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麻醉風暴》.台灣電視界的小國戰略

「台灣明明是充滿故事的寶地,但沒有人投資創作者,把這塊土地的故事寫出來。」

《麻醉風暴》.台灣電視界的小國戰略
《麻醉風暴》貼近醫療專業的製作和演技,是贏得口碑的重要關鍵。

在台灣剛落幕的「廣播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上,幾位綜藝節目主持人在台上公開向評審叫陣,一場嘻笑怒罵讓典禮延伸出許許多多話題。電視談話節目甚至立刻推出了一場「綜藝天王吳宗憲」vs.「政論名嘴馮光遠」。

但除了綜藝天王、天后公開抗議外,今年金鐘獎的另一個亮點是迷你影集《麻醉風暴》。這齣長度只有6集的短劇,直接曝露台灣醫療產業的腐敗及崩壞;再融合犯罪推理情節。特殊的劇作創意和嚴謹的製作,讓《麻醉風暴》在今年金鐘典禮上一口氣拿下「迷你劇集」、「最佳男配角」、「電視電影導演」和「電視電影編劇獎」4項大獎,是今年金鐘獎的大贏家。

《麻醉風暴》所揭示的毋寧是金鐘獎引發的許多話題中,最為嚴肅的一個。台灣電視產業在鄰近中國強大的市場及資金帶來的磁吸效應下,究竟還有沒有未來?而除了中國的磁吸效應外,台灣應該朝哪個方向走,才能維持影視產業這個國家「軟實力」象徵的生生不息。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