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上周無視歐盟告誡及人權組織和民間團體的抗議,簽署波蘭新媒體法,擴大政府控制媒體的權力。歐盟委員會於1月13日召開會議,辯論應對方案。但一般分析認為,歐盟將不會對波蘭採取嚴重制裁。
杜達於7日簽署該項爭議法案,賦予政府直接任命或開除公共電視及電台廣播機構主管的權力,變相將公共媒體收編為國家媒體。波蘭政府發言人當時稱,鑑於「經常看見有記者在報導中加入主觀意見,有失客觀中立⋯⋯為保持媒體公正、客觀、可信」,有必要訂立相關法例。
歐盟當時已對波蘭政府立法一事表達「嚴重關切」,並定於13日展開辯論。相關辯論在歐盟去年採納的新法治機制下進行,也是潛在制裁過程的第一步。歐盟於去年通過該法治機制,若任何成員國疑對歐盟整體基本價值觀念構成「系統性威脅」,歐盟可對其施加壓力和決議制裁;若取得一致贊成,歐盟甚至可暫停該成員國於歐盟理事會的投票權。在此次應對波蘭新媒體法之前,歐盟從未啟動該法治機制。
波蘭正在推行危險的『普京化』政策⋯⋯此舉違背歐洲基礎價值。
分析認為,即使歐盟針對波蘭啟動法治機制,但暫停波蘭於歐盟理事會投票權的機會微乎其微。歐盟必須取得成員國一致贊成,才能採取該項懲罰,但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多(Orbán Viktor)早已表明反對。歐洲理事會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此前亦曾強調,切勿誇大歐盟與波蘭關係的嚴峻程度。有歐盟官員對媒體稱,歐盟不能失去波蘭,因為那意味着「另一場無法承受的歐洲分裂危機」。
來自波蘭右翼保守主義、疑歐派政黨「法律與公正黨」(PiS)的杜達,於去年8月6日才上任波蘭總統,但一直被視為 PiS 黨主席卡欽斯基(Jarosław Kaczyński)的傀儡。波蘭右翼政府上台後,多次因高官右翼言論及收緊國內媒體言論自由的政策,而導致與歐盟和歐洲多國關係惡化。
其中,波蘭與德國的關係最為緊張。來自德國的歐洲議會議長舒爾茨(Martin Schulz)及歐盟執委會執委奧廷格(Günther Oettinger)此前分別批評波蘭新媒體法是危險的「普京化」政策,並指波蘭新媒體法是對歐洲價值的「系統性威脅」。1月初,同樣來自德國的歐盟新聞自由事務委員代表歐盟批評波蘭新媒體法,並表達歐盟關切。但波蘭司法部長 Zbigniew Ziobro 回應時卻把矛頭指向德國,重提納粹德軍佔領波蘭一事,並將當屆德國政府與納粹德國政權相提並論,又嘲笑批評波蘭新媒體法的人。此言論引發德國及歐盟不滿。
11日,一本波蘭暢銷週刊又設計出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奧廷格、舒爾茨等德國政客及歐洲理事會主席容克身穿二戰納粹德軍軍服的圖片作為封面,再次被質疑挑動歐洲二戰歷史禁忌。
據德國《焦點》週刊分析,波蘭因歐洲難民危機,與德國等歐盟國家出現隔閡;分析指,波蘭政府正尋求與同樣反對歐盟難民政策的匈牙利及國內正熱烈討論應否脱歐的英國加強關係;波蘭政府甚至可能提出脱離歐盟。
聲音
由德國人提出這樣的批評,讓波蘭人感受到了惡意。包括我,我是一位波蘭軍官的孫子,祖父在二戰期間曾參與對納粹德軍的地下抵抗。
德國是「歐洲合唱團」中的關鍵聲音,但德國人必須撫心自問,他們把波蘭當作面對俄羅斯的緩衝區,還是廉價勞動力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