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狗是最早被人類馴養的物種。科學家普遍認為,狗的祖先是不晚於1萬5000年之前來自歐亞大陸先灰狼。由於迄今最早的現代狗化石在西歐、西伯利亞一帶出土,因此人們之前認定狗源於西歐。可是,最近一項大型狗隻基因研究提出了新見解:第一隻「人類最好的朋友」,來自中亞。
來自紐約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基因組學、遺傳學學者 Laura M. Shannon 及 Adam R. Boyko,聯同其他科學家組成國際研究小組,花了7年時間對5049隻狗進行 DNA 調查研究,當中包括161個不同品種的4676隻純種狗,以及549隻來自38個國家的流浪狗。
這項研究的樣本規模超過以往的同類研究,尤其彌補了一直以來對流浪狗採樣分析的缺乏。據 Boyko 解釋,世界各地的流浪狗較少經人為配種,可以提供較多樣化的 DNA 樣本。
與狗一起工作最棒的一點是,只要你拿着食物,叫它們來當實驗對象很容易……通常是這樣。
這項研究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它基於這樣一項科學依據,即一個物種離開發源地愈遠,其與祖先相近的基因,會因「洗牌效應」而變得分散。
Boyko 博士指,分析結果顯示,「所有現存的狗」都來自中亞,包括今天的蒙古、尼泊爾一帶。Boyko 博士又解釋,之所以要特別強調是「現存的狗」呢,是因為研究無法排除一些其他可能,例如在中亞以外也有一些狗早被馴化,並且已經滅絕,來源已無從稽考;又或者,一些在其他地方被馴化的狗,後來到了中亞,又經過多樣化發展,演化成現存的眾多犬種。
Boyko 博士還補充道,這項研究也可能對其他課題的研究有促進作用,比如通過比對分析在遺址中發現的古代狗遺骸的 DNA,攻克一些考古課題。
聲音
該研究涵蓋的流浪狗數目,以及採樣涉及的地域廣度和邊遠地區的數量,讓人覺得很了不起……對不同種類 DNA 進行採樣的做法以及分析方法也值得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