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黃英琦:以撐港隊的在地情懷投票

不如以撐香港隊、撐香港那份在地情懷,走出來,周日都去投票?

黃英琦:以撐港隊的在地情懷投票
2015年11月17日,有團體在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播放香港隊對中國隊的足球賽,大批市民在場觀看直播。

星期三晚,我走到深水埗通州街天橋底,在露宿者社群旁的空地,熱心市民租借了投影器,以大橋柱躉作屏幕,在面書呼喚了逾500人到場睇波。大家席地而坐,為香港隊打氣和歡呼。我不懂足球,但也被熾熱的氣氛感染:社區的公共空間,本該如此。

當天晚上,我城有十多個市民自發的街頭睇波地點,讓我看見社區正在慢慢的蛻變:是從「消費主義」至「共創空間」的質變。消費,是大家熟悉的社區蛇齋餅糉活動,社區領袖在台上,以各式嘉年華和派禮物消費和聯繫居民;共創,則是以創意和共享精神,為社區開拓新的空間和想像,以物質以外的價值,令社區有更多的互助和凝聚力。共創的起步點,是「人人都有能力讓社區變得更好」的氣度,而這種不問報酬的在地承擔,與離地的區議會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離地的選舉和議會

還有數天就是區議會選舉投票日了。輿論普遍認為建制派將大獲全勝,連思想開放的學者也不幫自己人,指摘泛民一盤散沙,缺乏社區人脈、資源和網絡。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