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四個關鍵詞幫你理清中國醫療問題

號販子和醫鬧是誰?小病大看、以藥養醫是什麼回事?

端傳媒記者 張妍 發自上海

刊登於 2016-04-21

中國深圳一家醫院。攝:羅國輝/端傳媒
中國深圳一家醫院。

醫療問題既是專業問題,又是社會問題。醫療體系的管理和運作,繁複瑣雜,牽涉到專業和社會各個領域。

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曾這樣梳理其中的脈絡:政府對衞生系統的投資、醫生薪水及業務培訓費用、媒體對醫生的報道、公眾對醫學知識的了解、患者對療效的期望,以及貧困家庭是否能夠支付醫療費用……

在中國的現實中,這些問題化成了一個個流傳於社會上的「俗語」或者「暗號」。端傳媒精選其中的關鍵詞,試圖歸納無數的中國醫療從業者和病人,每天在醫院面對的最大困境。

號販子

領取號碼按次序看病——俗稱「掛號」,原本是醫院裏最稀鬆平常的程序之一。但由於很多大醫院的號源永遠緊缺,就有人做起了倒賣「號」的生意,這些人就是「號販子」。

有的號販子會整夜在醫院門外排隊掛號,有的會通過網絡渠道搶佔號源,甚至有的號販子與醫院的工作人員勾結,將通過內部渠道得來的「號」高價轉賣給患者,從中賺取差價。

中國公立醫院的掛號費一直較為低廉,由政府進行價格管制。綜合不同省市的價格規定,普通門診的掛號費從0.5元到15元(人民幣)不等,專家門診的掛號費從10元到20元不等,極少數的知名專家掛號費會達到50元。因此,有經濟學家指出,「號」的價格遠遠低於醫療服務的實際價值,而供給量遠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量,就為號販子提供了巨大獲利可能。

以北京同仁醫院的「王牌科室」眼科為例,據天則經濟研究所的調查顯示,80%至90%的號源被號販子壟斷,這意味着如果不想忍受漫長的排隊,就必須從號販子手中買「號」,否則患者極難見到醫生。每個「號」通常會被販子加價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若是知名醫生或王牌科室的「號」,很有可能被炒賣到數千元以上。

醫療服務價格差距,通過號販子的交易轉嫁到了病人和患者身上。同時,醫生的勞動也沒有得到合理的價格激勵。

2016年初,因幾起圍繞掛號引發的醫院暴力衝突,中國政府開啟專項行動打擊號販子,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醫院均有警方進行集中整治。另外,隨着互聯網醫療平台的發展,很多中國的移動醫療APP開通網上掛號、診前諮詢的功能,但被官方認為「干擾了醫院正常的掛號就診秩序」,已被叫停。

市民在深圳一家醫院領取掛號。攝:羅國輝/端傳媒
市民在深圳一家醫院領取掛號。

小病大看

諸如感冒咳嗽這類的普通病症,病患也一定要在三甲醫院就醫(三甲醫院指按照中國現行《醫院分級管理辦法》中級別最高的醫院),而不願意在社區醫院就診,這就是所謂的「小病大看」。

在中國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觀:大醫院人山人海,基層醫院門可羅雀。特別是大城市的大醫院要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病患及其家屬,隨時都處於「臨戰狀態」,長期超負荷運轉。

以北京協和醫院為例,據媒體報道,其「王牌科室」變態反應科共有10名醫生,一年要接待約6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病人。

據《2015中國衞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上海的醫生壓力最大,日均診療15.2位病人,其次是天津、北京等地。這些數字僅是平均值,而據端傳媒記者的實地考察,在一線城市的大醫院,每日診療上百個病患才是醫生的真實工作量。

醫療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優質醫療資源多集中在大城市。而三甲醫院與基層醫院並不存在價格差價,對患者來說,無論醫院大小,都是花同樣的錢。

普通患者缺乏醫療常識,也因信任感缺失,常常不相信基層醫院的醫資力量,即便是普通病症,也要去大城市、大醫院,要看級別最高的醫生。導致一些真正的疑難重症病患,無法獲得及時有效的醫治。

以藥養醫

中國的公立醫院收入主要來自:財政撥款、醫療服務收費和藥品加成收入。由於因政府補貼有限和醫療服務的價格低廉,醫生與醫院只能依靠產品來盈利。

以藥養醫——這個藥廠和醫院、醫生之間的隱性利益輸送關係是中國醫療行業的常態。長期以來,醫院都是以藥品的高利潤拉動經濟效益,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轉。

2015年之前,公立醫院使用的藥品,由省級藥品集中採購管理部門統一競價採購,形成藥品目錄及招標價格。醫院從省級政府核定的藥品目錄中選擇,並可在藥品招標價格基礎上加價出售給患者,但加價幅度由國家發改委指導,一般不能超過15%,中藥飲片加價率可適當放寬。

藥品需經過藥廠、醫藥代表、醫院、醫生等幾道程序,通過藥品招標,才會到達患者手中,其中產生的權力尋租和由此滋生的公關費用,最終都會進入藥價,由患者買單。「藥價虛高」自然不可避免。

藥品回扣是醫生的收入來源的非正常渠道之一。據天則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報告《中國政府行政部門配置資源的效率與公正研究》,「按醫藥行業的潛規則,回扣是藥品零售價的20%至25%,高的回扣率能達到40%以上……若保守一點按15%計,2011年全國中西藥零售總額為3718億元,據此估算全國一年的藥品回扣額可達560億元之巨。」

從2015年起,價格管理部門-發展改革委員會取消了中國絕大部分藥品的政府定價,但醫院靠「賣藥賺錢」的現狀沒有改變。除了藥品,在使用醫療設備、器械和耗材方面,醫生亦有可能收受回扣。

十餘年來,儘管政府一直在監管藥價,但藥品支出逐年上漲,過度用藥的現象在中國非常普遍。這就是普通患者眼中的「看病難、看病貴」。

醫鬧

一群專門通過在醫院鬧事而獲利的人。通常受僱於患者一方,採用各種打鬧手段,向醫院施加壓力,為患者索取高額賠償。

「醫鬧」的鬧事手段多樣,通常有在醫生的辦公室滯留、毆打醫務人員、在醫院設靈堂、打砸設施,設置各種障礙阻攔其他病人就診。一個「醫鬧」團伙少則幾人,多則數十人、數百人,大多都是無業遊民,常年盤踞在醫院門外,四處打聽病人患者與醫院之間的矛盾和糾紛,聲稱可以幫助解決問題,索要賠償,然後就各種「鬧」。

中國當下的醫患矛盾十分嚴重。出現醫患糾紛或醫療事故,患者及家屬往往不願通過正常的法律手段維權,而是僱傭「醫鬧」脅迫醫院給予賠償。

究其心態,患者自認弱勢,對司法救濟沒有信心,投訴無門,會發現出現醫療糾紛必須通過「鬧」來假扮強勢。而實際狀況是如此,醫院往往病人眾多,醫生工作繁忙,沒有精力應付「醫鬧」,寧願賠錢了事,息事寧人,這也讓更多的病患認為「只要鬧,就有錢」,「醫鬧」愈演愈烈。

近期轟動全國的「醫鬧」事件發生在2016年1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婦產科的患者楊女士因子癇前期主動脈夾層破裂,搶救無效死亡。楊女士的家屬數十人索賠1000萬,滯留醫院,醫院日常運作頗受影響。楊女士所在的單位中國科學院連發兩次公函向醫院施加壓力。

「醫鬧」一詞——Yi Nao,已進入了PubMed數據庫(這是目前世界上查找醫學文獻利用率最高的網上免費數據庫,其收錄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600多種重要生物醫學期刊的摘要和部分全文),成為一個「中國創新」。

從2015 年末開始,《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醫鬧」被正式納入刑法制裁的範疇,最高可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有媒體指出,「醫鬧入刑」或可以發揮震懾作用,但在當下司法標準適用模糊,執法不嚴的環境下,究竟能帶來多大改變,仍是未知數。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