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放鬆,孩子頭上的緊箍咒也會鬆

遍尋整個世界,只有爸媽才是最有能力深深傷害自己孩子的人,也只有爸媽,最能避免孩子受到那種程度的傷害。
給港爸港媽的信。
香港

某日,兩口子在各自的辦公桌上各有各忙,然後我讀到朋友訊息,轉頭問丈夫:「你的小學成績表借來用好嗎?某君說她的兒子考得不好,好傷心。」話未說完他已會意,然後我倆在房間兩端傻傻的大笑起來。

當天下午,我們花了點力氣,翻箱倒籠找出幾張史前成績單,除了小學全班三十三人考三十三名外,還有中學的滿堂紅和留級警告,對照着丈夫今日活得好人好姐沒穿沒爛,應該相當勵志和給力了。我們原本只打算私人分享,沒想到丈夫傻傻的掏出來放進臉書大海,後來又給記者撈了去寫新聞,忽然成為「正能量」一種。

然而,我必須強調,這些成績表的頭號分享對象,肯定不是孩子。那些「我當年那樣艱難也活下來,你們為什麼還喊生喊死」的分享,最近已經夠多了,聽得人頭皮發麻。既無法好好回應當下,也怕惹毛孩子。

我們最想分享的對象,其實是孩子們的爸爸媽媽。

當上爸爸媽媽的朋友們最近特別怕看新聞,怕躍下來的孩子愈來愈多,也怕他們愈來愈年幼,一不留神,竟然就來到跟家中小學雞差不多的年紀了。然後大家拼命把暖心短文和善意叮囑,在不同的WhatsApp群組內拋來拋去,「六十句給孩子正能量的話」、「如何培養孩子的抗逆力」、「建立盼望在明天」……拋得愈多,愈顯得大家乏力。

但我們真的不要小覷自己的影響力──尤其是負面的影響力。當上媽媽後犯過大大小小的錯,於是我常常這樣自我提醒:遍尋整個世界,只有爸爸媽媽才是最有能力深深傷害自己孩子的人,也只有爸爸媽媽,最能避免孩子受到那種程度的傷害。

因為人人都說媽媽好。

因為小孩對親愛的人最沒有防範心。

因為對於年幼的小孩來說,爸爸媽媽就是整個世界。

因為即使大人無理取鬧,看不出來的小孩還是會覺得錯的那個是自己。

因為對於家庭,我們常常有避風港的想像;一旦她不慰藉卻竟然帶來羞辱和折磨,那種落差能殺人。

何況很多時候,傷害不只是看得出聽得見的打打罵罵,還來自更深層的家長焦慮。有一種「愛」,美其名為孩子好,實質卻聯同社會上一大票人,把他們趕到同一條路上,稍不留神步履失穩,抑或腳掌踩出了界線,爸爸媽媽便額上打結好擔心好焦慮,彷彿「康莊大道」一下子變為「前行無路」。

然而,真的只有走上康莊大道的,才是有價值的人嗎?

曾在高級會所訪問名人,一位優雅女士來握手,一口氣向名人介紹自己的子女是幾優狀元、在外國名牌大學畢業了、現在是律師。我以為她跟名人是世交,後來才知他們素不認識。

在公共屋邨牽着孩子走,一位提菜的太太前來搭訕﹕「快開學了?讀哪一間?」話匣子一開,便一輪嘴數說自己子女讀的名小學和名中學……最後寄語我兒「用心讀書,日後考第一呀!」

其實我不介意在路上聽陌生人分享當媽媽的快樂,卻真心盼望那些快樂能更多元化。譬如:「我家阿怡是巴士司機,每天跟乘客打招呼,帶給乘客好多快樂﹗」或者:「我兒大雄是好工匠,做出來的衣櫃啊,紮紮實實幾十年!」但可惜啊,那些教媽媽自豪得按捺不住,一定要秀出來與路人甲乙丙分享的成就,大多跳不出這個框架:名校和狀元,以及差不多所有帶「師」字的工種。

此城對成功的定義有如孫悟空的緊箍咒般令人窒息,而且常常被誤會為「one size fits all」(一刀切)。我們都需要鬆一鬆,方能讓不同的美麗想像迸發出來。

此時此刻,大概是香港的非常時期,社會上的焦慮指數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然而,日子再差,成績再爛,讓孩子看到前面依然有路有希望,非常重要。這裡有一部分是社會環境,但有一部分,一直是我們家長的責任。

雖然這樣說有點重,但是,為孩子打造更值得活下去的生存環境,從來是大人逃不掉的責任。

丈夫在一輪歡呼和嘩笑聲中完成「自我引爆」,然後,我們把他的史前成績表收好,下回備用。

那滿堂紅在在提醒我們,有一種成熟叫「遲熟」,有一種選擇叫「孩子的選擇」。

那些選擇也許在我們的預想以外,有時難免教人緊張,但是愛孩子,本來就是想像力大挑戰。

說到底,只要大的放開胸懷,小的日子肯定比較好過。此刻我們最該做好的,也許就是努力成為從容──最好還帶點幽默感──的爸爸媽媽。

(蘇美智,獨立記者,愛採訪,愛文字,更愛陪伴兩個「樂」字輩娃娃成長,沿途重新體味世界。)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