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香港教育局推出五項措施應對學生自殺

刊登於 2016-03-11

2016年3月9日,香港,一名20歲男子傍晚在黃大仙上邨啟善樓跳樓身亡,圖為清潔工人在清理案發現場。攝:葉家豪/端傳媒
2016年3月9日,香港,一名20歲男子傍晚在黃大仙上邨啟善樓跳樓身亡,圖為清潔工人在清理案發現場。

最新動態

針對香港連日來頻現的學生自殺案,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於3月10日與中學界、家長、學校事宜委員會代表等召開緊急會議,會後教育局宣布推出5項措施,包括:

  • 成立由中小學、大專院校、家長及專業人士組成的專責委員會,了解及分析學生自殺成因,預計半年內提交報告;
  • 為學校及家長安排5場研討會;
  • 安排教育心理學家到校舉辦講座;
  • 成立專責團隊到校加強支援;
  • 加強宣傳提倡珍惜生命等。

吳克儉表示,教育局在相關事件上責無旁貸,希望提高學生抗逆能力,建立正向思維。對於反應過慢的質疑,吳克儉回應稱事件發生後各區教育主任已即時處理,與個別學校聯絡,認為每個個案都得到了關注。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認為,教育局的措施是「急學生所急」,議會下的每間學校將派2至3名教師出席未來的研討會,希望將相關知識帶到學校;但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批評相關措施只是「小修小補」,如今教師工作量過多,即使接受培訓也沒有空間實踐,呼籲改善班級與教師比例。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周婉芬認為,當局應針對自殺問題的源頭,了解年輕人為何不願與人分享心中負面情緒。她指出,過去10年中,學生求助個案不斷下降,認為他們可能傾向於將情緒在網絡上表達,而他們在網絡上收到的回應可能令他們感覺不舒服。

除教育局外,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也於10日表示,對學生接連自殺感到痛心,署方會於11日和為學校提供社工服務的非政府機構人員會面,討論如何更有效識別情緒有問題的學生,及時介入並提供支援。

3月10日報導:香港5天內4名學生自殺,多方促關注

3月9日傍晚6時左右,一名20歲男子在香港黃大仙跳樓自殺身亡。報導稱,他是香港大學文學院的學生,也是家中的獨子,曾獲得過獎學金,也曾透露自己壓力很大。事發當晚他曾與朋友相約一起吃飯,但逾時沒有出現;朋友撥通他手機時,才從接聽的警察口中得知噩耗。

這是香港5天內連續發生的第4宗學生跳樓自殺事件。在此之前,3月5日,一名香港中文大學女生在粉嶺自殺;3月7日,一名15歲男生在黃大仙自殺;3月8日,一名12歲男生在天水圍自殺。

據媒體資料統計,去年最後4個月香港發生了10宗學生自殺案,而今年才過兩個多月,學生自殺案就已達到10宗。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副總監羅亦華表示,在2010至2014年,每年約有16至21宗15至24歲學生懷疑自殺的個案,而今年短期內已發生多宗,情況值得警惕。

珍惜身邊所有,勇敢面對逆境,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

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日前對學生自殺表示「關注及痛心」,局方將於3月10日會同津貼中學議會、香港中學校長會、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教育心理學家跟進事件。

本學年內已有5人自殺的香港中文大學,也於3月7日舉行緊急危機處理會議,表示會成立專責委員會,全面檢視學生精神健康問題,並即時增加輔導員人手及設立深夜熱線服務。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於3月8日發表聲明,批評教育局「後知後覺」,呼籲當局啟動應變機制、防止更多個案發生;各大專院校檢視輔導及情緒支援服務是否足夠;從「源頭減壓」,檢視包括TSA對學生帶來的操練壓力;檢討現時教育制度過分側重學術及學業成績的弊病等。

羅亦華表示,現今青少年面對的挑戰和壓力比上一代多,不能簡單認為他們心理脆弱。她還指出,每宗自殺案都有其個人原因,但自殺案可能具有「傳染力」,令短期內發生多人自殺。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也指出,青少年自殺的原因可以很複雜,如學業、家庭、愛情等,最重要的是不要將自殺現象簡單化、漠視長期因素影響。他認為,現時青少年易沉迷在虛擬世界,有問題不懂得向他人求助,而父母和教師亦忙於工作和教學,對他們缺乏關心。他還提到香港近年落實的學制改革,令學生上大學的年齡變小,未必能成熟處理學習環境的改變及人際關係。

在預防自殺方面,精神科醫生李厚道建議,家長如果發現子女情緒低落持續兩星期,對身邊事物失去興趣,且出現失眠、犯困、食量異常增多或減少等,就應多加留意,及早帶他們求助。

葉兆輝也呼籲,家人及朋友應多關心身邊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社會也應建立相應的支援機制,例如在學校成立心理輔導中心,引入學長及學姐互助等。

此外,政策制定者也可根據自殺分布,重點支援自殺率較高地區的青少年。《社會科學與藥物學刊》(Social Science & Medicine)曾於2015年刊登了一份關於香港2005至2010年自殺案地區分布的研究,顯示自殺率與貧困(deprivation)相關,且這種相關性在年輕人口中更為明顯。參與該研究的葉兆輝當時表示,若某些貧困地區自殺率高,當局可抽調資源,改善地區福利。

2.3
《社會科學與藥物學刊》刊登的研究指出,香港最貧困地區的自殺率是最不貧困地區的2.3倍。

聲音

自殺,可以是個人問題;但自殺率,就必然是社會問題。

學民思潮前發言人周庭

(教育局的回應)輕描淡寫、政策上置若罔聞,顢頇處理手法令人感失望及憤怒。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

西方國家的社會支援體系較好。若有人失業、離婚或成為單親父母,都會有支援網絡協助。我不是說香港沒有良好的社會支援,但是可以做得更好。

葉兆輝2015年時說

香港學制改革

香港中學教育在殖民地時期跟隨英國教育的制度,採取3年初中、2年高中、2年預科及3年大學的制度,即是「三二二三學制」。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教育統籌局(現教育局)提出三三四學制報告,提出把中學改為3年初中、3年高中,而大學則轉為4年制。教育統籌局在三三四新高中學制改革第二輪諮詢報告中指出,落實在2009年9月於中學實施新學制,而大學則在2012年落實改制,2009至2012年是過渡時期,兩個學制同時存在。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明報香港01南早中文網香港電台教協網站蘋果日報商業電台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