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改變社會的時候,有人在議會爭取,有人在街頭爭取,那文化呢?藝術呢?」——黃耀明說這話的時候,是他剛結束《美麗的呼聲聽證會》休息了數日之後。那場演唱會一連三日,從亞洲電視的死,引申到香港的前途,最終成為關於香港,關於香港人命運的演出。
用創作和局勢相參照,將表演作為對社會的回應,黃耀明從「達明一派」時期至今一直這樣作。這一條隱在的線索,貫穿八十年代至今,那些作品和一些演出中的片段,更像是和人們一起解讀當時、當下社會的「文本」。在香港的流行樂壇,能在這樣的時間跨度中逐漸顯露自己「歷史意識」的歌手,也許明哥是唯一的一個。今天聽回去,那一條線索不僅屬於許多個「當下」,更可以帶你重返香港這座城市的過去——這一路,時光蜿蜒堆積,而成就「歷史」。
明歌與香港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