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數洞

港府誇大廢物回收率 環保淪為數字至上的生意?

為了粉飾數字,港府一味誇大垃圾回收率,無視持續增長的固體廢物,在我城,環保還是只被視為一盤生意。

端傳媒記者 孫賢亮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5-11-19

#數據統計#數洞

「都市固體廢物產生量錯誤計算。」

「數量不明的進口可循環再造物料。」

「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被高估。」

以上三句評語,出自10月27日政府審計署發布的對環境局轄下環境保護署的審計報告,檢討「政府管理都市固體廢物的工作」。報告直指環保署計算錯誤,高估回收率,簡言之,在統計上「做數」(虛報)。

100%成功回收的「洋垃圾」

「錯誤計算」的主因,是香港大量入口的「洋垃圾」。

早在2013年7月,有線新聞《新聞刺針》已質疑「環保署回收率計法疑有重大偏差」,原因是本港回收商從發達國家直接購入當地不要的「洋垃圾」,在港初步處理後,再當作可循環再造物料出口大陸。

這些回收率相當於100%的「洋垃圾」,大大拉高了整體回收率數字,令環保署2005年時定下的「2014年回收率達到50%」的目標,在2010年就輕易「達到」。

香港固體廢物都由那裏產生?

經過加工的報告,將光鮮的回收佳績呈現在公眾面前。這種經過粉飾的「做數」(虛報)年復一年,沿用至今。究其原因,是政府始終視「環保」為一盤生意。

「但環保不是生意!」香港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克勤接受端傳媒記者時堅決地說,「環保是有社會責任的工業,並非純粹賺錢。」

10月6日,香港政府環境保護署成立的回收基金正式啟動,首批申請截止至11月底。據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克勤於11月11日透露,啟動一個多月只接到兩宗申請。申請手續繁瑣,資助項目隔靴搔癢,或是業界興趣不高的主因。

在商人逐利的大前提下,該基金又變成「大白象」工程,無人問津。歸根到底,因為環保回收這一行在此時的香港環境無法致富。但環保本就不是純粹用來盈利的工業,而是社會必須共同參與的事業。

本地垃圾不斷上升 政府無視現實

環境局在2013年發表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以下簡稱《藍圖》)中,認為香港當前面臨的挑戰有「廢物量多、公眾疑念、吸納回收物料的容量限制、以及未完備的基礎建設」。

《藍圖》中提及,自1982年至2012年的30年間,香港的都市固體廢料總量增加近80%,而同一時期,人口增長僅僅為36%。記者綜合了近18年統計處的人口資料與環保署的都市固體廢物的每日平均量,儘管本世紀最初10年都在緩步下降,但達到2011年的最低值每人每日1.27公斤之後,又逐年回升到2014年的每人每日1.35公斤。

《藍圖》曾設立目標,要在2017年將人均固定廢物將至每人每日1公斤以下,而到2022年將至0.8公斤,但這根本是天方夜譚。

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及政府減廢目標。

諷刺的是,根據環保署近18年發表的統計數據,都市固體廢物的每日平均量基本呈上升趨勢,其中,家居廢物確有輕微下降,但工商業廢物則逐年增加。而堆填區接收的固體廢物總量,最近4年又再次回升。

環保政策,講的是「節源」與「開流」,面對「垃圾圍城」的壓力,香港特區政府現時的對策主要集中在「開流」,包括擴建堆填區及興建焚化爐等。香港現有的三個堆填區分別將於2015年、2017年與2019年爆滿,政府便推出的「三堆一爐」捆綁式方案,擴建三座堆填區,建造石鼓洲焚化爐,並於今年1月獲得立法會財委會的通過。

但面對龐大的廢物量,真正治本還得靠「節源」,即「源頭減廢」。而對於「減廢」,香港政府始終在紙上談兵。減廢的其中一把利器,便是資源循環再用,或者回收再造,亦即是審計署批評是次「報大數」的環節。

要「報大數」才能達標,是因為實際的香港現時「廢料無人收,有人無廢料」,回收鏈嚴重斷裂。

一木知林 香港回收業斷鏈

回收鏈的斷裂,從廢木回收的問題可見一斑。

環保署宣稱,都市固體廢物整體回收率在4成上下,但其中木材的回收率僅僅一成,成效尤其低微,根據環保署最新一期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4年廢木5.2%的回收率僅僅高過紡織物的3.8%,比玻璃(7.5%)、塑料(11.8%)、紙(57.5%)和含鐵金屬(93.73%)都要來得低。

12月聖誕節即將來臨,香港在滿城歡慶之餘,又會產生很多廢木。大小商戶都會擺上聖誕樹來裝點節日氣氛,完成使命後,這些聖誕樹便會進入堆填區。聖誕之後新年接踵而至,寓意愛情和鴻圖的桃花,也重蹈聖誕樹的覆轍。

「聖誕節前,單單一間園藝公司,就會有5、6個(裝着聖誕樹的)貨櫃從歐洲、北美來港,何況香港有二十多間主要園藝公司,」香港環境保護協會(HKEPA)主席樊熙泰深感可惜,「那麼多木材其實都可以循環再造,好端端就被扔了去堆填」。

2012年起,協會開始回收節慶後被棄置的聖誕樹與桃花,現在兩個節慶一共回收到的廢木達100噸,差不多覆蓋了8成機構,但樊熙泰對端傳媒記者說,「市民家居用的聖誕樹和農曆春節的桃花,數量比這大得多」。

香港多少廢物成功回收?廢木呢?

比起被扔進堆填區的廢木,這有幸被回收的100噸仍顯得微不足道。根據政府的統計數字,在香港,每日有330噸的廢木被拿去堆填,年均廢棄量近12萬噸。根據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助理教授鍾姍姍的研究發現,這個數字可能被嚴重低估,每日被棄置的木材或達670噸。

推高廢木總量的,是貨運中經常使用的木卡板。礙於運輸與倉儲成本,木卡板回收商大多零散、規模小,回收所得不僅良莠不齊,且難以滿足木卡板通關所必須的殺蟲要求,無法應對進出口貿易所需的大批量供貨。(詳細請參見:《每日埋葬600噸木卡板 香港淪為木材墳墓》

而令回收量始終徘徊在低位的原因,大抵有二。首先,廢木再造的產品——木碎或木煤——所產生的利潤十分低,受國際石油價格下跌影響,今年木煤的售價亦應聲下挫。這令現有回收商無法做大規模,亦難以吸引新人入行。其次,在回收的過程中,廢木體積大導致運輸成本高,令本已薄弱的利潤雪上加霜。

2013年,環保署在答覆立法會關於木材廢物分類的質詢時,亦承認「由於廢木材價值低廉,而回收廢木材的運輸成本高昂,因此香港的廢木材回收行業並不活躍」。但同時,環保署還稱自己「一直積極聯絡各廢木材生產者及收集者,包括政府各部門,鼓勵他們直接把廢木材運送到環保園或其他合適回收商作處理」。

但「積極聯絡」與「鼓勵」也僅流於言語,對位於屯門環保園內的鴻偉人造板公司而言,政府唯一實質有做的,便是他主動與香港環境保護協會合作,在兩個節慶回收聖誕樹與桃花時,多提供數十個回收點。鴻偉的負責人黃建澄忿忿地說:「入駐環保園時,政府承諾會協助收集原材料,為何至今不見影蹤?」

廢木利潤微薄,要協助回收,無外乎對垃圾進行分類後直接運送到回收商,但在額外產生的成本以外,政府還有更多顧慮。「幫了回收業,其它行業呢?幫了木材回收,那塑膠、紙等等呢?政府擔心自己是否會被指責為『官商勾結』或者『偏幫』。」年年就環保政策向政府獻計獻策的樊熙泰,這樣告訴端傳媒記者。

這種考慮,顯然是港府用相同的「生意」角度,對待商界與環保業使然。

可持續發展出路?陣痛難免

對香港環境保護協會主席樊熙泰而言,「節源」雖有諸多難處,卻絕非無能為力,出路之一是:「強制分類,強制回收,垃圾徵費,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所生產的垃圾負責」。

香港人赴台旅行,常會感嘆台北市的乾淨整潔,但也會抱怨尋找垃圾桶的困難,買了一杯珍珠奶茶逛街,回到旅館才有垃圾桶丟棄。台北市於1997年推出「垃圾不落地政策」與「資源四合一」,後者即生產者責任制,後來更在2002年推出限塑政策。

而香港直到今年4月1日,才正式全面推行塑膠購物袋收費。

「推膠袋徵費前,政府也很多顧慮,覺得業界會反彈,市民不買帳。但真正推行發現都很順利。市民的環保意識已經到位,企業也願意承擔社會責任,政府完全可以行多步(再進一步)。」樊熙泰說,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在2010年進行的《市民對環境保護意見調查》,在500餘名受訪者中,四分之三表示關注環保,逾9成半同意環保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有些生活方式上的改變,確實會帶來不適應,對工商界也會有壓力,但這樣的陣痛是必須經歷的。不然真的『垃圾圍城』時,可以逃去哪裏?」樊熙泰道。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