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去香港購買保險的內地訪客在激增,保費屢創新高。過去香港保險業流傳着一句宣傳語,「來香港旅遊,順便捎份保險回家」。「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到香港買保險,順便旅個遊,」一位香港保險經紀人告訴端傳媒記者。
在人民幣不斷貶值的背景下,去香港購買保險是中國內地居民將人民幣資產轉為港幣或美元資產的途徑之一。或許為了遏制這一勢頭,銀聯國際(Union Pay International)在2016年2月向公眾重申一項規定:使用銀聯卡在境外(含香港)購買保險,單筆刷卡金額不得超過5000美元。
端傳媒從多家香港保險公司了解到,絕大多數內地訪客在支付首單保費時,都會使用帶有銀聯標識的信用卡或借記卡。銀聯是中國銀行卡的聯合組織機構,向持卡用戶提供支付服務。
「去年一次刷幾百萬都沒事,從這個月(指2015年2月)開始不行了。」上面提到的保險經紀人說。
銀聯重申的規定讓內地訪客繳納保費變得麻煩起來。「要刷很多次卡,」這位保險經紀人透露,如果保費在10萬美元左右,那意味着要在POS機上刷卡20次。不久前,他稱自己所在的公司簽下一張來自內地的525萬美元大單,為了遵守銀聯的規定,公司同事使用了四台POS機,花費三個小時,刷卡1025次。
「當然,投保人也可以帶現金到香港,但是不能帶太多,會被海關查的。」他補充。
「如果人民幣一直貶值,保額在實際上就會升值」
中國公民購買外匯一直處在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的監管之下。按照規定,中國內地居民每年結匯上限為5萬美元。普通人每一次到銀行兑換外匯,均要攜帶身份證件,表明換匯目的,並留下電話號碼,購買較大額度的外匯還需要提前預約。
因此,「避開外匯管制」成為很多境外保險公司的宣傳營銷文案。
隨着中國國內經濟疲軟和人民幣貶值,很多富裕家庭擔心自己的資產縮水。購買境外保險成為資產轉移、分擔風險的合法渠道之一。
他們通常會在香港購買以美金計價的保險,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保額在實際上就會升值。
「兩年前,來香港投保的大陸中產階級比較多。我的客人的資產一般在一千萬至三千萬(人民幣)之間。除此以外,也有一些工薪階層,購買一些小額保單,為了給自己的家庭做保障。」在英國保誠集團(Prudential)的香港公司擔任保險銷售經理的蔡小姐對端傳媒介紹,「但是到了這一兩年,中產以上至富豪級別的大陸人多了起來,例如我的一些同事,一簽就是籤100萬美金,連續供五年,這種就是為了資產轉移和分散風險。」
而另一位香港保險經紀公司的職員透露,目前香港的保險公司均會在內地尋找大量客源,例如通過第三方經紀公司在內地的主要城市設立辦事處,與內地的一些高端私家醫院進行合作,獲得客戶資源。「這一類的客戶一般每年會在保險上投入8萬至10萬美元,除此以外,還有一些超大客戶,」這位職員說。
端傳媒記者通過搜索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發布的數據發現,2010、2011、2012、2013、2014年度,內地訪客為香港保險業帶來的新增保單保費分別為44億、63億、99億、149億、240億港幣,年均增幅超過50%。
在2015年前三個季度,內地訪客赴香港所發出的新保單保費高達 211 億港幣,這一年前三個季度個人業務新保單總保費是972 億港幣,來自內地保費佔到了的20%以上。
內地投保人十分看重保險的免税、避債功能。「在我身邊,去香港投保已經是趨勢了。僅僅是國內接連不斷的遺產税傳聞已經讓人非常憂心了,股市又大跌,不如把錢拿來買保險。」內地居民吳女士對端傳媒記者說,她和丈夫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等地一共擁有五套房產、兩輛汽車,幼子剛滿兩歲,她本人供職於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吳女士為自己、丈夫、兒子和父母都分別購買了香港的保險,除重疾與教育儲蓄的險種之外,她比較側重以投資為主的儲蓄分紅型壽險、投連險,並均以美金投保。
她也非常看重保險的避債、避税功能。「其實也可以去新加坡、倫敦買保險,但只有香港的保單是中文的,是我看得懂的語言。」吳女士說,她去年的保險收益率是7%左右,「並且是複利,就是俗話說的『利滾利』」,「其中還有一款產品的收益達到了14.98%」。因涉及個人隱私,吳女士拒絕在傳媒上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劉遠舉在一篇名為《內地人為何喜歡到香港買保險》的文章中指出,「市場中的無數個體總是最敏鋭的,他們雖然不關心產品背後的制度,但卻能迅速的湧向生產最優質的產品……內地居民用腳投票,用人民幣投票,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多次刷卡繳納保費,會被監管部門追蹤
銀聯國際突然重申「5000美金單筆刷卡限額」的規定,勢必會為大額購買境外保險製造障礙。
事實上,這項規定在2004年銀聯開展國際業務的時候就已經存在。外匯局也曾在2010年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規範銀行外幣卡管理的通知》,以加強管理。在通知中,境外保險機構受理境內銀聯卡屬於限制類交易,有每筆5000美元上限的刷卡限額。
但是一直以來,這項規定並沒有被境外保險機構有效地遵守。
銀聯注意到部分香港保險公司的違規操作,銀聯國際新聞發言人向端傳媒記者表示,「近期經過對境外收單機構的調查,發現部分商戶未使用對應行業類別的限制類商戶類別碼(MCC),因此要求收單機構對MCC的標識和使用進行規範,確保落實執行監管政策和業務規則。而其他支持個人旅遊消費類支出的商戶均不受影響。」
在銀聯重申規定的次日,香港目前兩家最大的保險公司英國保誠(Lon:PRU)和友邦保險(1299.HK)股價一度跳水。
一位接近香港保險業的人士向端傳媒介紹,很多保險公司已經採取應對措施,例如增設人手和刷卡設備。但試圖以多次刷卡的方式繳納保費,同樣會被監管部門追蹤。
外匯局在2016年2月5日答記者問時指出,「境內持卡人可以通過銀行卡支付其在境外旅遊消費或商務交往中正常合理的保險需求。對於持卡人通過多次刷卡從事其他目的保險交易的情況,外匯局將充分利用銀行卡交易有記錄可查這一特點,會同銀行卡組織、發卡行,對於涉嫌多次刷卡交易的持卡人、商戶進行重點監測。」
一位銀聯智惠的工作人員向端傳媒記者介紹,銀聯擁有內地訪客在香港刷卡購買保險的每一筆支付數據,但無法向傳媒公開。銀聯智惠是銀聯的子公司,這位工作人員的職責是觀察銀聯卡在境外的使用情況。
與此同時,外匯局還要求維薩(VISA)、萬事達(Master)等國際卡組織標識的境內銀行卡發卡行,同樣執行限制類商戶單筆5000美金刷卡上限的規定。
「對於有剛需的人是非常不公平的」
曾經有中文媒體爆料,一些瀕臨破產的中小業主,將實業抵押給內地銀行套取現金,轉手到香港購買保險,將資產轉移至境外,期望在境外「保險權大於債權」的法律框架下,即使是公司被清盤,手中握有保單,資產仍然可以達到保全。
「如果政府不能阻止資金從金融系統中流出,中國的前景可能會愈發黯淡。」《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撰文稱,「資本外流增加是中國經濟放緩的一個不穩定因素,有可能會打擊人們的信心,對中國的銀行系統造成危害。」
根據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數字,在2015年,公司和個人已經從中國轉移了近一萬億美元出境。境外保險是途徑之一。
但中國一位知名的經濟學家並不認同這種看法,「中國處於全球化的進程當中,香港是重要的『窗口』,在『窗口』多做點投資、理財和保險,都是可行的。」
他認為媒體不應該對資本外流進行過多的解讀,「資本本來就是流動的,有海外資本投資到內地,也應該允許內地的資本流動到海外。現在國家防止的是短期性的、投機性的資本外流。而在未來,資本流動將會越來越正常化。個人的投資渠道會不斷拓寬,將來會有更多到海外購買金融產品的渠道。」這位經濟學家拒絕公開他的姓名。
上述提到的銀行套現購買香港保險的方式被業內人士詬病為「枱面下的做法」。端傳媒記者所接觸到的十餘位香港保險銷售經理都宣稱自己做的是「健康單」,即「不涉及內地來路不明的錢」,而是「確實有需要,為自己和家人投保」。
但是,「幾乎每天都會聽說百萬美金的保單誕生,」其中一位保險銷售經理說。
在香港投保,通常會由保險公司進行核保審查,例如資金來源是否正當。香港保險業監理處也曾發布《防止洗黑錢及恐怖分子籌資活動指引》,對投保程序進行規範。
一位曾經在英國保誠集團擔任保險銷售經理的人士對端傳媒表示,「目前5000美金的刷卡限額還沒有限制同一張卡、同一個人和刷幾次。至於,之後會不會有限制,我只能說『我不希望』,這對於有剛需的投保人是非常不公平的……(香港保險)對於他們有多一個選擇,這是他們的消費自由。」
「內地的資金不斷在外流,這不是靠政策『堵』就可以解決的,根源不在這。需求是擋不住的,只要有到境外購買保險產品的動機和需求,哪怕是更多的限制,商人也是有更多的辦法來突破限制。」這位前任保險經理對端傳媒記者說。
目前,已經有保險經紀人建議內地訪客攜帶大陸身份證、港澳通行證、住址證明和其它輔助文件,到香港的匯豐銀行開戶,獲得香港本地銀行卡與支票本,方便繳納保費。
(實習記者誾睿悅對本文亦有貢獻)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