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民主了,克倫難民就能回家嗎?

營裏的孩子不確定在囚籠裏學這麼多要做什麼,然而語言、教育、專業培力,何嘗不是建構在「有朝一日」的返鄉計畫之上?但據聯合國難民署調查,營裏年輕一輩對未來的冀望,多半是留在泰國、邊境,甚或留在難民營。

民主了,克倫難民就能回家嗎?

「我從小就想當老師。」

26歲的夏奇拉(Hsar Kee Lar)雙眼發亮的說。她在泰緬邊境上的汶旁買(Umpiem Mai)難民營已經當了2年的幼兒園教師。她來自一個緬甸山村裏隨處可見的克倫族家庭,有2個弟妹,5 個兄姊,她排行第6,她的兄姊有幾個是被收養的。

11月8日是緬甸大選日,它被視為緬甸邁向民主開放的重要一役。為了爭取勝選,現任總統登盛領導的鞏發黨政府急於在選前締造他任內的偉大功績──和少數民族簽訂和平協議。10月15日,8支武裝團體終於簽署,8個團體中不僅包括名列少數民族最大族的撣族,其餘光克倫族武裝勢力就有3個之多,顯見此協議對克倫族影響甚鉅,也意味着邊境地區的合法貿易與外來投資即將展開。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