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國共框架,馬習會把「中華民國」送入豪賭

「馬習會」第一次超越國共「黨對黨」框架建立元首會機制,但馬英九卻沒有讓98年汪辜會就已提出的「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進入這一機制,這無異於開啟了一場豪賭。
習馬會 台灣 大陸 台海關係 政治 社會

海皇大廈(NOL Building)坐落在新加坡亞歷山大路上,樓高26層,在面前低矮的藝術師範學校襯托下,總顯出一股雄視天下的氣勢。

1993年4月27日,代表台灣的辜振甫和代表中國大陸的汪道涵,曾在這裏舉行「辜汪會談」,寫下了兩岸分裂分治以來首度代表官方的民間組織接觸的歷史。

時過境遷,這幢曾盛極一時的商業大廈,現在唯一運作如常的是前門廣場的噴水池。海皇輪船公司在2013年將大樓賣給開發商飛龍集團。整幢大樓正重新整修,工人進進出出,全不設防。在1993年,那座曾經留下一張辜汪握手的歷史影像的4樓大廳,如今被隔成4、5個房間,你得在塵土和未乾油漆的氣味裏繞來繞去,才能走完整層樓。

22年之後,從台灣官方證實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和習近平要在新加坡舉行「馬習會」開始,海皇大廈又突然重新成了媒體探索、懷舊的焦點。這一次的見面是在香格里拉飯店,但這並不妨礙見證者們一廂情願去尋找歷史傳承的興頭。

兩岸不存在的舊基礎

「不對啦,不是現在這個啦,這是重建的。你們要看的是原本那幢,那幢拆掉了。」

28歲的Yvonne Lin,對着我們一小群來探訪這「歷史前一頁」的記者,死命搖着頭。Yvonne是一家廚具代理商的業務員,6日下午,她趕在下班前把一批廚具送到海皇大廈一樓一家還在裝修中的餐廳。交完貨,她被我們攔下來,這個染着紅棕頭髮、手臂上刺着貨船和舵輪圖案的年輕女孩,瞪大了眼睛,問明白來意後,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原本的海皇大廈早就拆了,現在這幢是全新重建的。

記者們大吃一驚,接着問,知不知道1993年這裏發生的事情?她搖搖頭:「那時我才5歲」。

Yvonne其實記錯了,「歷史前一頁」還在。海皇大廈經歷了整修而沒有重建,接手的買家曾想拆掉重建,後來還是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出面,「道德勸說」業者保留這幢極富歷史意義的大樓。

但Yvonne的印象偏差,卻十分真切。對當年5歲的小女孩來說,這幢大樓和它承載的記憶早就重啓,對新一代的人和事來說,過去種種,又與我何干?

在台灣,人們關注「馬習會」時,並不會緬懷「蔣毛」兩人的歷史,而更關心「中華民國體制」能不能在兩岸關係裏擺放得安穩且牢固。

講起2015年的這場「習馬會」、「馬習會」,西方媒體、兩岸三地媒體都經常把歷史場景上推到1945年的「重慶會談」,拿當年的蔣中正和毛澤東對比今天的馬英九和習近平。而事實上,建構「重慶會談」歷史的基礎,就像Yvonne對海皇大廈的記憶一樣,早已經被拆毀而重建。

今天互稱「先生」的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的會面,是在另一個新基礎上進行,新基礎上最重要的一塊磚,就是「中華民國體制」。在台灣,人們關注「馬習會」時,並不會緬懷「蔣毛」兩人的歷史,而更關心「中華民國體制」能不能在兩岸關係裏擺放得安穩且牢固。在大陸,「中華民國」如果無法進入正常的討論框架,亦沒有兩岸理解的基本基礎。

從「黨對黨」到正視「中華民國」

「重慶會談」所處的歷史時空是抗戰剛結束,國民黨的「訓政時期」,「黨國不分」、「黨等於國」是常態,「蔣毛會」,亦是國民黨和共產黨談判「中國」的政治發展前途。

重慶會談之後,不管是在中國大陸的4年內戰,或者國民黨退走台灣的兩岸分治時期,共產黨面對「台灣問題」的思維程式,始終不脫「黨對黨」架構。從早年的毛、鄧和兩蔣時期,到2005年連戰訪中後操作的「國共平台」,一直都是這樣的思維套路。「馬習會」也曾不斷傳出兩人以「國、共兩黨領導人」的身份會見,可見「黨對黨」框架仍是可能的選項。

但歷史早已變幻。重慶會談之後70年,中國大陸政治體制依舊,只是當家作主的從國民黨換成了共產黨。但在台灣,黨、國早已分家,從1987年解除戒嚴、1996年實現全民直選總統、2000年政黨輪替……歷史大踏步前進,民主落地生根。兩岸體制落差愈來愈大,政治分歧,也愈發難解。

他先向汪道涵直言「中國大陸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只不過辜振甫在中國領導人面前直言表達「中華民國的存在」,從此成為絕響……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國共平台」成了兩岸發展政治關係的舞台,回到了「黨對黨」的老套路。

在經歷了1995、96年飛彈危機之後,1998年,辜振甫第一次以海基會董事長身份踏上中國大陸。在上海,他先向汪道涵直言「中國大陸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到了北京,同樣的話在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面前再說一次,陪同的中國副總理錢其琛臉色鐵青,但江澤民至少維持住了風度,談起自己也曾經是中華民國國民,還哼唱起「三民主義,吾黨所宗……」

只不過辜振甫在中國領導人面前直言表達「中華民國的存在」,從此成為絕響。

2005年中共政權高調接待在野的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中國大陸,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和新黨主席郁慕明跟進。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國共平台」成了兩岸發展政治關係的舞台,回到了「黨對黨」的老套路。

到了2015年的「馬習會」,情況發生了微妙變化。2014年,馬英九在「九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的空前慘敗後交出了黨主席職務。也因此,2015年在新加坡與習近平見面時,馬英九的政治身份只剩一個:中華民國總統。而坐在馬英九對面的,就應該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而不是「習近平總書記」,不再有任何模糊處理、各說各話的空間。

從這裏才可以看出,要在新加坡舉行這場「馬習會」,習近平首先要承受的風險就是,他打破了歷來「黨對黨」的框架,第一次與「台灣地區領導人」會見商談。「台灣地區領導人」領導的政府,實質上就是中華民國政府。儘管只能點出不能說破,但某種程度確實正如辜振甫先生當年的期許:中國大陸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習近平由硬轉軟的豪賭?

這在中共此前表現出的保守政治作風中並無先兆。習近平此前兩次談到兩岸關係時,立場都很強硬:第一次是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第二次則是接見台灣統派團體,甚至搬出了「一國兩制」的老調。

但強壓並不奏效,從M503航線劃設、《國家安全法》將港台納入適用範圍,再到卡式台胞證啟用,一連串的大陸單方面作為都讓馬英九政府難抵台灣民間巨大反彈,多次公開表達對大陸的抗議。2015年9月3日,中國紀念抗戰閱兵,更是牽動了兩岸抗戰史這個最敏感的歷史政治題,馬政府公開對習近平邀請的貴賓連戰發動輿論攻勢,事實上已經讓國、共兩個政府的關係跌到2008年以來的谷底。

硬的一手使到底,才顯出這場軟着陸的「馬習會」是何以令人意外。難怪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11月5日的社論會形容,這場「馬習會」是習近平上任以來,對外事務上最大的一場豪賭。

如果好處給了,原則退讓了,台灣人最後選票還是投給民進黨,國民黨還是慘敗,屆時兩頭落空,習近平在共產黨內部的領導權威也會遭到批評甚至挑戰。

一位深度參與「馬習會」台灣方面幕僚作業的學者講得直白:江澤民有「辜汪會」,胡錦濤有「連胡會」,都是成就。但習近平主政後的對台工作,到目前什麼成果都沒有。再加上眼看着國民黨2016年就要在總統、立委兩場選舉中雙雙慘敗,此時不做些動作,等到民進黨上台,勢必更加施展不開。

但更直白的在後頭:如果好處給了,原則退讓了,台灣人最後選票還是投給民進黨,國民黨還是慘敗,屆時兩頭落空,習近平在共產黨內部的領導權威也會遭到批評甚至挑戰。

馬英九賭上了中華民國的未來

儘管「馬習會」的開局是這樣一場氣象弘大的突破,但觀察會議期間馬英九所有的公開發言,卻仍然繞着「九二共識」打轉,完全沒有撕開裂口、向前突破的任何企圖心。

他只滿足於「史上第一次在中國大陸領導人面前講清楚『九二共識』」,卻沒有直接在習近平面前提出「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比起1998年辜振甫達到的高度,還有好大一段差距,更遑論聲明兩岸的價值分歧、華人社會對民主制度的追求。

習近平明明看似讓出了空間,馬英九卻沒有往前進,只站在原地叨叨絮絮、反反覆覆談著「九二共識」。這反應讓旁觀者瞠目結舌,不知所以。

這讓台灣一部分民眾很難不把這場會面也看成一場豪賭:第一種可能是,習近平既然立下了「元首對元首高峰會」的先例,台灣日後面對兩岸關係時,就可能得到一個較為寬鬆的空間。日後,一旦有非國民黨籍的總統與中國元首會晤,兩岸的平等關係就可望進一步確立。站在這樣的立場,馬習會面自然是一首絕佳的序曲。

但另一種可能:這場「馬習會」只是馬英九卸任前的曇花一現,「九二共識」成了兩岸元首高峰會甩不脫的前提。然而「九二共識」從來只是國民黨一黨的大陸政策,再加上中方談到時總會加上定義「『一個中國』原則下的九二共識」,這個「一中原則」,隱含著「消滅中華民國體制」這個終極目標。在這種情形下,元首會的風光無法掩蓋的是,台灣人珍視的政治制度終將跟著中華民國體制被消滅而消滅。

「習馬會」也好,「馬習會」也罷,說到底是兩岸新形勢下的一場豪賭。

現今的兩岸關係,就像海皇大廈一樣,建築物明明還在,但在年輕人的認識裏它早就被拆毀。在台灣,比Yvonne年紀還輕的孩子已經成為社運領導人,甚至即將躍上政治舞台,成為重要的選票力量。這時候還拿「重慶會談」、「蔣毛關係」來類比,不免顯得「白頭宮女」了。

舊制度已經破毀,新的社會基礎已經成形。「習馬會」也好,「馬習會」也罷,說到底是兩岸新形勢下的一場豪賭。不管是對習近平帶領的中共政權,或者習慣並渴望維持自由民主生活的台灣人民都一樣,將來是輸是贏,無人能逆料。

通往地獄和天堂的門經常是同一道,只是各自有各自的天堂,各自有各自的地獄。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只有做到自由的经济,才能实现自由的社会。
    因为各种理由和原因,逼迫他人认同自己的主张都是没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