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參議院在9月19日凌晨以149票贊成、90票反對審議通過了新安保法案,这是日本自二戰結束後首次修改對「集體自衛權」的解釋,也意味着日本可以根據需要向海外派遣自衛隊。
據媒體報導,由於在野黨進行拖延戰術,參議院對新安保法案的表決過程緩慢,整個投票過程至少延續了2到3個小時,但最終沒有阻止法案通過。
必要的法律基礎得到了完善。將推進積極的和平主義,爲防備萬一做到萬無一失……(關于安保法案)今後也將誠實而耐心地向國民進行說明。”
新安保法案分兩個部分,一是包括《自衛隊法》、《武力攻擊事態法》、《周邊事態法》等10部法律在內的《和平安全法制完善法案》,二是允許日本以武力方式介入國際爭端及支持他國的《國際和平支持法案》。
根據新安保法案的規定,日本自衛隊在以下三種情況時候可以向海外派遣自衛隊:
-
日本或與日本有密切關係的盟國遭到武力攻擊,日本的存亡受到威脅、存在國民權利被徹底剝奪的危險時;
-
當無法尋求其他可執行方式來抵抗攻擊,及保證日本存亡不受威脅,並保護本國民衆時;
-
對于軍事的使用度可以降到最低時。
有分析指出,此次新安保法案通過,意味着日本堅持了70年的和平發展道路將會改變。但日本東海大學教授葉千榮為端傳媒撰文指出,此次安保法案並非是對憲法本身的修改,一旦安倍內閣下台,新內閣有可能將該法案推翻。
由自民、公明兩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原本希望於17日表決通過法案,但16日法案在參議院一個特別委員會審議時,民主黨、共產黨等5個在野黨派發動抵抗策略,阻塞會議廳通道,阻撓支持方案的議員進入,一度擾攘長達10個小時。
17日凌晨,參議院審議安保法案的特別委員會委員長鴻池祥在警察護送下衝進會場,宣布動用職權終止質詢,並通過讓法案提交參議院作總結質詢。由於在野黨議員不滿,並對鴻池祥提出問責案和對內閣提出不信任案,預料參議院總結質詢的時間也需要順延,到18日才能進行表決。
東京國會大樓外,自16日早上開始有民眾聚集抗議安倍政權推動安保法案。據媒體報導,入夜後民眾人數過萬,他們冒着風雨持續高叫「廢案」等口號。示威民眾中包括多位學者,也有不少年輕人,包括一些身穿校服的中學生參加。有示威民眾指,新安保法破壞了日本和平憲法,也有民眾稱專程由大阪通宵坐車到東京參與集會。集會中,一位曾參與60年代反對《日美安保條約》的日本民眾對 BBC 記者說,「相比1960、70年代的那種抗爭,現在的很斯文」。
據日本左翼媒體《朝日新聞》上週末(12日)所做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54%受訪者反對安保法案,比贊成的29%多出接近一倍,而68%受訪者認為不需要急於本屆國會通過方案。民調顯示目前安倍政權的支持率只有36%,為安倍自2012年12月二度拜相以來,同項調查錄得的最低支持值。
聲音
戰爭法案,絕對廢案!
難道這法案一過,北韓就會不生產飛彈嗎?中國就會放棄南海嗎?這法案有什意義?
多數日本人還不了解內容,安倍內閣打算一口氣通過11個關連法案,這是個錯誤。
集體自衛權
2017 年 7 月,端傳媒啟動了對深度內容付費的會員機制。在此之前刊發的深度原創報導,都會免費開放,也期待你付費支持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