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中國新教育者説:「我們做得再差,也比應試教育強」

那些被以考試為中心的教育浸泡多年、沒能等到中國教育市場勃興的成年人們,大概是要長恨此生了。還好上天給了他們第二次機會:用孩子投票。

端傳媒記者 周華蕾 發自北京

刊登於 2015-11-30

北京臨川育人學校的學生在武術課上進行武術練習。攝:Wu Hao/端傳媒
北京臨川育人學校的學生在武術課上進行武術練習。

1988年第11期的《上海教育》雜誌提出了一個新詞組合:「素質」+「教育」。自那時開始30年,這種新型的教育思想表面上仍然不敵以考試為中心的主流應試教育。中國現行公立教育制度按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執行,而這十二年教育服務於一個終極目標:向高考衝刺,考上好大學。學生的命運、教師的職稱、學校的等級都與這目標緊緊掛鈎,「教育」變成一條高效的工廠流水線,批量生產着「考分機器」。

儘管中國的大學錄取率已經逐年擢升,儘管體制內的教育者嘗試改革,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成長空間;但數量龐大的學生和緊缺的優質教育資源的對比,始終沒能改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圖景。每到考試關頭,少年人便重回戰場,相比起「富二代」或者「官二代」,他們甚至覺得,戰場最公平。

中國湖北省武漢一間小學,學生在課室上念書。攝:China Photos/Getty
中國湖北省武漢一間小學,學生在課室上念書。

但總有家長在尋找,戰場之外的桃花源。

最有勇氣的家長選擇了在家上學(home study)。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2013年發布了《中國在家上學研究報告》,報告稱,目前在中國大陸選擇在家上學的群體規模約有1.8萬人(包括父母和孩子)。其中,基於216個樣本的調查,他們選擇在家上學的原因是: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54.19%)、學校教學進度過慢(9.5%)、孩子在學校沒有得到充分尊重(7.26%)、孩子厭倦學校生活(6.7%)以及宗教信仰(5.59%)。

更多的家長,將眼光投向比較符合他們期待的體制外「新式教育」。

需求源源不斷,行動者絡繹不絕。「新式教育」在中國已經出現各種流派,百家爭鳴:志在復興傳統文化的人們回歸了傳統的私塾與學堂,在消費社會中感到疲累的人們投奔了華德福的世界,想要孩子從小面向牆外廣闊世界的人們選擇了國際學校,還有蒙特梭利體系、瑞吉歐體系……

較之傳統的應試教育,新式教育通常呈現如下特點:

圖:端傳媒設計部

因為「新式教育」包含的對象駁雜、且部分仍被官方定義為「非法辦學」,至今未有這個人群數量級的統計。單單是華德福學校,2004年在中國開了第一家,到現在有數百家,「新式教育」的井噴式發展就可見一斑。

就端傳媒記者觀察,選擇「新式教育」的人群以企業家、教師、海歸人士、學者、自由職業者居多。

在現有體制和文化中,新式教育仍然困難重重。

「越到高處越吃力——新教育是要用創造性的思維解決新問題,接受傳統教育的人會用成功的經驗解決問題,現實中本來想搞點改革,遇到問題,有創造性思維的人還好,但大多數人沒有創造性思維,幹過的又穿新鞋走老路,又回去了,很難突破。」教育研究者郝少林認為。

不過,端傳媒記者在接觸新式教育從業者過程中,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們做得再差,也比應試教育強。」

我們對三個體制外的教育案例做了深度調查報導,希望考察他們分別如何在民間發育壯大:

四海學堂,它是中國傳統私塾教育復興的一脈,見證了國學信仰者們重拾失落的傳統,希冀培養一批現代社會「士君子」的宏願;

華德福教育,舶自德國,它引入了一套中國人前所未聞的全新理念,實踐着工業與消費社會裏,如何讓一個孩子身心靈健康地成長;

臨川國際學校,是將中國納入國際化背景的考量,倡導中國現實與當今世界接軌的精英式教育。

我們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這也是現代中國人對價值觀的思考與選擇,對自己未來生活的塑造實驗。這種實驗,又會如何影響中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