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想像的共同體》作者安德森逝世

刊登於 2015-12-14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攝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Ireland Galway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想像的共同體》一書作者、美國康乃爾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於12月13日在印尼東部城市瑪琅去世,終年79歲。他的養子 Wahyu Yudistra 表示,他的意外離世可能是因為過度疲勞。

安德森一生致力於東南亞地區研究,著有《比較的幽靈:民族主義、東南亞與全球》、《革命時期的爪哇》、《美國殖民時期的暹羅政治與文學》等。他還敢於揭露東南亞的政治恐怖,曾於1966年與同事 Ruth McVey 等人撰文披露印尼屠殺共產黨及華人的「930事件」,並在此後長期被印尼政府禁止入境。

引用阿克頓勛爵(編者註:英國歷史學家,自由主義者)的一句話,民族主義總是實際上產生於流亡,它是在流亡過程中產生出來的。

安德森

安德森的父親是愛爾蘭人,母親是英國人。由於父親在大英帝國駐中國的海關任職,並在中國生活長達30年之久,安德森1936年出生於中國雲南省昆明市,5歲時為躲避戰火才與家人離開中國。他曾在英國劍橋大學主修西方古典研究和英法文學,後又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專攻印尼研究。

有感於1978至1979年間中國、越南、柬埔寨爆發的三角戰爭,安德森開始思考為何民族主義的力量如此強大。他在1983年發表了民族主義經典之作《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文中為「民族」下了一個巧妙的定義,即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成員間可能素昧平生,但在主觀認知裏認為彼此屬於同一群體。

為解釋這種「想像的共同體」形成的條件,安德森還在書中發展了「印刷資本主義」(print capitalism)這一概念,指出「想像的共同體」依賴於廣泛傳播的、使用共同語言的印刷品。隨着使用地方性語言的紙媒和圖書市場的發展,彼此分離的社區也能產生共同的話語。

安德森畢生反對殖民和帝國主義,對民族自決運動抱有同情,而後者又與民族主義的興起密切相關。在《想像的共同體》初版結尾,安德森呼籲為民族主義「正名」,認為不應將它視為「現代歷史發展的病態」,而應從中「學習真實的和想象的過往經驗」。

學者離世,但理論長存。安德森的理論至今仍被廣泛應用。香港政治學者方志恆曾用「想像的共同體」概念分析港中足球大戰,稱足球隊往往是構建共同體意識的最佳素材。台灣作家鄭鴻生也曾用這一概念分析台灣,指出日本殖民統治時推廣日語、國民黨威權統治時期統一課本等,都促成了台灣民族想像的形成。

27
安德森撰寫披露「930事件」的《康乃爾文件》後,在1972年到1999年被印尼當局禁止入境,長達27年。

聲音

無論國家是好是壞,個人都和它存在某種割捨不去的關聯,這就所謂的民族情感。羞恥感就位於民族情感之中,儘管現代人不會再採取原始叢林人類的方式去表達,但那種羞恥感始終都在那裏。

安德森在清華大學的演講

安德森不但沒有像一般社會科學家那樣以實證主義式的傲慢忽視人類追求「歸屬感」的需求,反而直接面對這個真實而深刻的存在性問題,並在他的架構中為之賦予適當的詮釋與意義。

《想象的共同體》譯者吳叡人

許多《想像的共同體》的讀者或許不知道,安德森對東亞語言的知識讓他得以對印尼、泰國、菲律賓的政治文化和歷史富有洞察力。

澳洲國立大學教授 Craig J. Reynolds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種)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條件下以擁有相同國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來説,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經常(並非總是)無從區分。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澎湃新聞ABC News新知(微信公眾號)東方歷史評論(微信公眾號)康乃爾大學網站風傳媒國際邊緣網站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