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長江圖》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刊登於 2016-01-25

電影《長江圖》劇照。
電影《長江圖》劇照。

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將於2月11日開幕,入圍片單也於近日公布。魔幻現實主義電影《長江圖》成為唯一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將與17部影片競逐金熊獎。片中以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為「明線」,以傳說中的愛情故事為「隱線」。過去與現在交織,明線與隱線互文,大量的詩歌旁白、壯闊而神祕的長江圖景令影片在美學上別具風格。

這是一部關於人類對未知和不可知的永恆追索的電影,拍得神祕而壯觀。

柏林影展亞洲代表、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總監王慶鏘

《長江圖》由中國導演楊超執導,秦昊、辛芷蕾主演,掌鏡攝影師則是大師級導演侯孝賢的御用攝影師李屏賓,他曾拍攝《童年往事》、《戀戀風塵》、《南國再見南國》、《花樣年華》、《太陽照常升起》、《刺客聶隱娘》等多部經典華語片。參演《長江圖》的還包括已於2012年病逝的老藝術家江化霖、賈樟柯電影《小武》《站台》等片的男主角王宏偉和有「中國獨立電影教父」之稱的張獻民。

這是一部頗有魔幻色彩的影片,船長高淳因為父親的遺命重新開始逆長江而上的航行。在駕駛貨船的途中,他不斷上岸尋找艷遇,但卻發現不同碼頭遇到的女人,都像是多年前與他在長江分開的安陸。高淳漸漸發現安陸出現的地點,都與一本手寫詩集有關。船過三峽後安陸不再出現。高淳則在船上發生變故後,循着安陸出現的規律,瘋狂地尋找她,並上溯長江到源頭的雪山,最終發現安陸的起源和長江的祕密。片中也涉及到長江流域曾頗為猖獗的捕殺和私運瀕危動物的情節。

《長江圖》的拍攝歷時四年,項目一度因經費耗盡暫停。由於影片以膠片拍攝,恰逢柯達公司破產,因此這也可能是華語世界最後一部膠片電影。受制於成本和外景,補拍時攝製團隊只能使用「數字攝影」,部分空鏡頭則是導演用 DV 採集。

此番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還包括法國新浪潮導演代表之一 André Téchiné 的新作《當我們17歲》(Being 17),波黑當代最傑出的導演、曾拍攝《無人之地》(No Man's Land)的 Danis Tanović 執導的《薩拉熱窩之死》(Death in Sarajevo),由奧斯卡影後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主演、基於1978年曾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天才的編輯》(Max Perkins: Editor of Genius)一書的《天才捕手》(Genius)等影片。

此外,杜琪峰監制,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三名香港導演聯合執導的《樹大招風》也入圍本屆柏林電影節新電影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f New Cinema)。電影改編自1990 年代香港「三大賊王」張子強、葉繼歡與季炳雄的故事,並計劃今年4月香港公映。入圍本屆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Panorama)的電影則有范檢導演的紀錄片《吾土》、彭浩翔監制的劇情片《三伏天》,值得一提的是秦昊同樣是《三伏天》一片的男主角。此外,北野武主演、美籍華裔導演王穎執導的《女人沈睡時》(While the Women Are Sleeping)也入圍這一單元 。

3
《長江圖》是秦昊參演的影片第三次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此前他參演的《左右》、《推拿》均曾入圍該單元。秦昊主演的影片《青紅》、《春風沈醉的夜晚》、《日照重慶》也均曾入圍康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他出演的《闖入者》則進入2014年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又名“Berlinale”)是一個在德國柏林舉行的電影節,該電影節與意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法國的康城電影節並列為世界三大藝術電影節之一。第一屆的柏林電影節由電影歷史學家 Dr. Alfred Bauer 發起,並於1951年6月6日在柏林的泰坦尼克宮舉行。第一屆的金熊獎並不是由評審團選出而是由觀眾決定的。1956年,柏林電影節與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 A 類電影節,從此獲獎名單改由評審團決定。選舉出的評審團來自世界各地,並設立了金熊獎和銀熊獎兩項大獎。1978年開始,柏林電影節改為在每年的2月舉行。(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HollywoodReporter新京報時光網亞洲電影投資協會(微信公眾號)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