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香港國際電影節搶票指南

第40屆香港國際電影節2月26日已開放購票,不少影迷在興奮之餘也疑惑,究竟哪些電影值得一看,我們將這次電影節分...
風物

第40屆香港國際電影節2月26日已開放購票,不少影迷在興奮之餘也疑惑,究竟哪些電影值得一看,我們將這次電影節分5類選取了25部影片,謹供各位參考。

A 影展認證

1.《薩拉熱窩大酒店》(Death in Sarajevo)

獲2016年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由波黑當代最著名的導演 Danis Tanović 執導。2001年他曾拍攝《三不管地帶》(No Man’s Land)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2013年 Tanović 的作品《採鐵人的渺生一頁》(An Episode in the Life of an Iron Picker)也曾摘得當年的柏林電影節評委會大獎。《薩拉熱窩大酒店》由舞台劇改編,因而場景和時間都高度濃縮。故事發生在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大公遇刺100週年的某一天,正準備迎接 VIP 外交使團的酒店經理,籌劃罷工的酒店員工,在封鎖的總統套房練習演說的法國客人,製作關於一戰採訪的記者……各色人等共同上演了一出荒誕的群戲。

放映場次:

3月24日 (四) 下午7:15 星影匯

4月1日 (五) 下午9:45 UA 太古城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97/death-in-sarajevo

內地譯名:死於薩拉熱窩

特別提示:亞洲首映

2.《革命英雄安眠曲》(A Lullaby to the Sorrowful Mystery)

剛剛獲得2016年柏林電影節 Alfred Bauer 獎──這是鼓勵在藝術視野上有所開拓的電影的獎項。影片講述19世紀末菲律賓革命家 Bonifacio 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故事,由菲律賓老牌獨立導演 Lav Diaz 執導。時長達483分鐘的黑白電影,創歷屆柏林電影節參展片之最。本次放映中途會有1小時休息。

放映場次:3月27日 (日) 下午2:30 香港藝術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78/a-lullaby-to-the-sorrowful-mystery

內地譯名:悲傷秘密的搖籃曲

特別提示:亞洲首映;含「與觀眾見面」環節

3.《深海光年》(The Pearl Button)

《深海光年》曾獲2015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劇本獎,但這其實是一部紀錄片,影片的剪輯功力可見一斑。透過一顆珍珠鈕扣,影片既呈現出智利的地理與人文風貌,又記錄下殖民歷史中,智利海洋民族的身份如何現代文明剝奪。「當你看着海洋,看着水,你就是在看着全部的人性。水是有記憶的。」

放映場次:

3月23日 (三) 下午5:30 The Grand Cinema

4月3日 (日) 下午7:15 UA 太古城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98/the-pearl-button

內地譯名:珍珠紐扣

4.《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

影片獲2015年康城(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短短2小時內,導演構築了一個反烏托邦的世界。在這個社會,只有脫離單身的人才能作為人。一群單身男女被關進城中酒店,他們必須在45天內找到一個與自身特質相同的匹配伴侶。未能找到伴侶的失敗者,將變成自選的動物被流放到森林中。一個絕望的男人從酒店逃入森林,並在這個屬於孤獨者的世界裏找到愛人,然而在孤獨者的世界,愛同樣是被禁止的。與其說電影是對婚姻制度的諷刺與反思,不如說是在逼人直視那些不容異類、為達到「美好」不惜排除異己的社會價值。

放映場次:3月27日 (日) 下午4:15 香港文化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75/the-lobster

內地譯名:龍蝦

5.《上帝花園的小孩》(Land of the Enlightened)

入圍2016年辛丹斯電影節紀錄片單元。导演歷時5年,深度介入這片被遺忘的土地。透過阿富汗邊境生活的孩童,呈現處於極度貧窮與軍閥割據的阿富汗。這些被生活逼着過早成人化的小男孩,採礦石、拆坦克撿地雷賺錢、偷種偷運鴉片、組成團伙控制走私、拿生鏽的坦克車當遊樂場……在極端的生存環境中迸發一種令人五味雜陳的彈性與活力。

放映場次:

3月31日 (四) 下午7:45 UA Cine Moko

4月2日 (六) 下午2:30 UA Cine Moko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70/land-of-the-enlightened

內地譯名:開明大陸

特別提示: 亞洲首映;有「與觀眾見面」環節

B 名導新作

1.《嫲煩家族》(What a Wonderful Family!)

山田洋次最新作品,由《東京家族》原班人馬打造。周造和憲子漸漸步入老年,可說擁有完美的家庭,他們與大兒子一家合住,大女兒離得不遠,小兒子也快成婚。然而,在金婚紀念日上憲子提出離婚,也引出之後的一系列變化。

放映場次:

3月27日 (日) 下午9:15 香港文化中心

4月2日 (六) 下午2:30 The Grand Cinema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39/what-a-wonderful-family

特別提示:全球首映

2.《不是家庭電影》(No Home Movie)

剛於2015年過世的實驗電影導演桑堤艾格曼(Chantal Akerman)的遺作。這是一部關於二戰奧斯維辛集中營幸存者、艾格曼母親的散文錄影。

放映場次:

3月25日 (五) 下午5:15 香港大會堂

3月28日 (一) 下午5:00 香港藝術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94/no-home-movie

內地譯名:無家電影

特別提示:亞洲首映

3.《紐約巴別塔》(In Jackson Heights)

由著名紀錄片導演 Frederick Wiseman 拍攝,2014年威尼斯電影節剛為他頒發終身成就獎。Jackson Heights 位於紐約,號稱是全世界種族最混雜的社區,光語言就有167種,佛教、印度教、猶太教在這裏有機共榮。但隨着地產商的介入,這片巴別塔卻面臨崩解。拍攝時 Wiseman 已年逾80,紀錄片時長190分鐘。

放映場次:

3月26日 (六) 下午1:30 香港大會堂

4月3日 (日) 下午2:30 UA Cine Moko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61/in-jackson-heights

內地譯名:在傑克遜高地

4.《那日下午》

蔡明亮最新影片,2014年曾隨「郊遊」各地巡回放映,併入圍2015年威尼斯電影節非競賽單元,片中收錄了他與李康生某日下午的對話。

放映場次:

3月23日 (三) 下午7:00 香港大會堂

3月25日 (五) 下午2:30 The Grand Cinema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02/afternoon

5.《女人熟睡時》(While the Women are Sleeping)

美籍華人導演王穎的最新作品,改編自同名小說。由北野武主演。

放映場次:3月24日 (四) 下午7:15 香港文化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92/while-the-women-are-sleeping

C 香港元素

1. 《樹大招風》

由杜琪峰、游乃海監制,三位年輕香港導演執導。影片講述1990年代香港三大賊王的故事,入圍今年的柏林影展,也是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放映場次:

3月21日 (一) 下午9:45 香港文化中心

3月25日 (五) 下午2:30 UA Cine Moko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34/trivisa

特別提示:亞洲首映,有「與觀眾見面」環節

2. 《十年》

由5部關於香港十年後境況的短片構成,無論拍攝水平如何,絕對是理解當下香港社會的焦慮感的必看之作。

放映場次:3月22日 (二) 下午3:15 香港藝術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26/ten-years

3. 《東邪西毒終極版》

2008年重新修復剪輯後的《東邪西毒》,難以複製的製作陣容,曾經輝煌的港片歲月。

放映場次:3月30日 (三) 下午7:30 香港科學館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204/ashes-of-time-redux

4. 《重慶森林》

有人說,《重慶森林》最可貴的並不是那些年輕鮮活美好的面孔,和王家衛味道的影像風格,而是已經去而不復反的90年代香港。

放映場次:3月27日 (日) 下午7:30 香港科學館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69/chungking-express

5. 《英雄本色》

是開創80年代黑社會電影先河的暴力美學經典,也是引領一代風尚的造星奇跡。本次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的,是為紀念影片上映30年而推出的4K 數碼修復版。

放映場次:

3月21日 (一) 下午7:30 香港大會堂

4月1日 (五) 下午10:00 星影匯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22/a-better-tomorrow

D 中國獨立電影

1.《塔洛》

藏族導演萬瑪才旦拍攝於2015年的藏語電影,2015年曾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和最佳攝影。影片改編自萬瑪才旦的小說,圍繞牧羊人塔洛進程辦身份證的一系列經歷展開,以黑白色調拍攝,故事簡潔,沒有大的起伏衝撞,卻如一個現代寓言,討論的內核仍是古老傳統面對現代文明的身份焦慮和無所適從。

放映場次:

3月26日 (六) 下午9:15 The Grand Cinema

3月28日 (一) 下午7:00The Grand Cinema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28/tharlo

2.《路邊野餐》

過去一年備受矚目的獨立電影,獲2015年洛迦諾電影節最佳處女作,2015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2015年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金氣球獎,而導演畢贛年僅26歲。影片最為人稱道的是四十多分鐘的長鏡頭和詩歌與影像互文的處理,成熟又靈動的敘事和獨樹一幟的美學風格均令人驚艷。

放映場次:

3月26日 (六) 下午7:00 星影匯

3月28日 (一) 下午9:30 星影匯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66/kaili-blues

特別提示:有「與觀眾見面」環節

3.《河》

電影的人物和情節都異常簡單,七八成的時間只有藏族小姑娘央金拉姆一家。三代人之間、人與宗教自然之間的關係,透過央金拉姆的視角徐徐展開,小到不起眼的情感隔閡構成了故事的主線。影片中的父女二人都是以本名出演,年僅5歲的央金拉姆據說是片中亮點,表演早慧、童真而有靈氣。《河》由藏族導演松太加拍攝,他曾參與萬瑪才旦此前幾部影片,2015年入圍柏林電影節。

放映場次:

3月22日 (二) 下午7:30 香港藝術中心

3月24日 (四) 下午5:30 香港藝術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06/river

4.《痴》

《痴》的拍攝對象張先痴是一名老右派,他生於1934年,父親是國民黨高官。16歲時「進步青年」張先痴離開家庭,然而49年後在勞改營度過了23年歲月。電影記錄的雖然是個人史,但充滿導演的自覺意識:除了老右派張先痴的口述,不少場景再現都是對歷史事件、人物甚至拍攝對象張先痴的解構,畫面充滿劇場感,甚至有意凸顯「這是在表演」。因陋就簡帶來的荒誕,令沉重的歷史素材頗具幽默感。

放映場次:

4月2日 (六) 下午6:30 UA Cine Moko

4月4日 (一) 下午2:30 UA Cine Moko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88/mr-zhang-believes

特別提示:有「與觀眾見面」環節

5.《長江圖》

2016年唯一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導演楊超歷時4年拍攝。影片由秦昊辛芷蕾主演,侯孝賢御用攝影師李屏賓掌鏡,李屏賓並憑藉此片獲柏林電影節突出藝術貢獻獎。這是一部頗有魔幻色彩的影片,船長高淳帶着負載父親靈魂的一尾黑魚,從長江下游起航到四川宜賓。他在船上撿到一本詩集,每首詩的末尾都是一個長江邊的地名,而每到一處他都會遇到同一位女子安陸。循着詩集逆流而上,高淳來到長江的源頭,也重新瞭解了安陸。片中過去與現在交織,明線與隱線互文,而長江在李屏賓的鏡頭下也顯得格外壯闊、神秘。

放映場次:

4月2日 (六) 下午7:30 星影匯

4月4日 (一) 下午2:30 UA 太古城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46/crosscurrent

特別提示:膠片電影;亞洲首映;有「與觀眾見面」環節

E 經典影片

1.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

攝於1965年的《齊瓦哥醫生》由前蘇聯作家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同名小說改編。小說《齊瓦哥醫生》曾獲195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冷戰時期在西方世界轟動一時。電影則獲當年的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編劇、最佳音樂,奧斯卡最佳劇本、最佳攝於等多個獎項。直到1994年,《齊瓦哥醫生》的電影及小說才在俄羅斯解禁。

放映場次:3月25日 (五) 下午5:15 香港文化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39/doctor-zhivago

內地譯名:日瓦戈醫生

2.想當年(Amarcord)

《想當年》是意大利藝術片導演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半自述影片,曾獲197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74年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及最佳影片。影片回到1930年代意大利的海邊小鎮,呈現出費里尼童年時期的小鎮生活,也在種種細節中折射出二次大戰前後意大利境內的樣貌。 費里尼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片導演之一,1993年曾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放映場次:3月23日 (三) 下午9:45 香港文化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06/amarcord]17[

內地譯名:阿瑪柯德

3. 風櫃來的人

《風櫃來的人》攝於1983年,由侯孝賢導演。影片描述三個青少年在澎湖風櫃漁村間遊手好閒到處遊蕩的日子,而當他們離鄉背井到高雄大都市討生活,卻仍然徬徨無措。曾獲法國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影片」。

放映場次:

3月22日 (二) 下午10:00 The Grand Cinema

4月1日 (五) 下午5:00 UA 太古城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27/the-boys-from-fengkuei

特別提示:有「與觀眾見面」環節

4. 主婦日誌(Jeanne Dielman)

《主婦日誌》是著名實驗電影導演 Chantal Akerman 的代表作之一。影片攝於1975年,時至今日仍被視為女性主義電影的代表佳作,拍攝時年僅25歲的 Akerman 也因此片聲名鵲起。片中使用大量的固定長鏡頭,呈現一個中年寡婦三天的日常生活,拍攝場地甚至就是她的公寓。影片的大部分時間是對這位遺孀的日常刻板生活的概括,卻在片尾出現集中爆發。

放映場次:

3月25日 (五) 下午1:30 香港大會堂

3月28日 (一) 下午7:30 香港藝術中心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065/jeanne-dielman-23-quai-du-commerce-1080-bruxelles

內地譯名:讓娜·迪爾曼

特別提示:時长202分鐘;修復版

5. 《都靈老馬》(The Turin Horse)

Béla Tarr是匈牙利當代最著名的藝術片導演,長鏡頭電影的代表人物之一。《都靈之馬》是2011年的作品,當年曾獲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影片以令大哲學家尼採痛苦而進入長達11年瘋癲狀態的馬的故事為線索,講述馬、馬夫及馬夫女兒六日內的生活,其極致的長鏡頭探索哲學精神的靈肉合一。

放映場次:3月24日 (四) 下午7:30 香港大會堂

購票鏈接:http://www.hkiff.org/zh/film/40153/the-turin-horse

內地譯名:都靈之馬

特別提示:有「與觀眾見面」環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水」,作者有增刪。)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