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張虹:簡評三部「烏坎」紀錄片

上星期一為「雨傘運動」一週年紀念,這幾天我剛看了三部關於「烏坎事件」的紀錄片,不禁將兩件事連接起來。

刊登於 2015-10-04

《烏坎》電影劇照。
《烏坎》電影劇照。

上星期一為「雨傘運動」一週年紀念,這幾天我剛看了三部關於「烏坎事件」的紀錄片,不禁將兩件事連接起來。雖然兩者背景和性質迥異——「雨傘」是為了政改,「烏坎」是為討回利益,但主要目標卻相近——爭取公開的選舉。

「烏坎事件」源於村幹部多年來私相授受,變賣屬於村民的農地牟取暴利,民眾發覺後群起反抗。到2011年秋天,官民的衝突越演越烈,政府派防暴警察入村鎮壓,但村民頑強抵抗,其中一位村民薛錦波在被警察拘留期間突然死亡。當時「烏坎事件」引起全球傳媒注意,成為國際頭條新聞。到冬天,政府態度開始軟化,最後允許烏坎舉行公開選舉,讓村民以一人一票選出新的村代表。

由陽光衛視製作的《烏坎》分上、下兩集,故事詳述「烏坎事件」由2009年村民發現土地被村幹部變賣開始,直到2012年初舉行的第一次村代表民主選舉為止。

「烏坎」是部典型的電視紀錄片,其主要特色包括︰詳細的背景資料,不停的旁述及大量的配樂。其詳盡的資料讓人明白事件的來龍去脈,是影片最大的好處,但大量的資料像「流水帳」一樣,一一羅列出來,少分析拆解,難以叫人明白各件事的因果關係,加上大事小事所佔篇幅相近,觀眾難分事情的輕重,結果印象模糊。

旁述是電視最常用的手法,傳統是用一把磁性又有權威的男聲(如鍾景輝),以冷靜客觀的語調讀出旁白。「烏坎」也一樣,也有悅耳的旁述,但對我來說,這種由頭到尾不停的敘述,實在太多了,沒有給人留下多少的思考空間。另外,片中的配樂有時也太激動,太過努力地去刺激觀眾的情緒。我想,用音樂和旁白,要像用味精一樣,少放一點,讓各人自己去品嚐原材料的真正味道。

比起「烏坎」,艾曉明所拍的《烏坎三日》範圍較窄,其內容只包括了2011年12月19日至21日三天之內的事——當時村民剛知道薛錦波突然死去,政府開始讓步的關鍵時刻。

《三日》的風格與《烏坎》非常不同,它沒有大量背景資料,也沒有旁白。它是獨立製作,換言之,人力物力有限,規模不能和《烏坎》這種電視製作比較。《三日》的風格也較「個人」,導演也有參與其中,艾曉明本人雖然沒有上鏡,但他的聲音經常出現,有時做訪問,有時跟人聊天,他就變成其中一個角色。這種做法的好處是令觀眾與導演較接近,讓人有參與其中的感覺。內容方面,因拍攝時間不多,所以涉獵範圍有限,只記錄了整件大事中的一個轉捩點。影片中有一些無關宏旨的地方,例如導演問負責拍攝的村民,其所用的器材的價錢及牌子等,這些段落叫人摸不着頭腦,不明所以。

在中國拍獨立紀錄片極之困難,而艾曉明近年更被政府監視,行動不自由,他能夠偷偷潛入烏坎去拍攝本片,殊不容易。

由新加坡的李成琳及梁思眾合導的《烏坎:執政風雨》,描述2012年第一次公開選舉,至2014年第二次選舉期間幾年的情況。第一次選舉後,傳媒陸續離開烏坎,世人也開始把這地方淡忘,但李成琳和梁思眾卻沒有正式撤退,他們其後回去多次,繼續拍攝選舉結束後的情況。

在片中,我們看到村民和新代表關係日漸惡化,蜜月期很快結束。村民要求盡快討回被侵吞的土地,但代表們不但不能完成任務,更被指貪污受賄;代表之間甚至開始內訌,互相攻擊。有人辭職,並遠走美國尋求政治庇護。之前的團結,不復存在。這一切的變化令人很難過,不禁叫人懷疑,中國人是否還未準備好迎接「民主」呢?可能幾千年來的專制政治,就像紮腳布一樣,把我們的腳紮壞了,一旦鬆綁也不懂得如何走路。

《執政風雨》的故事橫跨幾年,好處是讓觀眾對主要人物有更深的了解,但可惜情節交待不夠清楚,例如村代表之間關係轉變,往往只見其果,不見其因。我猜除了拍攝工作有束縛外,可能因語言及文化的隔膜,導演未能完全掌握到村民間複雜的關係。比起上述兩部影片,我較喜歡《執政風雨》的風格,它不用旁述,只配了少許音樂作襯托(雖然是外國人心目中的那種中式音樂),令整部影片多點留白、多點空間。整體而言,雖然故事發展不明確,結構亦欠緊湊,但影片讓我們看到這場運動的發展及衰落,使觀眾對整個「烏坎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烏坎事件」和「雨傘運動」都未成功,原因雖不同,但內訌均是兩者的特色。有個說法,中國人最擅長內鬥,可能有點道理。

(張虹,「采風電影」總監,香港紀錄片導演,作品大多採用「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手法拍攝。)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