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今夏以來登革熱(一種急性蟲媒傳染病)疫情嚴重。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疾管署)統計,截至9月9日,全台累計病例達7453宗,其中9日新增581宗,創單日最高記錄。已有18人確認因登革熱死亡,另有14宗疑似死亡病例有待審核。逾九成病例集中於台南、高雄、屏東三地,其中疫情最嚴重的台南市通報病例6576宗,行政院已於10日核准撥出4200萬新台幣(約合817萬人民幣)第二預備金,協助該市推動防治工作。
登革熱不是 SARS 也不是伊波拉,肉眼就可以看見孳生源,呼籲民眾努力清理家中環境。
台灣疾管署於9日召開第二次「登革熱疑似死亡病例審查會議」,通報8宗最新確認的登革熱死亡個案。8名死亡患者年齡介乎65至91歲,大多伴有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等疾病,均為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感染登革熱後需密切留意的高危群體。
目前台灣25個縣市中,已有20個出現登革熱案例,其中台南、高雄的疫情仍未得到控制。疾管署估計,11月累計病例或將突破3萬。成功大學學者指出,今年登革熱爆發主要由自然原因導致,下半年雨勢不斷,形成易孳生病媒蚊的積水環境。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已決定將9月11至13日定為「清除孑孓行動日」,要求各地動員企業、機關及民眾共同清除戶內外孳生源。
但也有人認為,此次登革熱擴散主要是人禍。台南市果農楊宇帆指出,該市北區地勢低窪,但排水系統沒有做好,政府卻只會不斷噴藥,治標不治本。他批評市長賴清德「不要過度恐慌」一說是「睜眼說瞎話」,建議民眾慎來台南。
聲音
阻斷南部登革熱疫情到北部,最重要就是要預防,只要北部社區能將孳生源清除,沒有蚊子就不用擔心疫情擴散。
各縣市強力噴灑殺蟲劑或消毒水時,不僅破壞生態,也容易造成病媒蚊出現抗藥性,更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前往台灣地區旅遊的大陸居民,應提前瞭解疫情有關預防方法,增強防病意識,盡量減少去疫情嚴重地區旅遊。