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劉細良:「國立」刪字,自我審查的共犯結構

事實上這種情況出現了兩年而不為人知,侵害者與受侵害者變成一個共犯結構,一個文化界的新常態。

刊登於 2016-03-24

劉細良:今次糊塗戲班果然夠糊塗,竟然做吹哨者,一不怕打爛飯碗,二不怕日後租用康文署場地時受報復。圖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u001b舍。攝:Billy H.C. Kwok/端傳媒
劉細良:今次糊塗戲班果然夠糊塗,竟然做吹哨者,一不怕打爛飯碗,二不怕日後租用康文署場地時受報復。圖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舍。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簡稱康文署)日前因要求劇團「糊塗戲班」在場刊(節目手冊)資料中,刪除團員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中的「國立」二字,掀起風波。特首梁振英對此不作回應,將責任推給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局長日前回應時,卻重複之前康文署發出的新聞稿,並無直接說明是否存在內部「政治審查」指引,只以官腔表示:會檢視康文署與本地各藝團的交流及溝通云云。

從特區政府高層回應的閃縮調子可見,民政事務局很大機會存在「政治審查」政策。因為文化部門被指控作「政治審查」,可大可小,若只是前缐職員自把自為的糊塗行為,正常做法必定快速切割,撇清政治責任。但從梁振英卸給劉江華,而劉又左閃右避,讀完聲明然後不回答提問的做法,肯定別有內情。相信政府內部,正商議如何製造一個合理的解説。

自我審查的新常態

今次事件曝光,在於藝團敢於揭露。相信這種情況,過去一段時間已經成為新常態,因受壓者眾,才有人甘冒被秋後算帳危險發聲。果然,同類事件相繼曝光:政府資助最大的「香港話劇團」近年文宣,約自2014年起,開始刪走台灣組織、院校名稱中「國立」字眼。傳媒對比同一位台灣劇場導演符宏征個人資料簡介,2013年11月29日的宣傳品文案是「就讀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期間⋯⋯」,到了2014年3月14日,同一劇團的宣傳品中就刪除了「國立」二字。而中文大學介紹海外大學交流的英文網站,亦發現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中「National」一字無故消失。

這些涉及半官方或受官方資助機構對台灣組織及機構的稱呼,不大可能是由康文署公務員亂作判斷以取悅中央。因為此舉將令公務員承受不必要的政治風險,所以沒有上頭指示他們絕不敢輕舉妄動。今次事件最大可能,是局長或更高層用口頭方式吩咐官員執行;由於官員自知政治審查不是好東西,因此不會以白紙黑字傳達,以免有證據外洩。

這種情況,在香港對中國的足球世界盃外圍賽中也出現過。在香港主場時,記者問官員是否支持香港隊,結果出現了官員集體「失語症」,大家左閃右避,就是說不出一句正常「我支持香港隊」的話。據悉,這是行政長官口頭傳達,禁止官員入場觀看球賽及表態支持港隊,以免破壞中港關係云云。這同樣是政治正確的審查,只不過對象是政府內部,不渉外人,所以沒有引起風波,但傳媒也嗅到不對勁,因為官員表現實在太過別扭。

口頭指引的問題是,公眾無法追查政策來源究竟是特首、局長自己決定,還是背後有內地官員指使。也正由於是口頭傳達,所以執行起來便出現各種不同狀況。例如大學需受政府撥款資助,但行政單位屬大學,政府干預之手伸不到太遠,所以只能「溫馨提示」,若屬康文署直接審批的宣傳品,有小官僚執行到底,也有陽奉陰違的。

英治時代香港文化部門也有政治審查。在政府《電影檢查條例》中,針對所謂「影響與鄰近地區關係」的電影,政府有權禁止公映。1980年,台灣中影出品關於大陸文革的電影《皇天后土》,上畫一天後被禁,就是一例。

但今次事件顯示,政府政治審查細微程度去到台灣高等教育機構名字,而且是在文化表演活動的宣傳資料中執行審查,實在有違常識。不止台灣人會認為受羞辱,香港人也難以接受。因為這些都是一些事實陳述資料,根本不涉任何政治宣傳。

受資助團體的共犯結構

在一國兩制下,內地有一國的政治考量,需要特區政府配合執行。這些情況出現時,特區不能盲目執行,要站在香港兩制方面評估,包括法理依據是否站得住腳,合法之餘也要合情合理,估算會否引起更大政治風波,得不償失。若認為不妥當的,特區首長就要敢於向内地反映,據理力爭。但現屆政府予人感覺是在政治上緊隨內地一套,心態上更唯恐落後於人,而涉及台灣方面事情,因為敏感所以怕得失内地,於是就更加軟弱。政治審查的詭異之處,是不會有一套明確的政策或機制,一切以「 大家識做」(大家懂得怎樣做)來進行。一通電話、打個眼神,受資助團體自然會明白,自行閹割。

2013年發生香港芭蕾舞團欺瞞導演,刪走文革片段事件。該案表面上也是沒有官員干預㾗跡,是當時舞團董事會主席「識做」,借技術理由抽走文革一段影片,事後也不了了之。相信這幾年做得多,做慣了手勢。事實上這種情況出現了兩年而不為人知,侵害者與受侵害者變成共犯結構,構成文化界的新常態。

但今次糊塗戲班果然夠糊塗,竟然做吹哨者,一不怕打爛飯碗,二不怕日後租用康文署場地時受報復。還是香港芭蕾舞團、香港話劇團等「識做」 得多,受人錢財替人消災。政治審查這門課,最重要是大家「識做」,自動自覺地配合,打個眼色就懂得自行閹割,一切自然回復和諧,人心勝利回歸。

今年香港藝術節,你有去看革命樣板戲《沙家浜》嗎?

(劉細良,香港跨媒體時事評論員,曾任職民主黨智囊,其後從事傳媒,曾任香港政府屬下的香港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