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似乎從2013年開始。在內地主流報紙上,曾經和「繁榮」、「美好」等字眼緊緊相連的香港,開始越來越多地同「負面」、「極端」、「競爭力堪憂」出現在同一畫框裏。
2013年,香港工人在葵青貨櫃碼頭發起長達40天的罷工,曾被港人視作「獅子山精神」代表的李嘉誠被畫上魔鬼的犄角和獠牙,印在橫幅上。那是「自由行」開放第十年,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跌至1999年來的最低點,在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上,蟬聯12年冠軍的香港首次跌至第五名。也是在那一年,「佔領中環」被正式提出。
2007年,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大常委)決定香港最早可於2017年實行普選。但關於普選方法,《基本法》並沒有具體明確的規定。經由近20年的討論和改革,香港社會仍未實現港人期待的真普選──即每個港人都擁有相同而平等的投票權、提名權及參選權。
2013年初,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及基督教牧師朱耀明提出「佔領中環」的行動方案:示威者違法長期佔領中環要道,癱瘓香港政經中心,以此為槓桿向北京爭取真普選。
從那一刻起,一切都開始變調。官方喉舌《人民日報》和以「民族主義旗幟」著稱的《環球時報》設定了內地媒體關於香港形象的新議程:不再講娛樂、民生、中港互惠及同胞情,取而代之的多是政治場域的一件件風波,伴以「暴力」、「沉淪」、「亂局」等負面詞彙。
梳理這兩個最有影響力的官方媒體從1997至2015年間有關香港報導的標題,這種態度的轉變顯得愈加觸目驚心。原本的「和風細雨」變成僵硬的祈使句和判斷句,從《東方之珠大放異彩》、《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特區發展經濟》、《香港和澳門人民永遠與四川人民心連心》到《中央對於香港政改具有毋庸置疑的主導權》、《「佔中」頭目是亂港小丑和罪人》、《香港民主給內地做了糟糕示範》、《如果香港社會能容忍亂,內地何需急》。
是什麼澆熄了兩大媒體對香港的愛?
有一種猜測認為是香港自身經濟地位的衰退:回歸十九年,香港在中國GDP的佔比從18%跌至不足3%,港口貨物吞吐量從全球第一跌至第四。
但經濟疲弱從來都不是香港在官方輿論中「減分」的原因。在香港深陷金融風暴的1997、98年,《人民日報》用數量驚人的文章報導香港回歸,卻鮮少提及這場風暴,寥寥可數的幾篇中亦透露著樂觀和信心──《金融風波過後香港未來會更好》。儘管,香港用了9年時間才恢復到1997年的人均GDP水平。
2011年,北京成為繼上海之後第二個超越香港GDP的城市,內地主流媒體亦未因此貶低香港。發行逾200萬份的《環球時報》從正面視角報導香港──《港金融排名首次全球摘冠》。
2013年以前,在兩大媒體的報導中,香港是內地學習的榜樣,頂著光環:《與香港合作大有可為》、《香港服務,處處很到位》、《香港反貪,廉政公署功不可沒》、《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好、建設好香港、澳門》……這光環如此耀眼,以至於香港回歸以來真實經歷的變故,內地人一無所知。
香港有兩張「臉」
2003年6月29日,時任總理的溫家寶訪港,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CEPA容許香港產品免稅進入內地,或出口至與內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第三國。這被視為北京送給香港的金錢大禮包。
兩天之後的7月1日,平均氣溫超過攝氏33度,香港天文台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大批身著黑色的市民湧入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足球場,人數之多,遠超過遊行主辦方民間人權陣線的預料。
起因是基本法23條。1989年64事件之後,中央政府在香港基本法中新增這一條款,規定了包括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竊取國家機密等「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其定義模糊,常被批評者認為是威脅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隱形炸彈。2002年港府推出諮詢文件,建議立法,引發香港社會強烈反彈。
最終,超過50萬人在2003年7月1日走上街頭,反對23條立法。幾天後,民主派團體再次發起遊行,提出只有民主普選,才能根本保障一國兩制、香港法治與自由不受威脅。這是1989年150萬人上街聲援北京學生運動之後,香港規模最大的遊行,並最終導致港府撤回23條草案。
從此,香港每一年的「回歸紀念日」,頭也不回地轉換為「社運抗爭日」:民主、自由、特首下台、捍衛法治與新聞自由……成了年年迴響的主旋律。中央政府送來的CEPA禮包則無人再提。
那場聲勢浩大的反23條遊行並未出現在官方媒體上。事實上,此後每一年香港為爭取普選、實現民主而舉行的大遊行,都鮮少在兩大報紙上露面。在官媒的勾勒下,香港的面孔被簡化為幾個符號:《無間道》、梅艷芳和旅遊購物天堂。
身處內地的人們,對香港人的民主追求知之甚少。他們知道中國對香港在經濟上處處讓利、幫扶,卻不知中港交流中的摩擦、香港社會的日漸撕裂、紅色資本滲透下日漸萎縮的自由以及經濟萎靡、房價飛漲引發的民怨。2012年,當香港網民在報紙上刊發《香港人,忍夠了》的廣告,將赴港生子的內地孕婦比作「蝗蟲」時,不少內地人才第一次驚覺──原來香港人這麼討厭內地。
內地網民氣憤難平:「需要內地的時候,內地就是他們的支持,不需要內地的時候,內地就是他們的拖累。香港是被祖國媽媽寵壞了的小孩。」這是一種至今仍廣泛流行的看法──建立在人們「自以為」對香港多年的了解上。
不過,當中港網民在互聯網上謾罵攻訐時,中國官方媒體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淡定。2012年2月4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滅火」──《別用「蝗蟲」與「狗」清算彼此感覺》。「中國的大一統沒那麼脆弱,港人對國家的認同感,以及內地人對香港的認同感也不會不堪一擊,」文章說道,「摩擦擋不住香港與內地的進一步融合。」
同年,香港陸續爆發「反國教」運動(港府2011年起計劃在中小學開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培養學生對中國的身份認同,被民間諷為「洗腦」),港府不得已宣布擱置計劃。《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看香港政治,內地應有超脫心態》:「香港在任何時候都『出不了大格』,『港獨』絕不可能出現,」文章寫道,「內地的調控槓桿很多。如果發生對抗,香港的力量毫無勝算」。
官媒的這種「沉著」在一年後戛然而止。
「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允許國家分裂」
1990年4月4日,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於1997年7月1日起實施。在這部法律中,中央承諾給予香港普選權。
2004年,香港爭取07年行政長官、08年立法會雙普選,被全國人大否決。至2007年,香港再次爭取2012年雙普選,又被否決,普選的時間表被推到2017年。
普選是橫在北京和香港心口間的那根魚刺。北京一次次拖延,香港一次次失望,如今已到了必須把刺拔出來的時刻。有聲音認為,北京的猶豫源自憂慮──香港的普選會在內地引發類似的普選訴求,釋放出它無法控制的力量。
於是,當爭取真普選的「佔領中環」行動被提出時,面對香港問題一向「沉著」的官方媒體再也坐不住了。這一年,《環球時報》對香港傾注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報導數量較2008年增長了6倍多,這一數字在佔中發生的2014年達到最高峯。與此同時,代表官方的《人民日報》則對佔中進行了「冷處理」。
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為2017年特首普選方法設下框架。在這一框架下,所有不被北京看好的參選人幾乎都無法擠進提名,和港人追求的真普選相差甚遠。
「佔領中環」運動隨後發布新聞稿:「我們非常難過地說:今天對話之路已經走盡,佔中必定發生。」
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數以萬計的香港民眾填滿了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和尖沙咀的馬路,構成了香港歷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抗命運動。據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推算,整場運動的參與人數可能達到120萬,佔全香港人口的1/6。
這場以學生為主體的運動在很多方面同1989年的那場運動相似。BBC中國總編輯Carrie Gracie評價說,「顏色革命是北京最壞的噩夢。理想主義的中國年輕人舉著標語牌、頭上紮著黃布條。這番景色讓中國政府進退兩難。」
與此同時,內地的市場化媒體通通被噤聲,報導佔中的話語權牢牢握在官媒的手上。在中央電視台、新華社、《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的大篇幅報導中,佔中被描述為境外勢力通過香港來顛覆大陸的「陰謀」,佔中發起者則是目無法紀、禍害香港的「小人」,香港市民的政治改革呼聲,被污名化為簡單粗暴的「反華」、「反大陸」。
這些輿論發揮出驚人的影響力。在BBC中文網一篇關於佔中的報導下方,大批內地網民翻牆來留言:
「拉著反共、驅趕內地人的橫幅,與自己追求真普選、落實真民主的初衷相符嗎?給人一種錯覺就是在搞獨立、鬧分裂。」
「泛民主派想在2017年就在直選中得到香港的控制權,那只能是妄想。香港這次打頭陣的學生們肯定有人在幕後操縱。希望你們汲取八九年的教訓。」
「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允許國家分裂,無論是誰,只要搞分裂,他一定會遺臭萬年!而且他一定會失敗!」
這種輿論污染令中港兩地民眾更加無法理解彼此,也將香港民心推向更遠。「北京和建制派過去十幾年來一直念茲在茲的『人心未回歸』,經過兩年多來的局勢演變與政治操作,終於演變成了今天的『人心不回歸』」,梁文道在《北京為什麼擔心?》一文中說,「現在這麼簡單的佔領示威也被打成『港獨』的實際環境之下,大聲說出『香港要獨立』又有什麼可怕的呢?」
2015年底,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公布最新民調,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感再創新低。受訪者中,自稱是「中國人」或「香港的中國人」的分別只有18%和13%。另據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今年3月進行的一次調查,超過8%的受訪市民自認為是本土派。在18至29歲的市民中,選擇本土派的接近30%。
「香港神話正在破滅」
「政治化」就像一面灰色濾鏡,在《環球時報》和《人民日報》眼中,香港的一切都變得暗淡、混亂:《民調:港人幸福感遜於內地人》、《香港在內地陰影下寢食難安》、《香港神話正在破滅》。其中尤以《環球時報》為甚。
而透過這面濾鏡看香港的內地民間,熱情地呼應了主流媒體的唱衰之音。
2015年3月9日,一篇名為《明天去香港了,如何裝成香港人?》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裏閱讀量破10萬。就在一天前,上水、屯門、尖沙咀相繼發生反水貨客示威,一對母女被示威者包圍,小女孩被嚇哭的視頻火爆中港網絡。
文章作者自稱是「愛看熱鬧的香港人」,看到內地論壇上有人發問:「求助!明天去香港了,怎樣裝成香港人?怕被港獨圍」,遂寫了這篇文章給網友支招。招數包括:裝台灣人、講英文、穿黑白灰色的衣服、戴口罩假裝感冒的香港人……它們勾勒出了不少內地人心中的港人形象:崇洋、勢利、以貌取人、歧視內地人。
2015年4月初,騰訊發布一項民意調查《最近你願意去香港旅遊嗎?》,7594名受訪者中超過八成表示不願意,原因依次為對安全問題的擔心、佔中影響、旅遊環境差以及「反水貨客」影響。這些原因恰好與官方媒體對香港的描述相吻合。
在另一篇文章《香港,請將我遺忘──一個7年港漂的心路》中,作者在留港的第七年,放棄成為香港永久居民,搬回深圳工作。文章提到自己最初對香港的嚮往和喜愛,這份感情即使在經歷了多次中港矛盾和無數白眼後依然未變,對香港未來的灰心──是促使他決定離開的原因。
文章講到香港GDP相繼被內地城市超越,金融業愈發「老態龍鐘」,以及大多數港漂者都認同的一句話:「要發展,要麼去美國,要麼回大陸,留香港看不到什麼前途。」
「一河之隔的深圳,如同一個黑洞,把科技創新人才全部吸走。這樣繼續下去,如果人民幣開始國際化,深圳上海金融業開始騰飛,香港的未來在哪裡」,作者在文章結尾說道。
這篇向香港告別的文章收穫了超過10萬的閱讀量和629個讃。在微博、微信平台上,類似的聲音層出不窮。於此同時,香港的清廉、司法獨立、言論自由……這些原本被內地人羨慕並夢想的迷人之處,淹沒在對香港政治風波的不解和唱衰香港經濟的聲音裏,微弱難辨。
「香港神話正在破滅」──這句話像春天的沙塵暴,從官方和主流媒體的口中呼出,窸窸窣窣,籠上整片大陸。曾幾何時,他們也是這個神話的織就者。
欣賞三年前的雄文
时代在变化,上上世纪,谈论架是英国🇬🇧,然后是🇺🇸。。。香港也是一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