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中國經濟放緩導致全球碳排放量下降?

刊登於 2015-12-09

研究報告指201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出現意外下降,分析稱中國減少煤炭使用量是主因。攝 : Kevin Frayer/GETTY
研究報告指201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出現意外下降,分析稱中國減少煤炭使用量是主因。

《自然》雜誌旗下的《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最近發表研究報告,指2015年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意外下降了。與此同時,已經進入第二周的巴黎氣候峰會仍在就全球減排行動等氣候議題進行談判。此前,多個研究機構都表明2015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主要原因就包括温室氣體的不斷排放。

在2014年以及2015年,全球經濟發展所呈現的數據顯示,經濟的增長終於不再與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掛鈎。

《自然》雜誌

這份報告顯示經初步估算,2015年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的碳排放量比2014年降低了0.6%。這樣的結果相當罕見,因為自2000年以來,全球已經連續多年錄得2%至3%的碳排放量年增長。科學家還表示,過去,全球碳排放下降一般只發生在經濟危機發生時,但今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經濟將增長3%。

研究的主持者之一勒凱雷(Corinne Le Quéré)教授也表示,「這些數字當然是非典型的」。她認為,碳排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減少了煤炭的使用量。研究報告指出,至少在2015年的1至8月,中國的煤炭消費量下降了,他們預計2015年全年中國碳排放量將減少3.9%。而在過去10年中,中國一直保持高達6.7%的碳排放年增速,直到2014年仍有增長,不過增速已降至1.2%。

有分析認為,中國煤炭用量減少除因產業結構變化外,與經濟增速放緩也密切相關。據統計,中國2014年電力需求增速已明顯放緩,部分地區及行業用電量甚至出現負增長。2015年1至9月全國絕對發電量同比僅上升0.1%,而9月份全國發電量同比下降達3.1%,很多電力企業感到壓力巨大。

中國是全球2014年最大的碳排放經濟體,佔到全球排放量的27%。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美國和歐盟,分別佔15%和10%,報告指這兩國的碳排放也有所減少。

不過,身為全球第四大碳排放體的印度,並沒有減排的跡象。正在進行的巴黎氣候峰會上,亦有人擔憂印度等國家是否會利用這項新出爐的研究來為自己解圍,試圖削弱氣候協議中的減排要求。科學家也提醒,這些大型的新興經濟體依賴煤炭來帶動經濟增長,因此不能認為碳排放量已經達到歷史峰值,亦不能認為排放量的減少已成為趨勢。

此外,綠色和平全球氣候政策總監凱撒(Martin Kaiser)還指,雖然碳排放量減少了一點,但温室氣體會在大氣中停留累積。他説,目前全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逼近 400ppm(百萬分之400),十分嚴峻,因此,還需要加速減排。

60 %
6月30日,中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祕書處正式遞交了中國新的減排貢獻。提出的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以2005年為基準年,在2030年下降60%至65%。

聲音

排放的減少一定和中國經濟不穩有關係。這樣的排放量不可能是一個峰值。很多新興經濟體都很依賴煤炭,在未來短短幾年內,排放量就會快速上升的。

英國東盎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教授勒凱雷(Corinne Le Quéré)

全球排放量在2020年以後就肯定會下降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良好的信號,我們不應該把這看成是錯誤的希望。它是一個真的希望,説明氣候問題在好轉了。

白宮氣候問題顧問 John Holdren

考慮到中國煤炭消費增速放緩和去年絕對量的降低,以及全球範圍內的可再生能源革命,2014年全球碳排放量出現下降並沒有很大意外。

綠色和平全球氣候政策總監凱撒(Martin Kaiser)

温室氣體

温室氣體或稱温室效應氣體,是指大氣中促成温室效應的氣體成分。自然温室氣體包括水蒸氣(H2O),水氣所產生的温室效應大約佔整體温室效應的60%至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大約佔26%,其他還有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亞氮(又稱笑氣,N2O)、以及人造温室氣體氯氟碳化物(CFCs)、全氟碳化物(PFCs)、氫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烴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縱使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碳循環中拿走,自從工業革命起人類燃燒化石燃料仍然導致大氣層內二氧化碳濃度由 280ppm 上升至 400ppm。 (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金融時報南方都市報Nature和訊網中國煤炭資源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