆與飛彈試射,金永煥認為,這些都是事先已預料的事,但他表示:「核子試驗後,中國(對朝)展現出的態度,相當消極,這是讓南韓政府與國民感到失望的,所以針對配置薩德系統的問題,現正加速討論中。」
「但後來中國政府又發生改變,參與對北韓的制裁。就這部分來看,是中國繼續煩惱了很久,而自己做出決定,還是因南韓要配置薩德,中方想扭轉局面才表態,實際情況不得而知;但我認為,南韓政府還是間接地對中國外交產生稍微的影響。」
「中國對北韓的態度,比起過往,確實有點變化了;只是不能確認中國是否會坐觀北韓體制崩潰。如果北韓體制在維持上日趨困難,中國可能又會朝鬆綁制裁的方向行動。」這位80年代的主體思想教父,如今成為代表性的北韓人權運動家,對日後中朝關係,如是預測。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