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轉型正義

民進黨提案廢「國父遺像」引兩黨激辯

刊登於 2016-02-24

#轉型正義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提案廢除國父遺像。圖為馬英九在孫中山畫像前宣誓 。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近日提出《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宣誓條例》及《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等修正草案,要求廢除機關學校內懸掛國父遺像(即孫中山遺像)等規定,以及希望未來元首或一般民眾不再向國父遺像行禮。

高志鵬在上屆立委任期內也曾提出類似修正案,當時被佔立法院多數的國民黨立委擋下。而此次立委大選後,民進黨已單獨取得過半議席,令相關修正案通過的幾率大增。

相關提案在台灣引發爭議。國民黨團書記長林德福表示,這是民進黨團在進行「清算鬥爭」。台灣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也質疑,「廢除國父遺像有這麼重要嗎?」

民進黨立委則紛紛對修正案表示支持,認為這是「轉型正義」的一部分。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也於23日回應事件時稱,「將來會設立機制,在民意基礎上處理轉型正義,在建立機制後就按照機制來走。」

孫文(孫中山)到底是不是台灣2300萬人的國父,還有待討論。

民進黨立委高志鵬

高志鵬表示,國家主權的象徵是國旗跟國歌,現在政府機關、學校以及軍隊禮堂中懸掛的國父遺像已無必要。他還指出,孫中山會被稱為「國父」,本身就是黨國體制的產物,因此要繼續推動修法、落實民主深化。

但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認為,相關做法等於「數典忘祖」。他還指出,2004年民進黨執政時,前總統陳水扁也曾在國父遺像前公開表示「這是我們的國父,沒什麼好爭論,也沒有必要扭曲或抹黑」。

正在參選國民黨主席的洪秀柱、黃敏惠也對廢除國父遺像表示反對。洪秀柱指出,如果要毀滅國父遺像、不承認中華民國的創建者是誰,「是不是自家祖宗牌位也可以不要認?」黃敏惠也表示,民進黨此舉過於政治化,國民黨將捍衞國家、捍衞應有的價值。

按照中華民國現行法律,孫中山是中華民國「國父」。在台灣,以他命名的建築和道路為數眾多,他的誕辰和逝世日也被設立為紀念日──「國父誕辰紀念日」(11月12日)和「國父逝世紀念日」(3月12日)。去年11月12日,台灣還紀念了孫中山誕辰150週年。

但自由時報社論指出,孫中山生前只來過台灣4次,只是一位「到訪者」;而台灣公民並未以民主程序,就一位「中國革命家」是否適合做台灣人的「國父」做過討論。

與民進黨主張「去孫中山化」不同,中國全國政協則於去年11月會議決定,將於今年11月12日為孫中山誕辰150週年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兩岸對孫中山誕辰週年計法不同,相差一年),並稱孫中山為「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

除撤掛國父遺像外,民進黨立委還推出其他有關「轉型正義」的法案,包括將台灣獨立運動先驅鄭南榕面對警方逮捕自焚身亡的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廢除賦予紅十字會特殊法律地位的《紅十字會法》等。此外,被認為將重創國民黨的「不當黨產條例」也被民進黨團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法案,近日將再次交付審查。

60
國父遺像從1954年懸掛至今,已超過60年。

聲音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當選後曾提出要讓今年變成「改革元年」,但以民進黨立委提案廢除國父遺像,大搞意識形態,大家感受像是「文革元年」。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奕華

過去對獨裁者崇拜、強化威權統治的偶像崇拜都應有所改變,不再崇拜獨裁者。

時代力量秘書長陳惠敏

有一些想法在進步……委員有提案的權利,相信委員有智慧,能討論出符合人民想法的決定。

民進黨籍立法院院長蘇嘉全

孫中山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是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職,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9年,孫中山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聯合新聞網風傳媒自由時報新頭殼BBC中文網人民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