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歲的李然鏗任職室內設計,也是野外露營的發燒友,假日經常與朋友到東龍島、西貢浪茄等地露營,甚至會自行設計不同工具,例如自製火水爐、流動電影院等,在野外架起自己的小天地。一個星期前,他得悉 1 月 24 日會遇上香港罕見的寒冷,特意相約數名朋友,凌晨到香港最高峰,位於新界中部的大帽山看日出。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楊凱珊,十年前開始跟進氣侯變化議題。說到氣候變化,香港人總覺得很遙遠,但楊凱珊大約五年前搬到位處香港最北面、天氣較冷的打鼓嶺,卻對天氣有另一番體會。原來這幾年的冬天,她都會在家門口曬臘肉:「曬臘肉要挑晴朗、乾燥、寒冷的日子,而且要持續兩星期,才能曬出好臘肉,然而今年冬天,又熱又潮濕,把肉放到外面數天就變壞了,如何曬臘肉?」乾燥、寒冷,是香港冬天「應有」的天氣。
港台冰封,市民登高賞奇景
1 月 24 日,據香港天文台數據顯示,位於尖沙咀的天文台站, 下午錄得攝氏 3.1 度低溫,是 1957 年以來最低溫度,當年最低溫度是攝氏 2.4 度,也打平本港有紀錄以來第 3 最低溫度,此前本港在 1900 年及 1955 年,也曾錄得攝氏 3.1 度。而天文台公布,位於高地的大帽山,溫度持續在冰點以下,出現凍雨和結冰現象。香港市民這時卻冒著寒風上山,把結冰的路面當成溜冰場。隔岸的台灣,陽明山、烏來等自 1 月 23 日起陸續下雪,吸引大批民眾賞雪,當地氣象部門指出,在水氣充足的情況下,台灣各處高地都有機會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