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白信:無界關站,北京新媒體戰略的挫敗?

高度重視依賴新媒體的習近平政權,是否正遭遇自己創造的嚴重挑戰?

白信:無界關站,北京新媒體戰略的挫敗?
新媒體的巨大影響力,在高度威權主義實行互聯網控制的中國,卻意味着潛在的系統性風險。

在巨大的國際媒體壓力下,失聯十天的著名媒體人賈葭終於出來了。不過,「無界」的主編和其餘人等還未釋放,並傳出無界將被關閉的消息;遠在北美的著名網友「北風」在國內的家人,也在失蹤一周後聲明「被旅遊」了。

如果回溯這些事件的導火索——一封要求習近平辭職的「公開信」,在兩會期間掀起的政治耳语,以及在會場內外造就的詭異氣氛,再看相關媒體人被捕後引發如此巨大的震動,不能不讓外界越過兩會、公開信、失聯等等,開始思考此案的另一層含義:上任伊始便高度重視、甚至依賴新媒體戰略的習近平政權,是否正在遭遇來自新媒體的嚴重挑戰,而暴露其新媒體戰略乃至政權本身的軟肋?

匿名信的反抗傳統

以公開信或者匿名信的方式表達政治意見,在49年後中國的黨國政治體制內不算稀罕;這種作法常常引發黨內清洗運動,或標誌着反對力量的集結。因而,當局往往高度重視,不惜調動所有專政資源予以清查。這也算中國政治鬥爭和反對政治的特色之一。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