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

誰在製造低價港澳遊?起底陸港黑色旅遊產業鏈

大陸赴港旅行團八成是零團價、甚至負團價,但強迫消費卻動輒數十萬。苗春起涉嫌被強迫購物,在香港意外死亡,店鋪出事三天後,便又擠滿了大陸遊客。

端傳媒記者 江雁南、陳倩兒、孫賢亮 發自香港、深圳

刊登於 2015-10-28

土瓜灣,偉景街寶錶廊內部情況,店內擠滿講普通話的遊客和店員。攝:葉家豪/端傳媒
土瓜灣,偉景街寶錶廊內部情況,店內擠滿講普通話的遊客和店員。

這條黑色產業鏈長期存在,每一次事故出現,就會浮現冰山一角。

10月19日,54歲的大陸遊客苗春起在報名低價的旅行團抵達香港之後,在香港的購物場所被脅迫購物、甚至毆打致死,引發了輿論嘩然。陸港澳之間的黑色旅遊之路和背後的利益勾結,再次浮出水面。

深港兩地「賣豬仔」交易行業規則

在低價港澳團的行話裏,大陸遊客來香港被形象地稱為「賣豬仔」。

2003年,香港逐步對內地開放自由行城市,直到2013年,共49個城市的居民被允許赴港自由行。而其餘地區的市民若想到香港旅遊只有一個途徑——參加旅行團。

深圳因擁有辦理團隊旅遊簽證(L簽證)的便利地理和手續條件,亦成為不少旅行團、或者散客拼團去香港旅遊的中轉站。

香港立法會旅遊界議員姚思榮對端傳媒記者介紹,在每年來香港的4000萬遊客中,一成是通過旅行團。而這些旅行團中,8成以上是零負團費。

在中國大陸,長期存在境外低價旅遊團,出行目的地多為港澳台、東南亞及周邊地區。成千上萬家小型旅行社一起分吃「港澳遊」這塊蛋糕,為了競爭,各家旅行社年復一年地壓低團費,將港澳遊變成最經典的低價旅遊路線之一。各地的旅行社將遊客交接給深圳旅行社,深圳旅行社再交接給香港旅行社,來人給錢,交易明碼標價,在廣東地區有個通俗的說法叫「賣豬仔」。

圖:端傳媒設計部

港澳遊旅行團大致分為3類:純玩團、品質團和常規團。據深圳旅行社朱小姐介紹,「常規團」正是所謂「500元左右三日港澳遊」的超低價團,這樣的旅遊一定會有強制購物;「品質團」會安排明確的購物路線並嚴格遵守,但導遊不會恐嚇辱罵或者強迫購物;「純玩團」在每一個購物點上強制停留的時間較短,購物停留點門店數量也較少。但三者的購物流程相似,一天時間裏,珠寶店2小時,錶行1小時,百貨店1小時。

類似低價團的可怕之處在於遊客與旅行社之間並沒有合約保障,對此,端傳媒記者在深圳羅湖口岸幾個旅遊門店都得到了證實。

根據2013年出台的中國《旅遊法》規定,零負團隊是明令禁止的項目。而低價團的新演變方式是,則是用「旅遊券」來代替明碼標價的低價團,這種方式會讓消費者以為自己是獲得的廉價港澳遊是贈品,消費者也不會想到簽合約。多年來,大陸網絡上充斥着關於「買保險送港澳遊」最終被強制消費的新聞,但這種忽視消費者權益的「霸王規則」,從未得到徹底改變。

深圳中轉站:「東北客是最貴的」

旅行社在挑選低價團的遊客過程中,對遊客來源的地域、遊客本身的文化特徵,消費能力和其他方面因素,都有完全基於商業運作的「計價標準」。

比如,在遊客中最具商業價值的是東北遊客,「他們土豪,而且比較容易騙,在人群當中要面子。」在深圳某旅行社工作的萬小姐說,相反,浙江客雖然有錢,但精明,維權意識高,不是他們眼中的「優質客戶」。

就這樣,深圳旅行社從東北「買」遊客的人頭費是2000人民幣,這包括坐火車來深圳的往返票價。而「轉賣」給香港旅行社就成了2500人民幣,來自其他省份的遊客價格也都在500元左右。

而在港澳遊3日包吃包住的行程裏,據萬小姐介紹說,每個人的最低成本是1500人民幣。這意味着,一個東北遊客的成本要高達4000人民幣,假如香港旅行社沒有辦法從每個人身上賺到這個數目,這就是個虧本的買賣。

年齡方面,旅行社同樣有限制,規定只允許年齡在28至50歲之間的人參加低價團。「太年輕的買不起,年紀太大的不捨得花錢。」萬小姐說,這個區間的人有消費能力,才能減少低價團血本無歸的風險。

香港店鋪:強迫買賣的密閉購物點

在香港方面,同業之間的血腥競爭更加殘酷。

「深圳那邊的人頭費報價越來越高。這勢必導致購物金額和強制性的水漲船高。」一位不願具名的香港小旅行社負責人朱先生告訴記者。在香港共有1800家這樣大大小小的旅行社。

據上述朱先生透露,從內地過來的團一般會搭配兩個香港導遊。一個負責講解,另一個在行內有個形象的說法叫「刀客」,就是負責導購。參加過港澳旅行團的人都知道這當中的伎倆,可以甜言蜜語,也可以凶神惡煞。

據朱先生透露,這些旅行社的行程單上不會有銅鑼灣、尖沙咀這些香港著名購物地,而是將旅客送進了位於九龍鐵路站附近的土瓜灣和紅磡等區域。

「一盒巧克力(平常)賣50,裏面就是500,不知名的瑞士手錶,拿到店裏就被包裝成世界名錶,賣上萬(港幣)。」最後的回扣,導遊、領隊、司機、旅行社、「影子團友」都要分。

在香港,紅磡民樂街一帶,以及相鄰的土瓜灣貴州街一帶是定點購物商鋪的集中地,剛剛發生的苗春起被毆致死的悲劇發生地——珠寶店D2 Jewellery 正位於紅磡民樂街上。

紅磡民樂街是一條約為300米的小街道,兩旁工廠大廈林立,是香港一個普通、衰落的工廠區。但地面上的商鋪,基本80%都是招待大陸旅行團的,珠寶行、藥房、巧克力店在此地集中。在土瓜灣貴州街,同樣聚集着鐘錶店、巧克力店、藥房和大酒樓等針對大陸旅行團的一條龍商鋪。

早在2003年,香港媒體已開始報導這些專為大陸客量身訂做的購物店。在附近居住的香港市民都了解這些區域的鐘錶店、珠寶店是招待大陸旅行團的,本地居民一般不光顧,而關於強迫旅客購物的新聞過去多年從不間斷。另外,因為每天有大量旅行大巴在這些街道停靠,造成交通擁擠,許多香港市民抱怨連天。

10月23日,端傳媒記者在4天前剛剛發生過事故的D2 Jewellery門口看到,3個大陸旅行團剛從店裏走出來,旅客來自北京、河南等地,大部分人不知道「苗春起事件」,即使知道的旅客,也並不了解苗春起正是在他們所在的這家店,與導遊發生爭執。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是第一次來到香港,並不了解銅鑼灣、尖沙嘴這些著名的商業區,也沒有聽說過周大福、周生生等著名珠寶品牌。

珠寶行D2 Jewellery是香港蒂亞集團旗下商鋪。在「苗春起事件」後,蒂亞集團及同案中的香港天馬國際旅行社背後的一條龍經營,被多家媒體起底。

所謂「觀光旅遊一條龍」,是香港資金成立的旅行社、賣店、餐飲店、遊覽車和飯店,他們接下的陸客團,住宿、交通、餐飲和購買名特產品,全部在一個老闆開的店進行消費。對於一些做港澳遊的旅行社來說,「一條龍」自然是擴大利益鏈的方式。

香港內地入境團導遊總工會主席謝北拱對媒體表示,據其所知,目前大概有十幾位内地老闆在香港成立旅行社接待内地入境團,通過人情或金錢關係,招攬香港人替他們做旅行社「持牌人」,有的直接接盤瀕臨倒閉的香港旅行社,而且他們手上會持有多張旅行社牌照,「即使其中一個因為違規被旅議會取消會籍或吊銷牌照,也不影響繼續接團經營。」

在土瓜灣偉景街的大型鐘錶店寶錶廊前面,一個小時之內,記者看到至少4個旅行團的旅客在揮着小旗的導遊帶領下進入寶錶廊。

鄰近一位便利店老闆告訴端傳媒記者,每天有十多輛旅遊大巴在此停靠,帶旅客到寶錶廊和鄰近的商鋪購物,然後排着隊到附近的酒樓吃飯。因為購物問題,許多旅客經常和導遊發生爭執。但即使每天這麼多旅客到來,也並沒有給他的士多店帶來生意。

「他們是封閉起來的,導遊都想將旅客所有的消費限制在他們內部。」便利店老闆說,他看到每當旅客去購物時,就有人將一箱箱鑰匙扣搬上旅遊大巴,「那些鑰匙扣外面就賣十多元,他們上車就給大陸客推銷,100元一個。」

端傳媒記者走進寶錶廊,一開始只看到數十呎的店面,十多隻手錶陳列在玻璃櫃內,記者自稱是來自大陸的自由行旅客,想給家人買手錶,店員立刻招呼:「這裏只是樣品,裏邊還有很多」,用傳呼機聯繫其他店員,並推開一扇暗門。

記者進入後發現,暗門後是兩三千呎的大鋪面,數十個玻璃櫃陳列着各款手錶,但大多是不知名的外國品牌,價格從三千多到數萬元不等。這裏店員眾多,全部身穿制服,說流利普通話,招呼着來自數個旅遊團的大陸旅客。

這批旅客大多是中年人,來自鄭州、寧波等城市。店員向記者推銷名為Juvet的「瑞士名牌手錶」,但當問到保修問題時,店員表示這些手錶沒有全球保修,只能郵寄回香港修理。

香港商家:重要合謀者

「就算他們被曝光,這只是一陣風,對香港現在越來越惡性競爭旅遊業態沒有任何改變。」香港旅行社負責人朱先生說。

D2 Jewellery職員在店門口往外看。攝:羅國輝/端傳媒
D2 Jewellery職員在店門口往外看。

據姚思榮介紹,在香港註冊旅行社門檻非常低,50萬的註冊資本,註冊人必須是香港人,有單獨的辦公室和店鋪門面,旅行社必須在旅遊議會登記成為會員,滿足以上條件即可開旅行社。在程序上,香港旅行社在接團前一天把行程單及旅行團資料遞交給旅遊議會登記即可合法接團。

2003年後,中國遊客的入境數保持在兩位數增長,也是從那時起,香港低價旅行團造成的大量強制購物事件屢被曝光。

2007年,央視《經濟半小時》用「放蛇」(臥底)的方式,曝光了香港旅遊團前去的珠寶店出售假貨,香港旅遊議會的代表赴京向國家旅遊局解釋;2010年5月,前國家乒乓球手陳佑銘在香港被強逼購物,引發心臟病身亡;2010年3月,香港導遊李巧珍威脅內地客如不購物,便不給飯吃和沒有酒店住,最終導遊被釘牌(吊銷牌照)。

這些惡性事件發生後,香港旅遊議會制訂了一系列行業規範。包括針對內地旅遊團的十條規定:旅遊團要登記、購物點要登記等。也曾經推出過「入境旅行團(登記店鋪)購物退款保障計劃」,凡經由議會會員旅行社安排前往登記店鋪購物的團體旅客,都可以得到百分百退款保障。這些都列為旅遊議會的扣分機制中,如果扣滿30分,旅行社將會被釘牌。

而事實情況是,這些行業規範如蜻蜓點水,整個業界的生態並沒有絲毫改變。哪怕是被釘牌的旅行社都可以改個名字重新註冊公司重新開張。

端傳媒記者暗訪到的寶錶廊就是其中一例。在百度上搜索寶錶廊,會發現大量網民控訴該店是「騙子手錶店」,亦有網民爆料說寶錶廊的前身是幾年前開在同一地址的名牌集團,後來因名牌集團接獲的投訴多而更名為寶錶廊重開,但只是換湯不換藥。

端傳媒記者翻查香港商業登記資料發現,寶錶廊由持有香港身分證的李易青100% 控股持有,而李易青名下持有包括寶錶廊在內的9間公司,包括名牌集團有限公司、金爵士鐘錶有限公司、駿寶錶有限公司等。其中,名牌集團和金爵士鐘錶的登記地址均和寶錶廊一樣,而金爵士鐘錶已經在2007年2月16日解散。

「苗春起的事件自然證明內地零團費的旅行團依然氾濫,執法不嚴,但香港商家是重要的合謀者。」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思敏告訴端傳媒,「如果把低價團比作一條蟒蛇,打蛇打七寸,香港監管機構是不是應該對發生在香港的強制交易和假冒偽劣的違法行為嚴格執法,為什麼十多年過去了情況反而越來越糟?」

香港旅遊議會:又是足球員又是裁判員

對這種亂象,香港旅遊議會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和政府監管比起來,旅遊議會的處罰就像家規,無傷大雅。」8間旅遊議會屬會之一的內部人士告訴端傳媒記者。

在香港負責監管旅遊業的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下稱旅議會),但這並非法定機構。成立於1979年的旅議會是行業自治組織,前身是旅遊業商會。香港所有旅行社都必須登記其旗下。

旅議會共有29名理事組成,8名理事由旗下八個屬會的代表自動當選,另有8人由旅行社選舉投票產生,另有12位非行業人由政府委任,其中四個也是由旅行社推薦,政府任命。也就是說29人的理事會,最後20人和行業有直接及間接關係。

一家由業內人士組成的自治組織是否能夠有效監管自己,這是長期存在爭議的地方。

2007年,香港《壹週刊》曾揭露在旅遊業議會轄下的入境團旅行社協會當主席的吳光偉自己開始開設的信成(國際)旅遊有限公司,多次被投訴誤導遊客購物,使用無牌導遊,帶團去自己夥伴開始的購物點購物。

香港的旅遊市場開放於1984年,在2003年開放自由行之前,由4家旅行社壟斷,包括廣東旅行社、香港中旅、香港國旅和華閩旅行社控制着所有內地入境香港的旅遊團。

2003年後,壟斷被破除,由於旅遊行業門檻低,數量成倍增長,競爭也日趨激烈。目前旅遊行業完全飽和,導遊供大於求。在香港這種情況尤為嚴重,據業內人士透露,香港導遊都是自己墊資帶旅行團出遊,包括餐費、住宿費等,靠購物回佣賺取報酬,近年曾發生多宗導遊討薪事件。

「旅行社越來越多,一開始遊客給導遊小費,最後演變成導遊要向旅行社墊資帶遊客,變成了賭博。」香港旅行社朱先生說,「100個團,90個賠錢,10個賺錢,如果有盈餘就賺到了。」

旅議會雖然有推出條例保護消費者維權,只要有投訴就可以退貨,但是假貨可以投訴,貨品定價過高的不可以。以香港藥店為例,一般買花旗參粉是「按兩」計價,但是消費者可能不留意,那些專門做遊客生意的藥店,會在單位上改成「錢」。所以經常有內地遊客投訴買了幾萬元的藥粉後,發現自己中了計。

「這個市場很不成熟,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經營者。」香港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表示。

與大陸、澳門不同,香港一直沒有成立旅遊監管局。「如果是違反旅議會,那只是違規,『家規』處理,扣分。如果是違反旅監局規定那就是違法,上法庭處理。」旅議會八間屬會之一的內部人士透露,處罰力度不夠,哪怕被釘牌的商鋪也可以改頭換面重新開張。

據劉思敏介紹,零負團費的模式已在內地遍地生根,可能沒多少人知道將這套模式傳入中國的是十多年前旅遊業已經蓬勃發展的香港。「港澳遊將零負團費帶入中國內地,現在雲南和海南成為重災區。」劉思敏說。

「維權成本很高,違法成本很低。」這是香港旅遊行業中心知肚明的規律。

「現在是賊喊捉賊。」上述旅議會的內部人士不無諷刺的說道,「旅議會有執行力嗎?對行程有審查嗎?貨不對辦怎麼辦?」而由業內人組成的旅議會在監管上的先天不足和利益衝突就像「皇帝的新裝」,大家視而不見。

(研究員黃翠蓮、實習記者林穎嫻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